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小編幼年時候,遇到夏秋雨後,常常背著竹簍到樹木中摘野生蘑菇,回家煮食,味道鮮美,無以言表,從沒中毒。現在什麼都變了,「純天然」也有毒——其實原來也有毒蘑菇,只是老年人一輩輩傳教下來,都有一套識別吃與吃不得的土辦法。唉,也沒辦法,現代人習慣於「百度」,很少有機會親自去林中聽老人們嘮叨學習分辨毒與非毒。西安已經出事了,所以驚動了各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大石泉的吃貨們,好好看看,忌嘴當然是上上策了。
石泉縣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關於防範食用野生菌中毒的預警公告
入秋以來,我縣陰雨連綿,各類野生菌進入生長旺季,也是誤採誤食野生菌中毒事件的高發季節。為預防食物中毒事件發生,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特發此預警公告:
一、學校食堂、集體食堂、婚喪宴席、大型會議等群體聚餐,禁止加工烹飪食用野生菌,防止引發群體性食物中毒事件。
二、嚴禁餐飲經營單位加工烹飪食用野生菌。
三、嚴禁農貿市場、超市、商場、食品批發零售單位銷售未經農業部門檢驗的食用野生菌。
四、食用野生菌後10分鐘至48小時內,如出現頭昏、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煩躁不安、幻覺等症狀,應及時到附近醫院就診。同時,患者家屬、相關單位、收治醫院要及時向當地政府、食品藥品監管和衛生等相關部門報告,若發現有知情不報或者是隱瞞實情,造成嚴重後果的將嚴肅追究相關人員的法律責任。
五、特別提醒廣大群眾,民間流傳的用「大蒜、銀器、米飯反應變黑」等土辦法是不可靠的;對不熟悉的野生菌,尤其是顏色鮮豔或黴變的菌子不要採摘、出售、購買;有的野生菌雖然無毒,但所含某些成分會與酒中的乙醇發生化學反應,生成毒素易引發中毒,建議食用野生菌時不要飲酒。
六、各鎮人民政府要採取多種形式向社會廣泛宣傳正確加工、食用野生菌的方法和鑑別野生菌的知識,提高人民群眾對野生菌的識別能力。各工商所、食品藥品監管所要加大市場巡查力度,確保我縣老百姓飲食安全。
石泉縣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
2014年9月21日
相關消息:
9月19日下午,有網友爆料稱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以下簡稱:交大一附院)急診科有多名市民誤食毒蘑菇中毒。華商網編輯隨即從交大一附院了解到,自9月初至今,該院共接診10例因食用毒蘑菇而中毒的患者,其中1例已死亡,5例尚在重症監護室。交大一附院急診科高醫生建議廣大市民一定要前往正規市場購買蘑菇,切勿自行採集野蘑菇食用。
中毒啥症狀?
腹痛嘔吐 突然發笑 出現幻覺
據介紹,進食毒蘑菇後,一般經1-2小時即出現中毒症狀。如劇烈嘔吐、腹瀉並伴有腹痛;痙攣、流口水;突然發笑、進入興奮狀態,手指顫抖、有的出現幻覺。
中毒咋急救?
大量喝水催吐 立即呼叫120
若出現上述中毒症狀,可及時實施下列急救措施:立即呼叫救護車趕往現場。讓中毒者大量飲用溫開水或稀鹽水,然後把手指伸進咽部催吐,以減少毒素的吸收。為防止反覆嘔吐發生的脫水,讓患者飲用加入少量的食鹽和食用糖的「糖鹽水」,補充體液丟失,防止休克發生。對於已發生昏迷的患者不要強行向其口內灌水,防止窒息,並為患者加蓋毛毯保溫。
發表留言,請點擊閱讀原文進入石泉港網站(www.shiquanpor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