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
借錢女子失聯已經兩年。
據居民介紹,
該女子在小區內
「借錢總額超過100萬元」。
「我們都在一個小區裡買的房子,孩子都一起上學,我們經常一起開家長會,家裡老人也經常在小區內見面。本來覺著這個人還不錯,沒想到借了錢就失聯了。」據李女士介紹,向她借錢的女子名字叫「趙小莉」,此前在該小區生活多年,趙女士的丈夫離世後,她帶著女兒生活。
在鄰居們的眼中,趙女士生活樂觀向上,幹勁十足,自己經營著一個門店,專門給人配送啤酒,因此在小區內人緣不錯。
2018年3月份,趙女士找到李女士,稱自己要買房子,但是手頭上的錢不夠,想從李女士那裡借點錢。
因為彼此之間非常熟,李女士手頭也有點錢,於是沒有猶豫,出於「幫幫她」的想法,李女士借給趙女士5萬元。
「當時給我寫了借條,並約定了還款的日期。」然而,幾個月後,趙女士遲遲沒有還款。「當時我家裡也需要用錢,就去找她,但是她一拖再拖,最後我每天都到她的店裡催,最後給了我一萬五。過了一周後我再到她店裡要錢時,發現已經關門了。」尚女士也是趙女士的借錢對象之一,她借了4萬元,最後要回了兩萬,但是與李女士不同的是,當時趙女士借錢時並沒有給尚女士寫欠條。
而劉女士不但借給趙女士20萬元,甚至用自己的房子做抵押幫趙女士貸款,而且也沒有欠條。
「當時她跟我借了幾萬塊錢,因為孩子都在一個班級上學,同小區,認識也好幾年了,她平時自己帶孩子,張張羅羅挺能幹的,來找我還幾次哭訴,我心一軟就給她了。後來一點一點陸續又來找我,以買別墅過戶費為由,又拿了好幾萬,然後就開始一點一點地套進去了。我給她轉帳20萬左右,加幫抵押貸款的80萬,一共100萬左右。」劉女士說,當時趙女士買別墅貸款300萬元左右,並對劉女士說很快就會放貸,當時趙女士已經搬進別墅住了,而且也給劉女士看了購房合同,本想著趙女士買別墅的貸款下來後就能還錢了,豈料「她買別墅的貸款沒下來,之後把別墅退了,就跑了。」
2018年10月,趙女士失聯後,其上5年級的女兒也不再去上學。李女士等人四處打探,根據趙女士身份證上的地址,劉女士找到了趙女士的公公,但是其公公表示兒媳婦已經不在這裡住了,自己也聯繫不上她。
據介紹,趙女士小區內原來的房子欠了房貸,而且做了二次抵押,「現在已經被保全了」。
根據劉女士提供的電話和兩個微信號,記者試圖聯繫趙女士,但是發現電話號碼已經變為空號,加微信也遲遲沒有回應。據劉女士提供的截圖顯示,趙女士的朋友圈已經兩年沒有更新。
「這兩年頂著巨大的壓力過日子,苦不堪言,只能怨我自己遇人不淑,太過於相信他人,心太善良,坑了自己和我的家人。」劉女士說。「據我們初步了解,小區內至少8個人借給她錢過,基本都是孩子的媽媽。」採訪過程中,幾名當事人表示,因為她們之間是借款,事發後曾報警求助,但是被告知民事糾紛應該到法院起訴。
然而,有些借款人沒要回的錢「不算太多」,缺乏借款證據,再就是考慮要回來的可能性不大,他們至今沒有起訴。
「希望趙小莉能夠現身,給我們一個說法。我們懷疑借給她錢的不只我們這些人,同時也想以我們的遭遇,給大家提個醒。」幾名借款人說。來源:半島都市報微信,記者:王洪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