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冬日的陽光依舊明媚,大方油杉古寨炊煙四起,鳥的歡唱和河水聲交融一體,迴響在青山環繞之間。古寨裡,賓朋滿座,來自四川、雲南及省、市內多個地方的客人歡聚於此,同慶彝歷新年,共祭彝族英雄支嘎阿魯。
這一天,古寨鳴炮、美酒迎客、宰牛做嘎、祭祀祈福、長桌晚宴、動情彝歌……醉了四方友人,更醉了油杉古寨周邊青山。油杉古寨——
從畢節出發一路向東,再轉向北,繞過或陡或峭的大山,到達大方縣油杉河風景名勝區的核心景區——油杉古寨(又名時光古寨),它佔地一萬五千多平方米,被包裹在四面青山腳下,靜謐而不失那份豪情。
時光古寨,早聞山野芬芳,夜聽流水叮咚。寨門前,一池綠水讓人駐足讚嘆,「這簡直像一塊碧玉,水從天上來,晶瑩透亮。」然而,這是古寨打造的一個露天泳池,在臨此地不遠處,也將引進彝醫,開發一個人工溫泉療養館,其水是從油杉村周邊的山上流淌下來,並經過省質監局檢測。無汙染上乘山泉,也正準備開發生產瓶裝油杉山泉。
走進古寨,時光穿梭,目前建好的13座「百年」老式黔西北民居錯落有致,掩映在一層霧蒙蒙的山水間。為了最真實還原彝家古老、厚重的風情風貌,古寨開發商竭盡全力,在大方境內搜尋年代久遠的老民居,「我們找了很久,有的已經沒有人居住,有的還有人,經過幾度協商,就一併移到這裡,它們都住過幾代人了。」古寨開發商負責人黃曦熳說。
在這些房子之上,分明還能看到拆房子時刻的編號,嗅到古木的香醇。在房前,總有一汪水流,和寨門前流淌的油杉河水相呼應,水的意蘊在這裡被仔細地渲染著。
古寨地理位置特殊,據了解,很久以前,這裡是彝家的一個狩獵場,屬軍事要地。雨衝鄉乘「美麗鄉村·四在農家」建設東風,以彝寨風格打造此古寨,集彝族古文明展示、狩獵文化表演、觀光休閒為一體,透出一股久遠、安寧的味道。
黃曦熳介紹,古寨建有一個非物質文化傳承展示區,佔地約六千平方米,集黔西北傳統農耕文化和民風民俗為一體,通過現場生產加工和展示民族傳統刺繡、漆器漆畫、銀飾服飾以及傳統的打鐵煮酒等農事活動,增加遊客體驗和互動,帶動旅遊商品的發展。「我們博物館內的藏品不敢說最多,但應該是品類齊全,細到彝家生產生活的所有用具。」
「此外,我們還將建一個全鋼化玻璃落地彝文圖書館,裡面的圖書全是彝文,以供學者研究探討。」黃曦熳說。這是現代和遠古的結合,讓遊者、學者盡情體驗現代和古代文明成果。
在油杉古寨,長桌宴與遊客不見不散,讓大家感受彝家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熱情招待。但彝家的歌,更是穿透人心。
「油杉河邊的人們,等著夕陽落,油杉河邊的人們,等著篝火紅……」20日當天,山鷹組合的沙瑪拉且在油杉古寨首次獻唱《油杉河邊》,彝族歌王奧傑阿格等彝族歌手親臨古寨,他們的歌聲環繞,唱進每一位賓客心裡。
把彝文化暢談、把酒言歡、把景欣賞……這裡,是省彝族文化傳承基地,高校彝學教學基地、畢節日報社、畢節試驗區網新聞採編基地,也將成為各界作家、學者、攝影家的熱愛之地……(畢節日報 王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