院士提醒:老人腰酸腿疼多是風溼所致 中醫推薦這味中藥祛風溼強筋通絡

2021-02-12 古謎探史

有些老年朋友,有腰酸腿疼的毛病,常常天氣一變化,就疼的受不了,既影響心情,也降低了生活質量。其實有一味中藥,古代時人們就已經常用它治療老年人的腰酸腿疼,那就是祛風溼,強筋骨的千年健。

千年健又叫一包針、千顆針、千年見、絲稜線,味苦、辛,性溫,歸肝經、腎經,是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千年健的乾燥根莖,近現代醫學家張山雷的《本草正義》裡面記載說:「千年健,今恆用之於宣通經絡,祛風逐痺,頗有應驗。」清代朱排山的《柑園小識》裡面也記載說:千年健「可入藥酒,風氣痛老人最宜食此藥。」關節、肌肉的疼痛、酸楚,麻木重著,關節屈伸不利,都可以試試用千年健,千年健尤其適合老年朋友使用,對老年性關節炎引起的腰酸腿疼,各種關節疼,有很好的緩解作用。

使用方法:

1.準備千年健5到10克,加適量清水,武火燒開,文火煎煮,煮上20分鐘到30分鐘,濾去藥渣,留下藥汁,一天分兩次服用,服用七天一個療程。

2.千年健泡酒,服用千年健泡酒緩解關節疼的效果更好。可以準備千年健20克,鑽地風20克,枸杞20克,蠶沙20克,川牛膝20克,黃酒1000克,酒罈一個。把千年健、鑽地風、川牛膝稍稍碎一下,然後放進酒罈,放進枸杞、蠶沙,倒進黃酒,蓋上蓋子,密封好,放在陰涼通風的地方,浸泡1個月,就可以服用了。一般一次服用10到20ml,一天兩次。七天一個療程。當然,如果您對酒精過敏,或者有高血壓、肝炎、腎炎等不適合飲酒的疾病,那您就不要用千年健泡藥酒喝了。

注意事項:

如果自己不僅關節疼痛,還出現了關節發紅腫脹,屬於中醫說的風溼熱痺,那就不能使用千年健;要是平常容易口乾舌燥,兩顴發紅,手腳心發熱屬於中醫說的陰虛火旺,也是不能服用千年健的;千年健不能和蘿蔔一起吃,同吃會影響療效;而且千年健有一些毒性,用量不能太大,服用藥酒不能過量,這些都要注意。

相關焦點

  • 制川烏:祛風溼的一味猛藥
    今天介紹的這味藥是川烏,因本品有毒,故現代臨床上用的一般都是制川烏,毒性大大降低了,先煎30到60分鐘,蘸取湯液於舌尖無麻酥感即可,同附子。
  • 馬桑根:祛風除溼、解毒散結、殺蟲.
    【中藥名】馬桑根 ma sang gen【別名】烏龍鬚、黑龍鬚。【性味歸經】性涼,味苦、酸。【功效與作用】祛風除溼、解毒散結、殺蟲。屬祛風溼藥下屬分類的祛風溼強筋骨藥。表面灰棕色,粗糙,多結節皺紋。質堅硬,不易折斷。斷麵皮部淡棕黃色,木質部淡黃白色。氣微香,味淡而澀。【性味歸經】性涼,味苦、酸。【功效與作用】祛風除溼、解毒散結、殺蟲。屬祛風溼藥下屬分類的祛風溼強筋骨藥。
  • 院士提醒:常用這三味中藥泡水喝,精力充沛,年輕二十歲!
    這個時候取三味中藥泡水喝,能夠幫你補充精力,堅持一段時間你會發現,自己精力充沛,似乎年輕二十歲。也許你沒有聽說過這三味中藥的名稱,但是它們的功效卻不可小覷。用這三味中藥泡水喝,具有寧心安神、補腎延年、舒筋活絡的作用,老年人經常服用,可以起到養心、補腎、護腿關節的作用。據醫書記載:遠志性溫味苦,可入肺經、心經,具有寧心安神、祛痰開竅的作用,有健忘、恍惚、咳痰不爽、現身不安的患者堅持服用有很好的效果。
  • 冬病夏治:風溼骨病首選宮廷秘方——妙濟丸
    風溼骨病一般是寒症,在冬天症狀加重,此時機體也處在病理狀態中,冬天治療就是硬碰硬的治療,無論用藥還是理療,劑量都要加大,而收到的效果卻微乎其微。相反,夏天的腸胃吸收比冬天要活躍,對藥效的提升也有加速作用。夏季氣溫升高,經脈和氣血都通暢、病情最虛弱、機體陽氣充沛,是抗病能力加強的有利時機,全面祛除體內的「風、寒、溼」邪,收到事半功倍的治療效果。這也正是中醫所提倡的「冬病夏治」原則。
  • 民間偏方:風溼類風溼,一張古方幫你搞定!
    一周後這位大爺又來了,他很高興地跟我說自從吃了這藥,腿抽筋就沒犯過,但還是有腿涼的毛病。我讓大爺按原來的方子繼續吃七副藥。再次遇見大爺的時候,他的腿涼已經明顯緩解,我叮囑大爺平時一定要多注意腿部保暖,為預防下雨溼鞋溼褲受寒,隨時準備一雙雨鞋。獨活寄生湯,究竟是什麼靈丹妙藥?
  • 攢竹穴:清熱明目,祛風通絡!
    功效主治攢竹穴有祛風明目,清熱明目,祛風通絡的作用。主治頭、目等疾患,如頭痛目眩、目赤腫痛、迎風流淚、胬肉攀睛、眼瞼動、目翳、頰痛、鼽衄、項強不可回顧、癲癇、屍厥、狂證、小兒驚風等。現代又多用攢竹穴治療結膜炎、淚囊炎、角膜白斑、面神經麻痺、神經性頭痛等。
  • 胃脹:脾虛溼氣重及痰溼體質,常用這六味中藥,健脾祛溼又和胃!
    取茯苓、陳皮、白朮、蒼朮、豬苓、厚樸,六味中藥煮水代茶飲,既能夠健脾利溼,燥溼化痰,又可以理氣和胃,常用於脾胃溼氣較重及痰溼體質等人群。一、茯苓白朮為補氣藥,具有健脾益氣,燥溼利水,止汗,安胎之功,常用於脾胃虛弱,飲食減少,食欲不振,不思飲食,脘腹脹滿,脾虛洩瀉,水腫,汗出較多及脾虛氣弱所致的胎動不安等症;搭配枳實多用於脾虛氣滯夾食積夾痰溼證等。
  • 多是體內熱積毒盛所致!中藥名方還你金嗓子
    在寒冷冬季,咽喉疼痛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病證,多伴隨在如感冒、扁桃體炎、鼻竇炎等等之後出現。病程可能持續很久,吃藥也不見效,很是折磨人。
  • 中醫提醒:孕婦不能吃這十種中成藥.
    女性在懷孕這個特殊時期,不管是吃喝還是用藥都得十分注意,中醫提醒,有十種中成藥是孕婦不能吃的,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吧。
  • 院士提醒:慢性溼疹中藥內用藥方,祛溼涼血根治慢性溼疹方
    常用的治療溼疹的內服的中醫藥方有玉屏風散、消風散、蕁麻疹湯、龍膽瀉肝湯、黃連解毒湯、五味消毒飲。
  • 通經活絡,祛風除溼.治風溼性關節炎,腰肌勞損
    多分枝,小枝具稜角。根皮金黃色,斷面常有五圈環紋。單葉對生;葉柄長0.8-1cm;葉革質,橢圓形或窄卵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3-11cm,寬1.5-5cm,先端鈍或短漸尖,基部楔形,邊緣具淺鈍齒,兩面有光澤,幹時上面橄欖綠色,下面褐綠色;側脈6-7對。
  • 果不其然:田間地頭的一種野草,卻是被人忽略的良藥,祛風除溼
    很多中藥材其實都源自於這裡,只不過很多人不了解中藥便錯把它們當作野草。豨薟草雖然不受農人的待見,但在中醫裡面可是能夠治病除疾的良藥它味苦辛、性寒涼,有祛風溼、強筋骨、舒筋活絡、清熱解毒的作用,或許人們以前並沒有認識到它真正的價值,所以便成了人們眼中的害草。
  • 告誡父母:這種常見的「蜈蚣草」,具有祛風除溼,舒筋活血作用,是預防痛風的良藥
    在農村就有這樣一種野草長得像蜈蚣似的,所以人們稱它為「蜈蚣草」,也有叫蜈蚣蕨、百葉尖、蜈蚣蕨、牛肋巴、篦子草、小蜈蚣草、長葉甘草蕨、肺筋草、伸筋草等名稱的。二、祛風除溼蜈蚣草藥性辛溫可以祛風勝溼,舒筋活絡,能夠治療筋骨一切風溼疼痛攣縮,常用來治療風溼性關節炎、筋骨疼痛等病證。對於風溼骨痛、腰痛、手腳不利,半身不遂等疾病具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 風溼骨痛不用愁,就用路路通膏藥
    都說冬天是風溼骨痛的高發季,也總聽人說這疼那疼的,那麼究竟什麼是風溼骨痛呢?
  • 當歸入湯:祛風祛溼,通經活絡
    凍瘡是機體局部受低溫侵襲而引發的組織損傷,多發於身體的末梢部位和暴露部位,中醫亦認為這多為寒冷侵襲、氣滯血瘀,局部血液循環障礙、氣血運行不暢所致。加強體育鍛鍊、注意保暖,發生凍瘡時適當的外塗處理是十分重要的。
  • 百歲老人說:羊骨+白酒太厲害,不到一月,腰腿不痛,腰突、坐骨痛也不見
    功效主治:祛風散溼,活血通絡,補益肝腎,強筋健骨。用於風溼痺痛、肝腎不足、血虛失養的腰椎病、筋骨無力、坐骨神經痛等症。2.羊骨+白酒治腰突羊骨對人類的腰椎病有很好的治療功效,平時治療時可以取羊骨一副,再取陳皮二錢,良姜二錢,草果一個,生薑一兩,鹽適量,把它們一起入鍋,加清水煮製,煮好以後取出湯汁,直接服用或者煮粥都可以。
  • 轉發博康門診中醫養生活動,年末最後一波福利啦!
    (元)參團價格(元)中醫推拿、艾灸原價78元39.9元中醫拔罐、刮痧原價40元19.9元中醫拔罐、刮痧原價40元19.9元【爆款推薦1】推拿+艾灸服務功效:、行氣活血、消腫止痛、祛風散寒優惠活動不夠?中醫保養→項目名稱體驗原價格(元)參團價格(元)中醫針灸、刺血原價108元54元中藥燻蒸原價68元3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