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城市大腦「數字駕駛艙」
2020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上海),正泰集團參加主題展
截至2019年底,杭州市超過70%的規上企業實現數位化改造。其中,在杭州諸多企業已深入應用實踐的ET工業大腦,開啟了大數據在製造決策輔助、工藝修正、智能控制、能源管控等方面的深度應用,已在全國多地推廣。
暖心民政不讓小康「被平均」
早在2016年,杭州市就全面消除了「4600元以下」的絕對貧困現象,目前也無人均收入8000元以下的低收入農戶,但杭州正視高平均數下仍存在的發展不平衡問題,通過出臺暖心民政、借數字賦能,從而精準識別、靶向幫扶低收入家庭。
7月底,杭州發布了《著力打造六大示範區推進新時代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要在浙江省率先打造全市域精準保障、幸福養老、和諧治理、溫暖城市、移風易俗、智慧民政6大示範區。
該實施意見提出,杭州要全面開展支出型貧困救助,確保到2022年全市最低生活保障年標準達到11000元以上,低保、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每年按不低於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的30%、50%同步調整;加快「殘疾人之家」等設施建設,完善重度殘疾人照護服務,深化智能化殘疾人證運用。
此外,杭州還將建立城市大腦「民政數據艙」,緊盯社會救助、養老服務、社會事務、慈善事業等民政業務領域,突出公益慈善、社區智治等場景建設,逐步實現民政主責主業全面數位化、完全網絡化和基本智能化。
在杭公益組織的義工開展活動
「人們判斷一座城市的發展水平和文明程度,不僅要看對社會精英的集聚程度,更要看對困難群體的關心關愛;不僅要看城市建設的特色風貌,更要看基層組織的治理水平;不僅要看常態運行的規則秩序,更要看突遇災害的救助能力。」杭州市委書記周江勇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