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對口罩需求的增多,廢棄口罩也飛速增長,有的口罩垃圾已經侵入到了動物的棲息地,萬萬沒想到的是人們隨意丟棄的口罩,成了野生動物「噩夢」。
口罩的聚丙烯成分難以降解
常見的口罩一般由面罩、耳繩和鼻梁條三部分組成。現在人們常用的醫用外科口罩,面罩部分共三層,都是由塑料製成的,難以降解。
口罩是三層,最外層藍色的戴在外邊,最裡面白色戴在臉這一側,中間是熔噴布,外邊兩層叫無紡布。雖然名字不一樣,但它們的材質是一樣的,主要是塑料的成分,由聚丙烯來組成的,都是屬於不可降解的塑料。如果把它扔到自然環境中,因為我們的生物系統,很難把它消化、吸收掉,它的這個降解時間的話,可能要幾十年到幾百年的時間。
廢棄口罩長期不處理 會造成深層次問題
像口罩這樣的塑料廢棄物進入環境中,會造成長期的深層次環境問題:如果動物誤作食物,很難消化,會引起消化道疾病,甚至造成死亡;塑料廢棄物在分解過程中,會產生更小的微塑料,微塑料在進入生物體內後,會對生物和人體健康帶來危害。
對於口罩,目前我國有嚴格規範的處置程序:對醫療機構、首診醫療點產生的廢棄口罩,嚴格按照醫療廢物進行管理;對集中隔離觀察點、居家隔離觀察點產生的廢棄口罩,嚴格落實無害化管理要求,要求專人專車單獨收集並直接運到生活垃圾焚燒處理廠進行處置。
對居民小區、辦公場所、商場等地產生的廢棄口罩,可作為生活垃圾中的「其他垃圾」收集轉運,但要加強對投放和收集設施的消殺工作。
日常佩戴的口罩,作為一般的生活垃圾處理就行;照顧病人時戴的口罩,要按照醫療廢棄物處理。那麼廢棄口罩是怎麼處理的呢?
有很多感染的疾病,包括病毒的感染,有可能就是沒有症狀,在臨床上叫它隱性感染,或是潛伏期的感染,或是病原體攜帶。那麼(這些人群佩戴的)口罩內側實際上有可能就是被病毒汙染了,這樣丟棄了以後可能對環境來講就是一個汙染,建議大家把口罩放到統一的口罩回收點,統一集中銷毀處理。
口罩要戴好 也要扔對
那麼焚燒口罩是否會造成環境汙染?答案是不會!就像剛剛提到的,垃圾焚燒還可以轉化電能,專家說雖然這個佔比不大,但前景可期。
值得開心的是,一家初創公司設計了一個創新口罩,徹底打破了傳統的設計。
它叫做SEEUS95,採用完全透明的設計,並可重複使用。
同時,與傳統口罩佩戴也不相同,只需將其貼在臉上就好,而不需要掛在耳朵上。
當你要摘下它時也非常簡單,就好像創可貼一樣。
那是怎麼做到呢?
原來它由四個部分組成,分別是一個透明矽膠面具和一個鼻墊,還有氣密皮膚保護層和天然的過濾器。
其中,氣密皮膚保護層可以讓矽膠完全貼合在臉上,並且,還能保護你的皮膚免受傷害,不得不說這款口罩設計十分巧妙。
天然的過濾器則由竹棉,絲綢,銀和碳的組合製成。而竹和棉花有助於過濾空氣中的灰塵和溼氣,而絲綢的天然靜電特性則有助於吸引和捕獲病毒。納米銀顆粒釋放出殺死這些微生物的離子,而碳則幫助中和任何氣味分子,使每次呼吸都獲得新鮮清潔的空氣。
除此之外,還有裝飾貼紙,可根據個人喜好選擇。
並且,在矽膠面罩上還有防霧塗層,防止因溫差而起霧。
值得一提的是,清潔起來也非常方便,你可以把它放進微波爐。
也可以放進洗碗機消毒清潔。
目前,正在KS網站上眾籌,早鳥價39美元,折合人民幣大約就是260多元。
總之,告別傳統口罩,這個透明貼竟要代替,你心動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