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諾比》全5集
史上評分最高美劇
HBO出品的5集迷你劇,講述了1986年的烏克蘭,究竟是什麼原因引發了車諾比事故,以及當年勇敢的眾人是如何犧牲自己拯救處於災難中的歐洲。歷史學家曾指出,車諾比核事故最終導致了前蘇聯的解體。影片真實呈現了80年代的蘇聯社會現狀以及高層之間的種種矛盾。1986年4月26日凌晨,位於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普裡皮亞季的車諾比核電站發生了嚴重的爆炸事故。瓦列裡·列加索夫(傑瑞德·哈裡斯飾),作為一個傑出的蘇聯核物理學家,成為了處理這場事故的應急小組的一員,同時也成為最先了解並著手組織處理這場事故的負責人之一。
蘇聯部長會議副主席、蘇聯能源局領導鮑裡斯·謝爾比納(斯特蘭·斯卡斯加德飾)在事故發生數小時後被指派領導事故調查委員會,但當時政府還沒意識到反應堆已經爆炸。作為這史無前例人為災難的高級應對官員,他發現自己身陷政治體系問題,以及得面對這場核災難不停攀升的傷亡人數。
蘇聯核物理學家烏拉娜·霍繆克(艾米麗·沃森飾)致力於調查車諾比事故的真相,好讓未來不會再發生同類事件。但在調查期間她與想埋葬可怕秘密的人產生了未曾預料的衝突,為了真相她得冒著失去自由,甚至生命的危險 [2-3] 。
點擊下方圖片,觀看完整影片↓↓
第一集:
第二集:
第三集:
第四集:
第五集:
在該劇拍攝之初,主創人員曾讓演員們使用俄羅斯或烏克蘭口音來表演,但後來發現配音使表演顯得很「滑稽」,而且會使演員專注於口音而非角色塑造,最終決定讓演員們使用英美口音。
相對於故事性,製片方更在意的是歷史本身。為此劇組做了大量前期工作,從前蘇聯科學家撰寫的書籍、國際核能協會發布的報告,到目擊者口述、建築藍圖等等,都成為參考的素材。
為最大限度還原時代感,製作團隊雖無法進入烏克蘭的無人區實拍,但仍在立陶宛找到一個與車諾比同時期建造的核電站取景拍攝,力求在細節上貼近當年的蘇聯社會。
《車諾比》從第一集緊湊的救災和勘察,
到第三集見證消防隊員因核輻射而出現的全身皮膚潰爛。這部劇集帶給觀眾的震撼讓剛劇終的《權遊》看起來相形見絀。(《每日星報》評)
《車諾比》試圖將災難的來龍去脈還原,這部作品讓人震撼的不僅僅是它的災難性場面,更為動人心魄的是災難發生的根源。對於災難的場景,劇集以紮實的現實調研為基礎,以電影手段——美術和特技,對歷史發生的一切進行了真切的還原。(《新京報》評)
《車諾比》的好是一種不張揚的好。當全世界的觀眾都在討論這部劇時,會發現觀眾討論的大多不是劇集本身,而是它講述的歷史。可以認同劇中歷史的真實性,也可以質疑劇中歷史的傾向性。不管怎樣,一旦參與進這場討論,就喚醒了一段歷史,一段非常重要、需要不斷反思的歷史。(時光網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