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安人倡導禮尚往來,凡有嫁娶,親朋好友都送賀禮,叫「鬧熱」,但又恪守「無功不受祿」的古訓——無緣無故在眾目睽睽之下得人好處佔人便宜會被人嘲笑「敢給人鬧熱」。
張村的張山娶李厝的李賜之妹李娘為妻,婚後小日子過得還不錯,第二年就生了個大胖小子,取名張亮。可是好景不長,婆媳不和影響了小倆口的關係,逐漸發展到「小吵天天有,大吵三六九」。終於有一天,李娘氣不過,狠下心,懸梁自盡了。這下可不得了了,李賜邀了一大幫鄰居親朋前來「討人命」——摔碗砸鍋,大吵大鬧。從此,親戚成了冤家,斷絕來往。
十幾年過去了,張山的兒子準備結婚。俗話說「天頂天公,地下母舅公」,外甥結婚請客,母舅要坐「大位」,母舅沒來,是開不得筵席的。這事讓張山著實傷透了腦筋:不請吧,孩子的婚慶如何操辦,破了先例會遭戳脊梁骨的;請吧,當年死了老婆還被娘家吵鬧羞辱,打砸一通,至今一想就有氣,這臉怎麼放得下?左思右想,找到一個「萬全」的辦法,讓兒子去放請帖時捎上一句話:「要來,是你貪吃;不來,是你『撿僻』。」心想,如果你肯來,就要蒙受「貪吃」的羞辱;不敢來,就歸罪於你「撿僻」不近人情。藉此也好向親朋好友們交代。
李賜接到請帖和口信,又喜又急。高興的是,外甥畢竟是妹妹身上掉下的一塊「肉」,終於長大成人了;為難的是,這帶來的話著實讓人進退維谷。思來想去,最後拿定主意前去賀喜。
迎親這一天,張家張燈結彩,熱鬧非凡。新娘子早就到了,卻不見母舅的蹤影。幫著主事的問張山:「沒有『母舅聯』怎麼開席啊?到底來不來?」張山手一揮:「不來,桌照樣開!」過了一會兒,只見李賜提了一份厚禮,大搖大擺地從大門口走來,張山皮笑肉不笑地趕忙迎了上去。李賜百感交集地對著眾人說:「今天外甥成人,我來討一口飯吃。」把禮物遞給張山:「要收,是你貪財;不收,是你驚人來。」
幫事的打開禮物:呵!一條高級的毛毯,上面綴滿了銀元!大家七手八腳地把這聯掛到大廳的「大位」上,張羅著開席。這時才發現,不知什麼時候,母舅李賜偷偷溜了。
幫事的問張山怎麼辦?要不要讓人再去請?張山不假思索地回答:「還等什麼?有了母舅聯,筵席不就可以開了嗎?」
席間,人們都在私下議論:「張山『真敢給人熱鬧』。」事後,李厝的人們更是這麼說。
翔安文化館原創出品,歡迎轉載。
轉載請註明出處及微信號(xawenhuaguan)
【廈門市翔安區文化館】
了解更多翔安民俗鄉情、
文物欣賞、文藝活動
文化資訊
長按二維碼馬上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