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夜貓不進無病之家,燕子不進苦門之家」,啥意思?

2021-02-13 史學界的9527

俗語「夜貓不進無病之家,燕子不進苦門之家」,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這句諺語從字面上理解似乎是說夜晚來臨了,就算貓想找一個棲息之地也不會跑進一個有病人的家中,燕子不會到貧窮困苦的人家中築巢。

夜貓不進無病之家

這裡所說的「夜貓」不是人們經常看見的貓咪,而是鳥類動物貓頭鷹,在古代,古人習慣把一些話省略,所以「夜貓」事實上就是指貓頭鷹。因為貓頭鷹喜歡在夜間活動,所以人們稱為夜貓,這對於古人來說還有不吉利的兆頭。

這半句俗語的來源是因為貓頭鷹在古代其實是不吉利的象徵。也正因為如此,所以貓頭鷹在落到某家人的房頂的時候,都會被這家人趕走,不願意他們落在自己的家門口。

古代書籍中常常把貓頭鷹作為厄運和死亡的象徵,所以也把它稱之為怪鴟、鬼車、魑魂或流離。他們還認為貓頭鷹是惡聲鳥,叫聲陰森恐怖,而且在夜間活動,所以很不吉利。

古人還認為這是不祥之兆。貓頭鷹是不祥之兆,由於貓頭鷹本身是災星的代名詞,一旦飛到誰家,那這家人就有人生病或者有人將要生病。在那些對貓頭鷹認知甚少的年代,家裡有著重病的家人,屋外的樹上時不時傳出貓頭鷹的聲音,的確會讓人心情變得很壓抑。

所以在許多地方,據說很多地方如果聽到貓頭鷹叫聲後,數日之內就會有人離世,因此貓頭鷹被視為「不祥之鳥」,也稱為靈鳥或哀悼鳥等。而且貓頭鷹的尖叫聲讓人覺得陰沉而悽涼,晝伏夜出貓頭鷹在夜間蹲伏,容易讓人很容易產生各種可怕的聯想。

這就是從古至今,好多人不喜歡貓頭鷹的原因,生病對於古人來說無異于晴天霹靂,因為古人醫學不發達,得了病很有可能治不好就去世了。另一方面,也完美地解釋了這句諺語的深層寓意。

燕子不進苦門之家

下一句話就跟上一句的寓意正好相反了。古時候的人認為燕子是吉祥富貴的鳥兒。燕子是益鳥,吃害蟲,這句話是說燕子不進貧窮苦難的人們家中,那燕子一般進的就是富貴人家。

而燕子不進苦門之家就是因為燕子是吉利的象徵,代表著富貴和吉祥。燕子築窩,更多的是選擇乾燥穩固的屋簷來落腳,有一個說法是說燕子落到哪戶人家,哪戶人家家裡就會有好事發生,或者是這戶人家家裡條件很好。

古人認為燕子是益鳥,會給人帶來吉祥,所以誰家屋簷下,有燕子築巢,說明誰家的房子結實,而且他們家也會比較祥瑞。燕子對於古人來說是吉祥鳥,對今天的人來說也自帶不錯的寓意。

晏殊在《破陣子》中寫過「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歐陽修也在《採桑子》裡寫過「垂下簾櫳,雙燕歸來細雨中」的句子,其中的描寫的燕子都是極令人喜愛的,而且寄託了人們的美好情感。

也正因為燕子是吉利的象徵,所以大多數的人都會任由燕子在自己家的屋簷下做窩,並不會像驅趕貓頭鷹那樣驅趕燕子。因此人們認為燕子會選擇善良而且乾淨的人家進行築巢,並且繁衍後代,燕子在家築巢,象徵這家人善良、吉祥。

所以古人們都很歡迎燕子前來築巢,這說明自己家房子穩固優越,所以在人們的認知裡,貧窮的人家是不會被燕子選擇來築窩的。同時他們會認為燕子飛到家中是祥瑞的徵兆,家人會財運滾滾,鴻運當頭,象徵著幸福和諧的新生活。

總而言之,對貓頭鷹的誤解源於古時候人們對貓頭鷹兇神外表的認知,其實貓頭鷹是捕鼠的高手。燕子也是以吃害蟲為生的,所以燕子也是一種益鳥。古人總結的這些諺語和俗語都是根據實際的生活經驗總結出來的,很實用。各位看官,您說呢?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夜貓不進無病之家,燕子不進苦門之家」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夜貓不進無病之家,燕子不進苦門之家」是什麼意思呢?說的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床不離七,門不離五」啥意思,到底有什麼講究
    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不管在哪個方面都有一套一套的俗語,規矩,而這些俗語文化雖然在現在看來是封建迷信,但是我們要知道的是這些可以使一代一代人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總結精煉出來的文化結晶
  • 農村俗語:「娶妻要娶窮家女,說媒不找'半邊人'」是啥意思?
    父親的這種說法著實把小李弄了個一頭霧水,小張這麼好的姑娘,父親幹嘛不同意這門婚事呢?小李心中有疑問,自然會要求父親講明白他不同意這門婚事的理由,誰知父親竟然這樣說:如果小張是窮家的姑娘就好了,只可惜她是富家的姑娘。因此,你是不能與她走到一起的。「什麼?因為小張家的條件不錯,我們倆就不能結合了嗎?這是什麼邏輯呢?」小李不解地問。
  • 農村俗語:「不怕紅杏會出牆,就怕野花會進房」,到底啥意思?
    農村流傳著這樣一句俗語:「不怕紅杏出了牆,就怕野花進了房」,這句話該如何理解呢?
  • 俗語:「門咬門走口人,門衝道必傷人」啥意思?說的在理嗎?
    生活在農村,大家相互關係親近,往來聯繫密切,每天清晨結伴去地幹活,傍晚三五成群說說笑笑的回家,相似的生活也讓大家感情十分的要好,當然這裡不僅有淳樸的人情,更有許多城市裡學不到的知識。之前在農村,人們獲取知識的途徑較少,有許多都是靠父母傳輸知識。而俗語就是大部分農村人知識的來源。
  • 農村俗語:「鬼哭不害怕,狗嚎嚇死人」,什麼意思?有啥道理?
    導讀:農村俗語:「鬼哭不害怕,狗嚎嚇死人」,、什麼意思?有啥道理?
  • 農村俗語:「門對窗錢財光,門對墳子孫忙」,是什麼意思?
    太陽每天都落在西邊,房子裡的老人走到街上,來到柿子樹旁,在寒氣中談笑風聲,對俗語的認知也從這裡開始。
  • 俗語: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啥意思?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俗語,這些俗語讀起來朗朗上口,而且意思大多也都比較通俗易懂。
  • 農村俗語:「下巴尖如錐,財富化土灰」,是啥意思?
    老農說:現在有一種很奇怪的現象,許多女孩子都以錐子臉為美,有些網紅以自己有一副錐子臉而自豪,殊不知,這種臉型並不是好的臉型,因為這種臉型或早或晚會破財的,因為咱農村不是有一句俗語嗎?「下巴尖如錐,財富化土灰」。所以,有著一副這種臉型的女孩子真的沒必要自豪。「什麼?咱農村還有這麼一句俗語?這句俗語所要表達的是什麼意思呢?」我疑惑地問。
  • 農村俗語:「窮不耕丈人田,富不娶活漢妻」啥意思?說的在理嗎?
    俗語說:「窮不耕丈人田,富不娶活漢妻」啥意思?說的在理嗎?人都有自己比較艱難的時刻,記得筆者在上大學的時候,曾經被一個騙子騙了兩個月的生活費,好幾千塊錢,當時家裡面很窮,農村的孩子,半年回一次家。父母基本上會把一學期的生活費交到自己手上,雖然錢不多,但是必須得好好計劃著花,這樣才能勉強撐過去,結果那時候還被騙了,身上沒有錢。
  • 農村俗語:「餓死不吃觀音土,窮死不賣牛皮鼓」是啥意思?
    那麼,這句俗語究竟是什麼意思呢?今天,我們就聊一聊這句俗語。在久尋新型「食物」來源無果的情況下,有人想起《天工開物·陶埏篇》中有這麼一段話:「土出婺源、祁門兩山,一名高梁山,出粳米土,其性堅硬;一名開化山,出糯米土,其性粢軟。」因這段話中的「粳米」和「糯米」本就是糧食,所以,便誤以為這兩種土就能夠當食物來吃。於是,人們便四處尋找「粳米土」和「糯米土」食用,殊不知這兩種土統稱為觀音土。
  • 農村俗語:「公牛不'上床',去找大刀螂」,是啥意思?
    李大哥買回來的這頭公牛雖然看上去還是蠻有精神的,而且,膘肥體壯,但這頭公牛不知道犯了哪門子邪,只要看到母牛就會跑開,在這種情況下,這頭公牛等於白買了。今年八月份的一天,李大哥在與一位老農聊天的時候聊到了自家公牛的身上。當李大哥向老農講述完自家公牛身上存在的問題後,老農說:你家公牛身上存在的問題很好辦,在咱們農村不是有這麼一句俗語嗎?
  • 俗語:「女婿同睡女兒房,不是家敗就人亡是」說的啥?
    農村俗語是包羅萬象的,生活方方面面都有涉及,不過,隨時代更迭,有些已經失真,但有的還是有道理可言的。
  • 農村俗語:「三樣鎮宅,神鬼不來」是啥意思?
    老農說:「難道你就沒有聽說過『三樣鎮宅,神鬼不來』這句俗語嗎?家庭只要沒有外部因素的幹擾就能夠長盛不衰了呢!」。老農這麼一說,我感到更迷惑了,農村居然有「三樣鎮宅,神鬼不來」這麼一句俗語,我還真的沒有聽說過呢!於是,我請求老農解釋一下這句俗語。老農說:「既然你不知道,那我就給你解釋一下吧!」
  • 農村俗語:「吃飯冒汗,一輩子白幹」是啥意思?專家:並非戲言
    吃飯在生活中必不可少,不論是夏天還是冬天,我們在吃飯的時候都會流汗,的確吃飯的時候流汗十分常見,可是這種現象也被人們編製成了一句俗語:「吃飯冒汗,一輩子白幹」。可能大家小時候在農村的時候會聽到一些老人這麼講,然而這句話似乎沒有太多含義,表面的意思似乎就是說吃飯的時候冒汗了,這輩子賺的錢就沒了?看似毫無道理的一句農村俗語,其實也有不少學問,其實「吃飯冒汗,一輩子白幹」也有另外一種意思。
  • 俗語:「不嫖莫轉,不賭莫看」說的是什麼意思?
    出品 | 趙氏宗親(ID:zhaoshizongqin)編輯 | 趙英雄在廣大農村地區,人們閒來無事,都會找個背風的地方,不約而同聚在一起,聊一聊聽到的新鮮事,說一說家長裡短。在氣氛熱烈的談話過程中,會把幾句俗語夾雜其中,時常用它來襯託談話內容有份量,說得有道理。
  • 農村俗語:「風流女子莫教貧,瀟灑男子莫讓富」是啥意思?
    農村老人都喜歡在農閒的時候聚在一起聊天,在聊天的過程當中,有些老人便會時不時地冒出一兩句俗語用來教育他人。
  • 農村俗語:家有滴淚屋,三年一場哭,啥意思?什麼是「滴淚屋」?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農村俗語:家有滴淚屋,三年一場哭,啥意思?什麼是「滴淚屋」?老祖宗有句俗話,叫「家有滴淚屋,三年一場哭」,這句話其實是一句風水中演化出來的,原話叫做「大房簷水滴小房,小房就叫淚滴房。建房若叫滴淚房,主傷兒女痛斷腸。爹哭兒來兒哭娘。」說了這些,很多讀者可能還想像不出來滴淚屋究竟長什麼樣。
  • 民間俗語:「白虎穿堂」,究竟啥意思?
    對於許多農村老人來說,他們往往有諸多講究。尤其是在一些重要的傳統節日或者祭祀,甚至婚喪嫁娶的時候,農村老人就如同勤勞的蜜蜂一樣忙前忙後,告誡後輩許多注意事項。對於如今很多年輕人來說,農村老人的有些說法,他們反而會覺得有些落後,甚至感覺不靠譜。
  • 農村俗語:「喪不報孝不吊,不燒紙錢不謝孝」,是什麼意思?
    在我國喪葬文化源遠流長,尤其在農村一直對喪葬有著強烈的儀式感,因此也就一路遺留下了很多的喪葬習俗,農村辦喪事格外講究規矩和禮節,但是時至今日還有多少人了解農村辦喪事的規矩呢?在農村有這樣一句俗語,「喪不報,孝不弔,不燒紙錢不謝孝」包含了農村關於喪事的很多講究,不過很多人都不明白這句話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