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報告|【胡佛研究所】:美國學術研究事業中的風險再思考

2021-02-19 我與我們的世界

【世界決定視界】【視界決定世界】

what you see forms what you'll be

歡迎打開「我與我們的世界」,從此,讓我們一起縱覽世界之風雲變幻、洞察社會之脈搏律動、感受個體之生活命運、挖掘自然之點滴奧妙。

我與我們的世界,既是一個奮鬥的世界,也是一個思考的世界。奮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奮則殆。這個世界,你大,它就大;你小,它就小。

歡迎通過上方公眾號名稱,來挖掘本公眾號與大家共享的往期文章,因為,每期都能讓你「走近」不一樣的世界、帶給你不一樣的精彩。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發現更大世界,裡面圖書共分五大類,分別是:中國話題類、國際話題類、哲學宗教類、歷史社會類、拓展提升類。

推薦將本公眾號設為「置頂」或「星標」公眾號,以確保第一時間收到最新消息。

本期導讀:胡佛戰爭、革命與和平研究所,英語全稱為:The Hoover Institution on War, Revolution, and Peace,簡稱胡佛研究所(Hoover Institution),是位於美國加州史丹福大學的著名公共政策智囊機構。

胡佛研究所前身為1919年由共和黨員、斯坦福校友的赫伯特·胡佛前總統成立的圖書館,館藏有胡佛、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及其他世界史相關書籍。

根據2016年智庫與公民社會計劃的全球關鍵智庫指標,胡佛研究所位列」全美國共90個智庫排名「第18名,是美國五大保守派智庫之一。

唐納·川普總統任內的國防部長詹姆斯·馬提斯先前就在胡佛智庫擔任研究員。智庫在史丹福大學內分別坐落於四處建築物,其中最有名的地標是熱門遊客觀光景點胡佛塔。

胡佛研究所組織內部的胡佛出版社針對公共政策主題有許多出版刊物,包括每季期刊Hoover Digest、Education Next、China Leadership Monitor與Defining Ideas。

2001年胡佛研究所出版社向美國傳統基金會購買了雙月刊Policy Review,但Policy Review出版到2013年2-3月版本的最後一期發行後已經停刊。

除期刊以外,胡佛研究所出版社也幫研究員跟其他胡佛研究所贊助的學者出版書籍與研究報告。

With its eminent scholars and world-renowned Library and Archives, the Hoover Institution seeks to improve the human condition by advancing ideas that promote economic opportunity and prosperity, while securing and safeguarding peace for America and all mankind.

Global Engagement: Rethinking Risk In The Research Enterprise

全球涉獵:美國學術研究事業中的風險再思考

小編註:譯文部分僅供參考;下面共享的信息,摘自胡佛研究所官網;本公眾號更多「深度報告」、「美國智庫」、「國際時事」等相關優質文章,見文末往期精彩;本期共享資料下載方式,見文末注釋部分。

本期共享資料封面

胡佛研究所簡介

Neither the US government nor the universities and national laboratories in the US research enterprise are adequately managing the risks posed by research engagements with foreign entities. 

The task is quite simply falling through the cracks. Data with which to assess the performance of current frameworks for managing foreign engagement risk, to identify their defects, and to devise proportionate fixes is consequently in short supply. 

Dueling narratives have filled this evidentiary vacuum, pitting some who propose incremental adjustments against others who call for far-reaching change. Without a common set of facts to anchor the debate, consensus has proven elusive.

This report offers a way forward. Chapter 1 identifies more than 250 published research collaborations between scholars based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ounterparts from seven universitie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RC) that are integral to that nation’s defense research and industrial base. 

This report maintains that it is not in the US national interest to collaborate and assist with the military development efforts of the PRC, a nation that the US government increasingly views as a strategic competitor and military rival, even if the relevant research is unclassified, considered basic or fundamental, and is ultimately published in open sources. 

Such collaborations are emblematic of systemic flaws in the ways that the US research community approaches foreign engagement risk. To remedy those flaws, the research community should embrace a new, proactive risk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paradigm informed by the principles of Operational Security (OPSEC) and implemented through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ing. Chapter 2 delivers that paradigm.

往期精彩:

深度報告|【排行榜】:全球智庫哪家強,盡在智庫全球排行榜

深度報告|【蘭德公司】:全球情勢變動及其對美國空軍的影響

深度報告|【美國智庫】:美國多數人民支持積極參與全球事務

深度報告|【理解中國】:如何從長時段民意中發現中國韌性?

深度報告|【偵察威懾】:無人偵察機在大國競爭中的關鍵作用

深度報告|【中國最高檢】:未成年人犯罪數量連降多年後回升

深度報告|【美國外交關係協會】:世界秩序的終結與美國外交

深度報告|【中華遺囑庫】:2019年度中華遺囑庫白皮書

全球觀|【外媒】:世界人口生育率低迷之厲害,讓人驚掉下巴

全球觀|【排行榜】:護照質量哪家強,盡在護照指數全球排行榜

全球觀|【BBC】:除新冠疫情外,世界還面臨另外五大危機

全球觀|【華人世界】:全球華人最多的十個國家,是哪幾個?

世界觀|【中美觀察】:中美兩國到底誰、何時能領導世界?

世界觀|【外媒】:印度能利用新冠疫情替代中國成世界工廠?

世界觀|【全球腦庫】:新冠疫情暴露西方世界小政府的大失敗

世界觀|【全球腦庫】:拜登效應,能否給世界秩序帶來光明?

深度民調|【皮尤中心】:有宗教信仰的人,道德水平會更高麼?

深度民調|【皮尤中心】:被共和、民主兩黨撕裂的美國人民

深度民調|【皮尤中心】:世界人民對同性議題的態度,鴻溝依然

深度民調|【皮尤中心】:四成美國人稱支持兩種以上性別選擇

美國觀察|【外媒】:川普想推遲大選的「美夢」,能否實現?

美國觀察|【布魯金斯學會】:川普大選競選連任,深陷危機

世界觀察|【外交政策】:新冠疫情將能推動製造業回流美國?

新冠病毒|【全球腦庫】:若研製不出有效新冠疫苗,該咋辦?

新書速遞|【經濟學人】:美國歷史,有的能看見,有的難看見

新書速遞|【布魯金斯學會】:人工智慧,將成就時代轉折點?

中美觀察|【經濟學人】:美國想把「抖音國際版」佔為己有?

中美觀察|【全球腦庫】:中美形成競爭性夥伴關係並非不可能

註:

1:若發現本文不錯,歡迎轉發分享,讓更多朋友共享。本公眾號共享資料通過郵箱免費分享,感興趣的朋友可在本公眾號「對話框」裡回復關鍵詞「郵箱」,通過獲取共享郵箱進行下載。

2:本公眾號文字、圖片等訊息,均由小編一人精挑細選,整理編輯到這裡與大家共享,想為小編加油,只需點擊下方微信「讚賞」功能為小編打賞,打賞就是鼓勵,就是動力,感謝支持。

3:英文源自相關官網,圖片源自網絡,非商業用途。

4:若有任何方面的問題,可隨時聯繫進行溝通。本公眾號建有QQ群供大家交流、分享,感興趣的朋友可在本公眾號「對話框」裡回復關鍵詞「交流」,通過獲取QQ群號入群。

相關焦點

  • #美國歷任總統#第三十一任總統胡佛(1929-1933)
    胡佛夫婦(照片:胡佛圖書館)The Hoovers (Photo: Hoover Library)#美國總統
  • 學術報告預告|「風雲英華」學術講座 車慧正 研究員
    報告題目 : 中國氣溶膠微物理和光學特性地基網絡化觀測   報告人:  車慧正 研究員               (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        時間:2019年11月8日下午2點 >地點:仙林大氣樓D103報告廳報告摘要:簡要回顧國內外關於氣溶膠微物理和光學特性地基網絡化觀測的研究,重點報告研究團隊近年來在以下三方面的研究進展:(1)在氣溶膠光學-輻射特性地基網絡化觀測方面取得的綜合成果;(2)在中國地區氣溶膠光學輻射特性與氣候聯繫和霧-霾影響機理方面取得的新發現。
  • 胡佛水壩,不可不說的情懷
    胡佛水壩是美國人最引以為傲的土木工程,位於美國西南部終年乾旱少雨、荒無人煙的莫哈維沙漠上,這裡夏季氣溫可達攝氏50度,是美國最大的戈壁荒漠,除了二戰期間試驗原子彈之外,沒有派上過別的用場。1931年正值美國大蕭條時期,為了刺激經濟發展、改善西部環境,聯邦政府決定在這裡建造水壩。
  • 城市更新學術研討會主題報告|夏鑄九:臺北的都市更新體制
    2016年12月17日,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城市更新學術委員會恢復成立大會暨學術研討會在東南大學召開。學術研討會上邀請東南大學建築學院童寯講習教授夏鑄九與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基金會資深規劃師張維修共同作了題為「臺北的都市更新體制」的學術報告。報告以臺北為例系統生動地闡述了臺灣城市更新體制的發展歷程、社會影響,以及經驗和教訓。
  • 【思源論壇】第95期:優秀學術人物洪永勝作學術報告: 分數階微分算法在土壤光譜領域中的應用
    12月29日晚19:00第95期思源論壇在資環院220學術報告廳如期開展,2017級土地資源管理專業博士生洪永勝同學向我們展示了分數階微分算法在土壤光譜領域中的應用。報告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介紹了分數階微分的研究背景;第二部分介紹了分數階微分(FOD)的方法原理;第三部分介紹了兩個研究案例,最後一部分為結論和討論。
  • 美國胡佛水壩的意義:超越了古代八大建築奇蹟
    美國胡佛水壩的意義是什麼?美國的胡佛水壩,在世界歷史上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對於美國來說,胡佛水壩就相當於今天我國的三峽水壩一樣重要。之所以把水壩命名為胡佛,是為了紀念一位美國總統——胡佛。這位總統,曾經是美國歷史上活得最高壽的總統,90歲這才去世。但在此之前,這座水壩並不叫胡佛,而是叫博爾德。因為水壩的所在地就是博爾德。
  • 智庫百科|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
    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Australian Strategic Policy Institute
  • 美媒:申請美國研究所中國學生數量連續三年下跌
    點擊題目下方學霸那些事兒,一鍵關注本帳號來源:中國新聞網據美國《世界日報》編譯報導,申請美國研究所的國際學生人數今年增加了2%,其中,印度學生的增長率達到兩位數,申請科學和工程專業的人數增多,但是中國學生的申請數量卻下降。
  • 「紀念新詩誕生百年:新詩形式建設學術研討會」在京舉行
    謝冕、孫紹振、洪子誠、吳思敬、楊匡漢、葉櫓、陳仲義、陳曉明、簡政珍、王光明、沈奇、翁文嫻、鄭慧如、朱西、李翠瑛、孫曉婭、劉福春、王澤龍、王家新、張桃洲、敬文東、張潔宇、姜濤等40餘位來自中國、義大利以及中國臺灣地區的學者參加了此次會議。
  • 陳進生研究員團隊在大氣環境科學領域權威學術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發表研究論文
    近日,中科院城市環境研究所陳進生研究團隊在大氣環境科學領域權威學術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發表題為
  • 腐敗的大老虎-聯邦調查局長胡佛
    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濤哥說評書」,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免費收到最新內容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 FBI局長胡佛,一個時代的象徵,為什麼沒有一位總統敢解僱胡佛
    J·埃德加·胡佛出生於1895年1月1日,是一個創造了美國歷史和FBI神話的傳奇人物,他在美國聯邦調查局FBI的局長寶座上一坐就是近半個世紀。作為這個機構的秘密守護者和最高掌權人,胡佛曾是FBI的化身,是一個令人恐懼的神秘人物。他是美國歷史上最有權勢的人物,也是最富爭議的人物。即便是在他死後的30多年裡,關於他的爭議也從來沒有停止過。
  • 美國式養生:維生素騙局
    科學界的質疑:1994年、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與芬蘭國家公共衛生研究所,合作調查了29,000名芬蘭男性。與研究人員的預期恰好相反,這項研究的結論是:「服用維生素補充劑的比起不服用的人。更可能死於肺癌或心臟疾病」2004年,丹麥哥本哈根大學,進行了一項17萬人參與的大型研究,研究人員發現服用維生素者死亡率高出6%。研究人員的報告中說:「我們未能找到補充抗氧化劑可以預防胃腸道癌症的證據。
  • 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亮相!中科院南海生態環境工程創新研究院(籌)召開2019年度學術委員會會議 | 舉行學術委員聘任儀式
    張偲介紹了本次會議目的,並作「中國科學院南海生態環境工程創新研究院(籌)建設工作進展報告」,介紹了南海創新院的建設目標與學科布局、籌建工作進展,以及「十四五」規劃方向與近期重點工作。與會院士、專家充分肯定了創新院建設以來取得的卓越進展,同時也對創新院頂層設計、研究交叉融合、隊伍凝聚協作、體制機制創新等方面提出了建設性意見和建議。
  • 宋怡明:透過費正清中心看美國的中國研究
    其次是學術本身的演變,應該講學術研究是越來越精細化了,我相信費正清若是現在活著,他在研究上也做不了以往的費正清,也就是說,每一代學人都是在自身所在的時代和世界中做研究。我們中心團隊有研究中國政府的,現在也有研究歷史,文化,宗教,美術等等領域。  第三,實際上,費正清當時研究的課題,像鴉片戰爭前後的中國外交,這也可以說是一個很窄的話題。
  • 綜述 | 項潔:關於數位人文的思考:理論與方法
    最後,讓我們以本書「現象的探索」部分中所收錄的三篇論文:闕河嘉、呂宜華、蘇冠銘的《電視媒體的鄉村性——以語料庫語言學輔助方法分析<臺客練習曲>》、Kihwang Lee 和 Jae Yun Lee 的《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17th-19th CenturyKorean Culinary Manuscripts》、楊森豪和賴進貴的《繪圖注說
  • 基於事實的研究與創新政策制定評估:歐洲的經驗 ——清華大學中國科技政策研究中心第93期學術沙龍簡訊
    2017年6月27日下午,清華大學中國科技政策研究中心第93期學術沙龍在公共管理學院302會議室舉行。
  • 新聞丨跨學科、跨地域、跨時差:第三屆新媒體與社會變革國際學術會議「雲端」召開
    第三屆新媒體與社會變革國際學術會議由華中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湖北省高等教育學會新聞與傳播教育專業委員會和華中師範大學大數據傳播與應急管理研究中心聯合主辦。基於此,本次會議設定的主題為「風險、對話和治理」。
  • 【來訪】 中以學術交流促進會專家學者代表團到訪世經政所
    2018年4月26日,中以學術交流促進會專家學者代表團到訪世經政所。
  • 臺灣環境與資源經濟學會理事長黃宗煌來蘇州校區做學術報告
    11月3日,臺灣環境與資源經濟學會理事長、臺灣綜合研究院副院長黃宗煌教授來訪蘇州校區,為國際學院師生帶來精彩學術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