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記者從華中阜外醫院了解到,該院結構性心臟病區專家日前使用3D心臟模型列印、X線聯合三維食道超聲引導等技術,成功為一名二尖瓣機械瓣瓣膜置換術後嚴重瓣周漏患者實施了經皮介入封堵術治療,患者術後康復良好即將出院。
患者7年前在當地醫院接受了二尖瓣機械瓣瓣膜置換術,效果良好。3個月前,他突然出現胸悶、氣短等症狀,在當地醫院治療後效果差,症狀反覆出現,被轉診至華中阜外醫院心外科。心臟彩超顯示:收縮期二尖瓣人工機械瓣環外前交界處,可探及一寬約4.4mm反流信號,後交界可探及一寬約3.7mm反流信號。
也就是說,7年前置入的機械瓣瓣膜漏了,而且有兩處,均在瓣膜交界處,如不立即進行手術,隨時會出現生命危險。再做手術就是二次手術,手術難度大、風險較高,多學科專家會診後決定將患者轉入結構性心臟病區,實施經皮二尖瓣瓣周漏介入封堵術。
「心臟瓣周漏是在外科心臟瓣膜置換後人工瓣膜外周出現異常的通道,會導致心力衰竭、溶血、感染性心內膜炎等病理生理改變。微創介入封堵手術由於其微創性及良好的手術效果,是此類疾病優先選擇的治療方法。」 華中阜外醫院結構性心臟病區副主任韓宇介紹說,由於瓣周漏緊貼二尖瓣瓣環,結構複雜,介入途徑要通過主動脈瓣進入左心室,再通過二尖瓣瓣周漏進入左心房,難度較大,風險極高,國內僅少數醫院能夠開展此類手術。
術前,華中阜外醫院結構性心臟病區主任劉煜昊、副主任韓宇,運用結合心臟CT、3D心臟模型列印等技術,制定了詳細的手術方案。術中,專家們精準操作行瓣周漏微創封堵術,由於患者二尖瓣瓣周結構複雜,為確保手術成功且避免併發症,專家們熟練運用了X線聯合三維食道超聲引導技術,避開重重障礙,泥鰍導絲精準通過了瓣周漏,成功被送入輸送長鞘,分別將2枚封堵器在瓣周漏處完美釋放。術中食道超聲顯示封堵器位置良好,兩處瓣周漏血流完全消失,二尖瓣功能正常,手術順利完成,整個過程不到2小時。
統籌:梁如意
責編:朱曉娟
編校:張 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