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系列:古絲路文化研討會

2021-02-13 香港文化產業聯合總會

《一帶一路系列:古絲路文化研討會》是文聯會2017年首個大型活動,我們邀請了對古絲路及一帶一路文化有專精研究的專家擔任講者,活動詳情如下:

日期:2017年2月4日(星期六)
時間:下午2時至6時半
地點:香港中央圖書館(香港銅鑼灣高士威道66號)
主辦機構:香港文化產業聯合總會
                   香港絲路文化協會
支持機構:清華大學
                   巴中學會
                   巴基斯坦駐香港領事館
                   香港亞洲藝術週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香港分會
                   海上絲綢之路協會


研討會題目及講者:

1. 玄奘與絲路:一帶一路文明圈與人類命運共同體

清華大學、清華大學巴基斯坦文化與傳播研究中心主任李希光教授

2. 在香港的東漢李鄭屋古墓與海上絲路的關係

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金玟求教授

3. 日本過去30年在推廣古絲路藝術的經驗

香港絲路文化協會聯席主席餘浩然先生

4. 犍陀羅藝術的搖籃——白沙瓦與塔克西拉

香港絲路文化協會聯席主席梁曉新先生

5. 絲路上中國與巴基斯坦的接觸:以犍陀羅及唐代藝術為例

香港絲路文化協會聯席主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香港分會項目顧問李宗鴻先生

***大會將提供粵語、普通話及英文的即時翻譯。


報名方式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直接進行報名。

長按下圖二維碼,關注香港文聯會微信公眾號

電話諮詢:(852)2885-8163

電郵諮詢:info@hkaci.org.hk

文聯會官方網站:www.hkaci.org.hk


相關焦點

  • 第四屆CROSSINGS研討會:一帶一路下的大中華-葡語國家跨文化關係及翻譯
    第一屆以「澳門翻譯與文化交匯」為主題的研討會於2013年1月28日至30日在澳門大學舉行,在語言、文化、移民、宗教、文學和翻譯等領域進行了學術討論。第二屆以「巴西-葡萄牙-大中華文化交匯」為主題的研討會於2015年7月23日至27日在聖保羅大學舉行,旨在促進巴西、葡萄牙和大中華地區有關語言、文化、移民、宗教、文學、翻譯等領域的學術研討。
  • [開方講堂]探索「一帶一路」的神秘大地——俄羅斯
    儘管如此,作為中國在地緣政治的戰略夥伴,俄羅斯仍然是「一帶一路」的重要市場。香港定位為「一帶一路」之超級聯繫人,我們對俄羅斯有多深的了解?《走進陌生的國度——俄羅斯》一書作者楊立明先生,邀請城中專家一起探索俄羅斯這個國家,讓大家可通過不同視角把握到這片大地的全貌。同時,他也將首次分享第一手的現場觀察,為大家揭開俄羅斯的神秘面紗。
  • 稀有的TWA古地圖系列,最接近OB風格的選桶!
    TWA系列有個古地圖標籤系列,這幾年陸陸續續出過一些酒款,早期出過波摩和麥卡倫的版本,不過每一版本發行的數量都很少,到目前基本都已經絕跡。
  • 物質文化系列:Vivienne Westwood 「海盜」套裝
    Vivienne Westwood 1981年秋冬系列便是上述的佐證。這是Westwood的首個正式時裝設計系列。為了與早前玩鬧似的叛逆朋克風格劃清界限,在創作這個系列時,Westwood曾一連幾個月在倫敦維多利亞阿爾伯特博物館中仔細研究館內收藏的古代服飾。
  • 油杉古寨:古彝文明匯聚的時光村落
    近日,冬日的陽光依舊明媚,大方油杉古寨炊煙四起,鳥的歡唱和河水聲交融一體,迴響在青山環繞之間這一天,古寨鳴炮、美酒迎客、宰牛做嘎、祭祀祈福、長桌晚宴、動情彝歌……醉了四方友人,更醉了油杉古寨周邊青山。油杉古寨——從畢節出發一路向東,再轉向北,繞過或陡或峭的大山,到達大方縣油杉河風景名勝區的核心景區——油杉古寨(又名時光古寨),它佔地一萬五千多平方米,被包裹在四面青山腳下,靜謐而不失那份豪情。時光古寨,早聞山野芬芳,夜聽流水叮咚。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民族、族群與社群的研究反思」學術研討會
    【所慶活動系列】「民族、族群與社群的研究反思」學術研討會主 持 人:王明珂 教授(本所所長、本院院士)
  • 擁抱變化,在變化之前——CCD「可持續發展」研討會紀實
    「可持續發展」研討會▼9月初,由CCD組織亞泰國際集團(CCD&ATG)全體高管及主要設計師舉行了「可持續發展」培訓及研討會。研討會從「經濟」、「環境」、「社會」三個層面解讀可持續發展概念,分析了全球氣候趨勢、國家政策、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以及和行業相關聯的問題等;瞭解國外建築行業在可持續設計方面的領先作為,以及房地產行業近幾年在國內可持續發展和綠色供應鏈方面的行動
  • 傳奇:《聶隱娘》學術研討會
  • 品陳皮學詠春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記者沉浸嶺南文化
    10月20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主流媒體記者在鶴山梁贊文化公園 攝影 張琳瑞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黎萌 葛寧遠):10月20日,第三屆「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中國(廣東)國際傳播論壇舉辦前夕,來自14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主流媒體記者繼續在廣東江門的採訪。
  • 禮儀能投 古禮重拾 「傳承傳統文化、重拾傳統禮儀」雲能基建團員青年在行動
    8月28日,為聚焦基建公司團委年度「堅守初心、凝聚群心、聚焦中心」志願服務品牌活動創建計劃的推進落實,以弘揚傳統文化
  • 歸湖大坪村:古藤繞古榕 鄉村一奇觀
    今天《尋找最美古樹》系列報導,我們一起去見識這棵古榕樹。大坪村,距離歸湖鎮中心區約13公裡,村落坐北朝南,居高臨下,村口附近的這座山,村民稱它為石籠山,山上樹木鬱鬱蔥蔥,石頭眾多,形態各異。山坡處,一棵大榕樹濃密遮天,樹體粗壯,從底部分出五個主幹,一個主幹已折斷乾枯,其它四個主幹枝繁葉茂,向四周伸展,整樹高約20米。
  • 駐湖南聯絡處組織香港食品及餐飲行業商會及企業 參加「2018中國國際食品餐飲博覽會」及舉辦專題研討會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駐湖南聯絡處組織多個香港食品及餐飲行業商會及企業參加,設立香港館及舉辦「香港進口食物安全及品牌策劃」研討會,推廣香港食品及葡萄酒業,及促進兩地食品及葡萄酒業的交流合作。特區政府駐武漢辦主任馮浩賢在香港館開幕典禮上表示,香港是美食之都,香港食品是潮流的代表,也是品質的保證,多年來在國內外嬴盡口碑。另一方面,湖南素有「魚米之鄉」的美譽。
  • 品優雅,醉茶香 新品速遞2015七彩雲南春古茶系列
    春古茶——生長在高山深處的百年古茶樹,春風伊始,方開始緩慢而有力的冒出新芽,得之不易,珍貴稀有,是眾多茶人的心頭好。新品推薦:2015春古茶系列易武是雲南著名的古茶區,種茶歷史悠久,早在唐代已有濮人在此居住種茶,至清朝時被列為貢茶,僅供皇室品茗,聲名大噪。
  • ​ 【五華·十七期】 南遷古氏十世祖婆楊太夫人墓園文化景觀建設捐款通告
    宋朝梅州古氏三進士之母十世祖婆楊太夫人墓園文化景觀建設捐款通告 【五華·十七期】序號村隊姓   名金額(元)1安流長江古廣華5002梅林優河古新輝、周月嬌夫妻10003華陽陂坑古當潘、古志成父子10204潭下模石古  東5005潭下模石古國基5006
  • 獻縣的街道之古御路
    凡是三十歲以上的縣城人,走過或經過最多的地方,莫過於樂壽大街與古御路了,而樂壽大街與古御路交集的地方,是縣城所有道路中的至高點,與小南街相對應的大十字街。八十年代,大十字街可謂是最繁華的地段,行政、商業、通訊、文化、醫療以坐標的形勢分布在大十字街的周圍,是縣城主要的經濟交通樞紐。
  • 古玉遠勝新玉:就這個理由
    由於古玉造假泛濫,特別是「金縷玉衣」和「漢代玉凳」的天價神話鬧出了天大的笑話,現在很多人談起古玉,第一句話都是「水太深」,以致經常出現古玉賣不過新玉的尷尬。新疆收藏家協會副會長劉人凱認為,新玉是當下製作的玉,包括玉的工藝、文化,而古玉指的是歷史留下來的玉,歷史留下來的玉有兩種,一個是被人收藏的老的玉料,另外就是老的玉製作品。「古人留下的玉料,本質上和新玉沒有區別。而老的玉製作品作為一個載體,承載了一定的歷史文化,所以古玉和新玉的差別主要是文化的差別。」劉人凱說。
  • 青海瑞絲桑蠶絲生產線啟動 青海新絲路絲綢文化博物館開館
    9月29日,位於西寧(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南川工業園區的青海瑞絲桑蠶絲生產線啟動、青海新絲路絲綢文化博物館開館。該項目計劃總投資1.23億元,已完成投資6800萬元,項目投入運營後,將實現年產500萬米絲絨機織物,年產值1.2億元,利稅2400萬元,對地方經濟的發展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勢必為青海輕工業的發展添磚加瓦。
  • 【好聲音】 粵語講古大師林兆明
    從今天開始推出《難忘廣東好聲音》系列報導。今天,先帶大家去探訪粵語講古大師林兆明。(圖像提供:廣東新聞廣播 珠江網絡傳媒)林兆明:九十高齡仍推新作 痴迷講古陪伴幾代人成長      上世紀的八九十年代,幾乎每個人都熟知林兆明的聲音,在那個年代,聽「古仔」是幾乎所有人中午和傍晚必不可少的一項娛樂休閒,隨便問一個人,幾乎無人不知道林兆明的。
  • 臺灣GHS專題研討會,11月1日相約臺北!
    為幫助臺灣本土製造商、進口商、供應商或僱主深入理解臺灣GHS實施的法規要求和主要內容,杭州華測瑞歐科技有限公司特此舉辦GHS專題研討會,從GHS概述和亞太地區各國GHS實施動態著手,重點解讀臺灣GHS實施要求和主要內容,並通過案例分享進一步幫助企業合規應對臺灣及各國GHS法規要求,從而規避風險,確保貿易順利進行。
  • 「讀懂中國」精彩觀點集錦 | 經濟紅利會帶來文化紅利
    既能惠益自己,也能惠益鄰國 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資深顧問馬凱碩 在「一帶一路」與產業合作的分論壇上,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資深顧問馬凱碩表示,「一帶一路」是中國提出的一個偉大的倡議。他認為,世界上基礎設施建設能力非常強的部分國家或地區,從來不肯與外界互相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