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聲音丨李倞 楊璐:後疫情時代風景園林聚焦公共健康的熱點議題探討

2021-02-26 北林園林資訊

參考文獻

[1] 姜斌,張恬,蘇利文.健康城市:論城市綠色景觀對大眾健康的影響機制及重要研究問題[J].景觀設計學,2015,3(1):24-35.

[2] 盧洪友,祁毓.環境質量、公共服務與國民健康:基於跨國(地區)數據的分析[J].財經研究,2013,39(6):106-118.

[3] LU Z N, CHEN H Y, HAO Y, et al. The Dynamic Relationship Betwee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ublic Health: Evidence from China[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17, 166: 134-147.

[4] 張多,趙金成,吳柏海,等.美國綠色基礎設施促進城鎮健康發展實踐及啟示[J].林業經濟,2015,37(2):122-127.

[5]馬汀尼茲,裡貝羅,鄺嘉儒.淺談西班牙中型城市綠色基礎設施戰略如何為公眾健康帶來福祉:拉科魯尼亞案例分析[J].風景園林,2013(6):78-87.

[6] 姚亞男,李樹華.基於公共健康的城市綠色空間相關研究現狀[J].中國園林,2018,34(1):118-124.

[7] 李樹華,姚亞男,劉暢,等.綠地之於人體健康的功效與機理:綠色醫學的提案[J].中國園林,2019,35(6):5-11.

[8] 劉濱誼,郭璁.規劃設計促進人類健康:美國「設計推動的積極生活」計劃及啟示[J].新建築,2005(6):13-16.

[9] 王蘭,孫文堯,古佳玉.健康導向城市設計的方法建構及實踐探索:以上海市黃浦區為例[J].城市規劃學刊,2018(5):71-79.

[10] ULRICH R S , SIMONS R F , LOSITO B D, et al. Stress Recovery during Exposure to Natural and Urban Environments[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1991, 11(3): 201-230.

[11] 吳雋宇,梁策.風景園林視野下我國微氣候研究概述與進展[J].南方建築,2019(6):116-123.

[12] POORTINGA W. Perceptions of the Environment, Physical Activity, and Obesity[J].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2006, 63(11): 2835-2846.

[13] 世界衛生組織.關於身體活動有益健康的全球建議[EB/OL]. [2020-03-30]. https://www.who.int/dietphysicalactivity/factsheet_recommendations/zh/.

[14] SULLIVAN W C, CHANG C Y. Mental Health and the Built Environment[M]//DANNENBERG A L, FRUMKIN H, JACKSON R J. Making Healthy Places. Washington, D.C.: Island Press/Center for Resource Economics, 2011.

[15] KAPLAN S. The Restorative Benefits of Nature: Toward an Integrative Framework[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1995, 15(3): 169-182.

[16] 田毅鵬.轉型期中國社會原子化動向及其對社會工作的挑戰[J].社會科學,2009(7):71-75+189.

[17] 蓋爾.交往與空間[M].何人可,譯. 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1992.

[18] Central Park Conservancy. The Central Park Effect: Assessing the Value of Central Park’s Contribution to New York City’s Economy[EB/OL]. (2015-09) [2020-04-10]. http://assets.centralparknyc.org/pdfs/about/The_Central_Park_Effect.pdf.

[19] 柴彥威,張雪,孫道勝.基於時空間行為的城市生活圈規劃研究:以北京市為例[J].城市規劃學刊,2015(3):61-69.

[20]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城市綠地分類標準:CJJ/T 85—2017[S]. 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18.

[21] 杜伊.風景園林學視角下基於生活圈的開放空間布局調適研究:以上海為例[C]//中國風景園林學會.中國風景園林學會2018年會論文集.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2018:84-90.

[22] 徐磊青,言語.抵抗孤獨、隔離和不平等的恢復性空間規劃實踐[J].景觀設計學,2019,7(6):24-37.

[23] XIAO Y , WANG Z , LI Z, et al. An Assessment of Urban Park Access in Shanghai: Implications for the Social Equity in Urban China[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17, 157: 383-393.

[24] VEISTEN K, FLUGEL S, RAMJERDI F, et al. Cycling and Walking for Transport: Estimating Net Health Effects from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Transport Mode Users』 Self-Reported Physical Activity[J]. Health Economics Review, 2011, 1(1): 3.

[25] 李倞,徐析.巴塞隆納交通基礎設施的公共空間再生計劃,1980—2014[J].風景園林,2015(9):77-82.

[26] 李倞,宋捷.城市綠軸:巴塞隆納城市慢行網絡建設的風景園林途徑研究[J].風景園林,2019,26(5):65-70.

[27] HUNTER M C R , GILLESPIE B W , CHEN Y P. Urban Nature Experiences Reduce Stress in the Context of Daily Life Based on Salivary Biomarkers[J/OL].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2019[2020-05-19]. 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psyg.2019.00722/full.

[28] ELI P, JASON G. Orange is the New Green: Exploring the Restorative Capacity of Seasonal Foliage in Schoolyard Tre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2016, 13(5): 497.

[29] BRUUN-PEDERSEN J R, SERAFIN S, MACULEWICZ J, et al. Designing Recreational Virtual Environments for Older Adult Nursing Home Residents: How Nature and Content Matter for Improving Augmented Exercise Experiences[C]// Audio Mostly. New York: 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 2016: 222-228.

[30] 陳箏,翟雪倩,葉詩韻,等.恢復性自然環境對城市居民心智健康影響的薈萃分析及規劃啟示[J].國際城市規劃,2016,31(4):16-26+43.

[31] KORT Y A W D, MEIJNDERS A L, SPONSELEE A A G, et al. What’s Wrong with Virtual Trees? Restoring from Stress in a Mediated Environment[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2006, 26(4): 309-320.

[32] ASHTON-SHAEFFER C , CONSTANT A. Why Do Older Adults Garden?[J]. Activities Adaptation & Aging, 2006, 30(2): 1-18.

[33] 李倞.西雅圖社區花園的用地獲取、功能分區和元素組成[J].風景園林, 2019,26(11):113-119.

[34] 劉悅來,許俊麗,尹科孌.高密度城市社區公共空間參與式營造:以社區花園為例[J].風景園林,2019,26(6):13-17.

[35] 費文君,高祥飛.我國城市綠地防災避險功能研究綜述[J/OL].南京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0[2020-04-29].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32.1161.S.20200407.1254.004.html.

[36]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城鄉建設部.城市綠地防災避險設計導則[EB/OL].(2018-01-03)[2020-03-30]. http://www.mohurd.gov.cn/wjfb/201801/t20180112_234781.html.

[37] County Health Rankings & Roadmaps. Measures & Data Sources[EB/OL]. (2016-01) [2020-03-30]. http://www.countyhealthrankings.org/our-approach.

[38] NYC Parks. Official Website of the New York City Department of Parks & Recreation[EB/OL]. [2020-03-30]. https://www.nycgovparks.org/.

[39] Central Park Conservancy. Managing Special Events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FAQ)[EB/OL]. (2016)[2020-04-10]. https://d17wymyl890hh0.cloudfront.net/new_images/report/CPC-Institute-Special-Events-FAQ.pdf?mtime=20190327135621.

[40] Central Park Conservancy. Building a Strong Corporate Development Program[EB/OL]. (2016-04-07) (2016-04-07)[2020-04-10]. http://assets.centralparknyc.org/pdfs/institute/p2p-events/CPC-Seminar-2016-04-07-Corporate.pdf.

[41] WILSON E O. Biophilia[M].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42] CARMONA M, DE MAGALHÃES C, HAMMOND C. Public Space: The Management Dimension[J]. London: Routledge, 2008.

[43] 吳承照,王曉慶,許東新.城市公園社會協同管理機制研究[J].中國園林,2017,33(2):66-70.

[44] CHISHALESHALE M, SHACKLETON C M, GAMBIZA J, et al. The Prevalence of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Frameworks for Trees and Green Spaces in Urban Areas of South Africa[J]. Urban Forestry and Urban Greening, 2015, 14(4): 817-825.

[45] AWOFESO N. What’s New About the 「New Public Health」?[J].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2004, 94(5): 705-709.

[46]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The Ottawa Charter for Health Promotion[EB/OL]. (1986-11-21)[2020-04-10]. https://www.who.int/healthpromotion/conferences/previous/ottawa/en/index1.html.

相關焦點

  • IRSS主編:對公共議題的討論我們貢獻太少
    在對他的一次學術專訪中,我們深入探討了如何打造一流專業期刊和開展一流學術研究等關於學科「雙一流」發展的議題。在談到當前學科所面臨的挑戰時,他一針見血地指出,體育社會學家在參與公共議題的討論中,所做的貢獻太少;雖然我們有很多機會但很少去這樣做!他認為,對公共議題的討論是一個學者的責任,縱使招致充滿敵意的回應,我們也必需發聲,否則學科的生存會面臨更大的威脅!
  • 華南景觀 · 活動回顧丨2020廣東省風景園林研究生學術論壇順利召開
    2020年10月31日-11月2日,由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廣東園林學會園林教育信息專業委員會主辦,亞熱帶建築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廣東省風景園林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州市景觀建築重點實驗室、《南方建築》編輯部、《廣東園林》編輯部、GVL怡境國際集團協辦的「2020廣東省風景園林研究生學術論壇」及系列講座,在華南理工大學27號樓報告廳與GVL怡境國際集團廣州總部順利召開。
  • 「紀念新詩誕生百年:新詩形式建設學術研討會」在京舉行
    此次研討會以新詩形式建設為主題,立足於百年新詩創作與探索經驗,圍繞新詩的形式內涵與底線,新詩語言與詩體流變,對新詩發展史上新詩格律探索的再評議,新詩形式的現代性建設以及「跨文體」寫作等核心議題進行研討、駁難與對話。從理論研究到個案分析,與會專家以宏觀、微觀等多重角度探討了百年新詩形式建設的得失以及可能的發展路向。
  • 新聞丨跨學科、跨地域、跨時差:第三屆新媒體與社會變革國際學術會議「雲端」召開
    新冠肺炎疫情自爆發以來迅速演變為世界公共衛生危機,在多領域產生了全方位鏈式影響,凸顯出全球對話與治理的緊迫性和重要性。會議邀請了來自美國、英國、瑞典、澳大利亞以及中國的香港浸會大學、臺灣淡江大學、復旦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南京大學、上海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中師範大學的專家學者,在「新媒體與風險防範」「新媒體與多元對話」「新媒體與社會治理」「新媒體與傳播倫理」「新媒體與公共衛生」「新媒體與可持續性發展」等多個領域開展專題研討。
  • 世界資源研究所分享2018全球五大環境熱點
    全球環境智庫世界資源研究所於1月26日在北京舉辦「生態文明新時代中國經濟轉型的全球意義:2018全球熱點觀察」研討活動,邀請清華大學、環保部、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世界銀行等部委和機構的知名中外專家學者共同交流中國經濟轉型對全球可持續發展的貢獻與影響,並展望和探討2018年全球與中國的可持續發展熱點議題。
  • 王毅警告:這種人終將被時代拋棄!
    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28日在北京表示,當今世界正處在「二戰」結束以來又一個重要的歷史時刻,在疫情肆虐的現實下,單邊霸凌也在大行其道。然而,世界上每個國家的人民都有過上美好生活的權利,那些以為自己「拳頭大」,就可以無視和破壞國際規則的人,終將被時代拋棄。
  • 園林綠化管理中心全面開展愛國衛生運動
    根據《瑤海區強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實施方案》,園林綠化管理中心結合自身工作實際,積極參與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愛國衛生運動
  • 後疫情時代的醫學人文精神|2020年甘肅省醫師協會人文醫學專業委員會年會在甘肅省婦幼保健院召開
    甘肅省婦幼保健院紀委書記焦萬德主持會議開幕式本次會議以「後疫情時代的醫學人文精神」為主題,特別邀請北京大學醫學人文學院韓英紅教授、官銳園教授等國內知名醫學人文專家,圍繞醫學與美學、醫學與心理學等內容,展開一系列學術講座與交流活動
  • 中英對照: 王毅在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全球學術顧問委員會會議上的致辭
    委員會成立一年來,為中外專家學者交流公共治理理論與實踐搭建了重要平臺。今天的會議以應對全球治理挑戰為主題,契合時代需求,響應國際呼聲,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反彈,各國人民生命健康受到威脅,世界經濟陷入深度衰退,國際格局加速演變。然而,甩鍋推責破壞抗疫國際合作,保護主義威脅世界經濟復甦,單邊霸凌侵蝕現行國際秩序。
  • 活動預告丨「城市中的自然」2017青年風景園林師圓桌論壇即將開幕
    姜斌香港大學建築學院建築系園境建築學部  助理教授研究方向建成環境與大眾健康環境公平虛擬實境技術應用代表性項目1. 武漢中山艦二戰紀念公園 (建成項目,主持)2. 美國紐約911紀念廣場 (建成項目,參與)代表性獲獎1. 2005 美國風景園林協會 (ASLA) 規劃與分析榮譽獎(職業類)2. 2008-2009 Vincent Bellafiore獎學金,伊利諾伊大學 3. 2016年園冶杯優秀教師獎代表性科研
  • 阜陽市心理健康促進協會20多家會員單位集聚一堂共商一個議題
    《健康中國行動(2020-2030年)》,推動健康阜陽建設和落實心理健康促進行動,提升我市居民心理健康素養水平。馬振華指出,協會應擔起推進「健康阜陽」建設和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的推動作用,積極開展國內外心理健康方面的學習研究、交流,發揮政府參謀助手作用,積極向政府及有關部門獻言建策,推進我市心理健康事業再上新臺階。
  • 【雙語】王毅在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全球學術顧問委員會會議上的致辭
    The School of Public Policy and Management of Tsinghua University2020年11月7日,北京Beijing, 7 November 2020各位嘉賓,各位朋友:Distinguished Guests,Friends,很高興受邀參加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全球學術顧問委員會會議
  • 園林路徑設計竟有這些「套路」!
    在園林景觀中園林路徑的功能是多樣的其不但是構成園林景觀的重要因素而且還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因為一個風景園林的方位對於其環境光照與通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因此,對園林路徑的規劃設計應該和其聯繫起來進而使得路徑美觀與實用價值都能夠實現▼路徑空間組織的一些套路類型
  • 對於熱點議題,我們應該怎麼做?
    我想借這個事件,聊一聊:作為一個普通人,我們應該如何參與到熱點事件中去?每一次熱點事件,大抵都是這樣的模式:有人爆料,自媒體揭露黑幕,群眾的嫉惡如仇和憤慨被點燃,於是將事件推上熱點,自媒體們蜂擁而來,進一步整合、傳播、擴散,形成勢不可擋的浪潮。在這個過程中,可能存在什麼問題呢?
  • 法國人對「後疫情時代」有哪些憂慮?
    法國人對「後疫情時代」有哪些期盼?近日,法國電視一臺TF1與LCI電視臺聯合智能技術諮詢公司Bluenove共同組織了一項徵集活動,傾聽民眾的心聲。
  • 芒果TV推出《小小的追球》 聚焦全球環境保護議題
    節目中,黃子韜、周冬雨、尹正、王彥霖四位嘉賓褪去藝人的光環,帶著對地球的好奇和熱忱組成「追球團」,感受地球的雄壯美麗與瞬息萬變,探討環境保護議題。藉助於青年藝人的影響力優勢,該節目近日發起了綠色公益接力活動,採取青年藝人+粉絲接力的模式,參與者每成功完成接力一次,節目組將向綠色江河捐助1元,公益基金總額為 100萬元。
  • 專訪 | 泰國駐華大使阿塔育·習薩目:後疫情時代,中泰文化旅遊將呈現新面貌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經濟發展變得並不容易,如何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讓中泰兩國文旅交流更進一步?日前,出席第15屆中國—東協文化論壇的泰國駐華大使阿塔育·習薩目接受東博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後疫情時代,中泰兩國文化旅遊的發展和推廣將會呈現新的面貌,我們將更加注重品質旅遊,更加積極的推介中泰兩國旅遊資源。
  • 【眾志成城抗疫情】「聯科之夜·星動方城」晚會將延期舉行
    【眾志成城抗疫情】2021年1月27號聯科之夜·星動方城晚會因疫情影響不得不延期舉行
  • 講座預告—英語的未來與未來的英語:全球化時代的語言競爭
    主講人:寧夏大學 王輝講座一:英語的未來與未來的英語:全球化時代的語言競爭時間:2015年5月21日13:30地點:重慶第二師範學院南山校區南山報告廳講座二:語言規劃與語言政策:基本理論與方法英語作為全球通用語的地位已牢固確立,但與此同時,民族語言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標準英語也受到其他英語變體的挑戰。英語未來的前景如何?未來的英語如何變化?我們是否應該學好英語?本講座將分析全球化時代語言競爭格局中英語的前途命運並嘗試回答上述問題。本講座將有助於提升學生學習外語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