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治理:多中心治理理論與中國城市社區治理:理論耦合與矯正優化

2021-02-15 法治政府研究院
2017年8月26日至27日,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換屆大會暨2017年年會在湖北武漢洪山賓館召開。本次會議由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主辦,武漢理工大學文法學院承辦。26日下午4點開始的「第一單元城市治理(一)」會場上,楊臨宏教授(雲南大學滇西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作了題為《多中心治理理論與中國城市社區治理:理論耦合與矯正優化》的報告。楊臨宏教授認為,「在當前中國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宏大語境下,研究多中心治理理論與城市社區治理的耦合與偏離,探索突破城市社區治理困境的最佳矯正優化機制,使得多主體參與、多領域合作、多層次支撐的城市社區層級治理成為可能,對於我國推動城市社區治理模式優化和現代化,有效解決社會治理問題和社會矛盾,最終促進人的幸福生活無疑具有積極價值。」楊教授指出,多中心治理理論主要包括以下特點,第一、利益相關的多元決策主體共存;第二、多中心治理需要綜合規則體系的制度和文化框架;第三、多中心治理由各不同的多元決策中心在決策思路、方式和行為方法逐漸競爭和調適過程中而形成的自發秩序和中國目前採取的制度有一定的共同之處。胡建淼教授就該報告進行了評議。胡建淼教授認為,多中心治理理論不能片面地理解為城市治理層面的理論,從冷靜的視點觀察城市社區治理的困境,並運用科學的方法進行層級治理。

主持人李廣宇教授點評道,楊教授的報告有感而發,非常精彩。

相關焦點

  • 民族路社區切實推進城市社區治理創新
    活動現場中國硒都網訊(全媒體記者 梅傑)12月25日,由小渡船街道辦事處民族路社區主辦的「優化營商環境、服務市場主體、助力社區發展」活動舉行。活動當天,州人民政府黨組成員韓冰現場為民族路社區市場主體志願服務隊、醫療服務志願隊授旗,有關部門就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現場開展諮詢活動,為市民答疑解惑。在隨後的座談會上,民族路社區主要負責人匯報民族路社區基層治理工作開展情況,各責任單位負責人圍繞社區基層治理工作發言。
  • 社區治理 | 宜城學苑社區治理:從「獨唱」變成「大合唱」
    康橋國際小區屬於商住小區,如何有效管理曾是社區幹部一直以來的"老大難"問題。社區剛成立時,社區和小區的所有事務基本上都是社區幹部獨自承擔,事情多、任務重,工作困難可想而知。如今,社區通過黨建引領、社區治理、三方聯動,充分調動了轄區居民的積極性,雙報到黨員以及熱心居民都踴躍參與到小區建設中來,發揮各自的特長和優勢,共同管理小區事務,社區治理從「獨唱」到「大合唱」,真正實現了「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社區治理是政府在社區的最基本單元,也是黨和政府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裡。」
  • 新京智庫高端訪談 | 周漢民:疫情啟示,城市治理要讓公眾有美好的預期
    其次,城市治理必須下沉到社區,下沉到市民。社區治理是城市治理的關鍵,市民的素質是城市治理的靈魂。這次全國各地應對新冠疫情的防控。基本上都是強調網格化管理。如果沒有這麼多的社區工作者,沒有全體人民的眾志成城,我們的抗疫工作不會取得這樣的戰略性成果。現在每一個高風險、中風險地區能精準定位在某一個社區,如果沒有有效的網格化管理,根本做不到。
  • 韌性社區的構建,激活城市細胞的復原力!
    [1]于洋,吳茸茸,譚新,等.平疫結合的城市韌性社區建設與規劃應對[J].規劃師,2020(6):94-97.[2]趙寶靜,奚文沁,吳秋晴,王睿.塑造韌性社區共同體:生活圈的規劃思考與策略[J].上海城市規劃,2020(02):14-19.
  • 社區創新治理大會暨「社工·贊贊贊」技能大賽圓滿落幕
    2月26日下午空港經開區(碩放街道)社區創新治理大會暨「社工·贊贊贊」技能大賽在碩放街道文化中心四樓電影院
  • 聖城街道城市社區「老舊小區微治理」工作側記
    為解決老舊小區基礎設施陳舊等難題,聖城街道城市社區專門成立了老舊小區整治組,針對供暖、亮化、「四亂四清」等群眾的煩心事、糟心事進行「微治理」。全福元社區利用市綜合治理平臺「網格e通」APP向上提報該問題事件,在市級領導的調度下,市住建局、聖城街道城市社區聯合市住建局、市政公司分工包靠配合,重新打通該小區對外排汙管網、完成管道清淤、更換蓋板、規範圍牆排雨孔等,一舉解決困擾小區多年的民生老大難。
  • 一線風採|率先實現「用一部手機治理一座城市」!杭州詮釋「人間天堂」新概念
    2020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上海),正泰集團參加主題展截至2019年底,杭州市超過70%的規上企業實現數位化改造。其中,在杭州諸多企業已深入應用實踐的ET工業大腦,開啟了大數據在製造決策輔助、工藝修正、智能控制、能源管控等方面的深度應用,已在全國多地推廣。
  • 建設中國的民主理論話語體系
    原標題:建設中國的民主理論話語體系  話語權是國家權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國競爭的一種主要形式就是話語權之爭。但是,長期以來,西方的各種民主理論、思想、概念壟斷著國際話語權,佔據著中國思想市場,中國形象因而在不同程度上被扭曲了。如何建構中國自己的民主話語權,直接關係到中國政治的健康發展。
  • 上海南橋鎮運用智能化手段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
    9月9日下午,藉助視頻監控系統,南橋鎮綜治(城運)中心平臺鎖定了這樣一張畫面。工作人員立即聯繫轄區網格員,從發現問題、到處置解決,整個過程僅花費20分鐘。這背後離不開上海市奉賢區南橋鎮市域社會治理智能化平臺和全覆蓋式基層網格的支撐。南橋鎮通過打造「三制一網一平臺」,加快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建設,為「平安南橋」保駕護航。
  • 大氣重汙染成因與治理攻關事關民生 | 光明網評論員
    光明網評論員:今天(11月16日)有媒體報導說,國家大氣汙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研究人員針對近期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出現的空氣汙染過程分析認為上述研究人員所在單位——國家大氣汙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的存在,說明在國家層面已將這一問題列入了需要解決的重大攻關項目。這也說明,自2014年「兩會」期間,大氣重汙染天氣現象之一——霧霾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之後,研究這一現象,著手治理大氣重汙染已經列入政府工作日程。  生活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的人們既是大氣重汙染治理成果的檢驗者,也是這一治理行動的受益者。
  • 水環境治理 | 著墨「治水 建城 為民 」 繪就邕城美好前景
    「強治理」是一項關乎民生福祉的關鍵工作,近年來,南寧市堅持以「治水、建城、為民」為城市工作主線,高標準高水平推進綜合整治。「十三五」期間,「百裡秀美邕江」全面展現,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從生態環境到城市治理能力現代化,「硬體」基礎與「軟體」服務並重,不斷給予市民從物質到精神上的富足。曾經,亭子衝兩岸亂搭亂建現象嚴重、地下排水管道錯綜複雜,每天有10萬噸汙水溢流進入。
  • 【治理與反思】利他主義:道德社會學經典主題的新解釋視角
    歡迎關注、訂閱微信公眾號【治理學術】。本公眾號是由公共管理與政治學學科的老師和學生志願者開發的學術和交流平臺,重點是治理理論與實踐領域的熱點問題,我們每日整理、翻譯並推薦一篇最新權威英文文獻。核心內容分為三大板塊:1、治理理論 文獻與探索,2、管理實踐 治理與反思,3、公共治理 教學與交流。
  • 散都蘇木「六化」同步 探索環境治理新路徑
    散都蘇木「六化」同步 探索環境治理新路徑為推動農村社區化管理工作,提升群眾參與鄉村治理的積極性,進一步優化農村人居環境,散都蘇木積極探索環境治理新路徑,提出「六化」管理法,有效推動農村社區化工作的開展,形成環境衛生整治長效機制。衛生管理制度化。
  • 人大代表龔高鋒:建設宜居城市應對電線電纜進行專項治理
    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群眾家中的電器越來越多,農電、電信、廣電、移動、聯通等幾大類的電線越拉越長,電纜杆線越拉越多,天空中甚至形成了「電網」。為提升電線壽命,消除安全隱患,改善居住環境,人大代表龔高鋒建議對電線電纜進行專項治理。
  • 【市域社會治理】「近鄰」一家親,治理一條心
    2021年,晉安區以「鄰裡平安我守護」為主題,將「平安近鄰」創建作為市域社會治理工作的有效舉措,積極開展矛盾化解、居民自治、鄰裡守望、平安志願等工作,逐步實現居民群眾關係由「生人社會」到「熟人社會」再到「親人社會」的轉變,進一步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 瓦斯人物:向欣欣-青春在瓦斯治理戰線上欣欣向榮
    本周瓦斯人物是向欣欣,一位把青春揮灑在瓦斯治理戰線上的工作者。
  • 【協會動態】中國疏浚協會秘書長一行考察博後村水環境治理工程
    1月24日,中國疏浚協會秘書長高偉、海域海島環境科技研究院(三亞)有限公司總經理方春洪等一行到訪三亞吉陽區博後村,對村內荷塘、哎岬湖治理工程及美麗鄉村建設進行實地考察。博後村因是鹽鹼地,過去貧窮落後、汙水橫流,荷塘、哎岬湖臭氣燻天,如今通過治理工程,昔日臭水塘成為美麗水體生態公園,水草碧綠、魚鴨閒遊,恢復了勃勃生機。
  • 【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智慧平臺服務 繪製溫暖民生圖景
    走進「勝利街社會治理新媒體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正認真地在手機屏幕前錄製抖音視頻。勝利街平安建設辦公室主任高敏告訴記者他們正在錄製烏蘭浩特市疫情防控最新公告,製作完成後將利用「勝利街社會治理新媒體服務中心」抖音官方帳號發布到抖音平臺上,讓更多的群眾快捷、方便地了解疫情防控最新政策。
  • 長安書記帶隊督導河湧治理工作
    11月22日,長安鎮委書記葉孔新帶隊到錦廈、新安、烏沙、新民、長盛社區等地,督導三八河、長青渠、人民湧和新民排渠等內河湧的水汙染治理工作
  • 江蘇多措並舉架設網絡治理「高壓線」
    網絡治理是門「技術活」。如果「一放就亂,一管就死」,背離營造網絡清朗天空的良好初衷。江蘇省市網信辦約談整改違規網站平臺77個(次),警告、暫停更新違規網站46家,是在「放」與「管」之間,以談話、警告的方式,為一些有違法違規苗頭的平臺敲個警鐘。以這樣的方式打消平臺「冒險」的念頭,也為他們指明發展的方向,讓他們在合法合規的軌道上有序運行,「約談、警告」成為網絡空間的又一個「潔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