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彭軍,舌尖上。做菜這件事情,我們是認真的。「治國如烹小鮮」,一切政務和努力,就是為了讓大家能吃上好飯,能快樂。燒菜的時候,我會邊聽音樂,仿佛可以把很美的音樂也糅合到美食裡。
(點擊綠色按鈕 有品位地燒飯)
今天,邊聽《當時的月亮》,菜色也是皎潔的,若佐杯酒小酌,還有美好的回憶,一定很有感覺。對了,菜名也很美「白脂酸湯桂魚」,如涼夜月華的清輝。特別合適大夏天品嘗呦!
這是一道煩瑣的手工菜。雖然步驟不複雜,但都需要耐心。如同青梅煮酒,用時間和細膩的功法來醞釀美味。「桃花流水桂魚肥」是在江南。要是在嶺南,品桂魚最好的季節卻是在盛夏。
魚過冬的肥油盡去,最是彈牙的時候。青梅已熟透,烈火烹油的炎夏,魚肉鮮嫩潔白,酸湯微辣沁心,讓人食指大動。
桂魚,不大不小,
兩斤剛好。
提味的,
是農家酸菜、
自種番茄、野山椒。
除了仔姜和鹽巴、香菇,
外加生粉和蛋清,
不需要其他佐料了。
桂魚,洗淨取魚肉片。
魚油、魚骨和頭尾留用。
魚肉一根根夾去大刺,
改薄刀功成片連魚皮。
魚片加鹽巴、生粉、蛋清,
和勻掛糊。放入冰箱,
4攝氏度入味3小時。
製作酸湯。
農家酸菜取葉,切絲。
野山椒加原湯搗成泥。
仔姜去皮,與香菇剁成微末。
熱鍋。
茶油燒熱,
加入魚油,烹香。
魚骨和魚頭尾幹煎至焦黃,
放入清水。
小火熬煮30分鐘。
成魚白湯,備用。
再起鍋。
壓榨花生油燒熱,
加入酸菜絲、野山椒泥、
仔薑末、香菇。
炒制後,放入魚白湯。
20分鐘後收汁,酸湯成。
接著,簡單了。
取出冰鎮魚片,
快速沸水汆燙熟。
魚片過冰水收緊後,
裝盤。
澆入濃稠的酸魚湯。
在魚片上鋪上少許椒片。
熱茶油澆頭提溫。
妥妥滴,
開飯啦!
2017繼續支持公益活動
讓內心更圓滿。
請支持文化公益活動「放牛班的詩篇」,
魯藜小學「鄉村詩歌誦讀班」。
2017愛從未冷
請支持無償獻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