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寫了一篇關於送禮與回禮的文章,曾經任職的公司董事長愛人在微信朋友圈留言跟我說:
一是給長輩拜年的禮不必求回報;二是各種喜事隨禮都是禮來禮去。所以我認為以上隨禮都不必搞得數額過大,這樣雙方也沒壓力,即使由於種種原因某方漏了禮也不會產生太大意見,畢竟錢不多,除非有特殊原因要回報給別人的就另當別論了。
為什麼說長輩也不要隨禮太多了呢,一是雙方沒壓力,二是長輩及年紀大了的老人各自有自己的兒女,也不存在靠別人給的禮來生存。
老鐵也跟我私聊說:
春節親戚走動和婚禮隨禮都還好,價值高過對方就解決了,禮多人不怪嘛。最讓人頭疼的是每年給領導拜年,總不知道送什麼禮才好,是不求回報的那種。
嗯,誰說不是呢,我曾也有過同樣的苦惱。關于贈禮和回禮的尺度,確實真的很難拿捏。
所以,在這裡跟大家分享一下剛學到的知識點。
法國大思想家皮埃爾·布爾迪厄關于贈禮和回禮,給出一個非常清晰的解答:
一方贈禮,一方回禮,就是一次禮物交換。
禮物交換和兩個因素有關:一個是交換禮物的價值,另一個是交換禮物的時間。
這樣就會產生四種不同的情況:
交換的禮物等值,交換的時間分前後,這就是借貸;
交換的禮物不等值,交換行為同時發生,這就是貿易;
交換的禮物等值,交換行為同時發生,這就是拒絕;
交換的禮物不等值,交換時間分前後,這是贈禮和回禮。(此條畫重點,日常最需要)
你看,皮埃爾·布爾迪厄,用如此簡潔清晰的方式,就說清楚了贈禮和回禮之間的關係。
我想,我們牢記以上四種交換禮物的定義,幾乎是一勞永逸地解除了我們左思右想的煩惱,讓我們可以選擇恰當的方式,向對方表達出不同的心意,還能更好的明白對方表達的情意。
PS:寫了五年公眾號文章,最近開始喜歡上了真人出鏡拍短視頻,哈哈,太暴露自己了。
大家點進下面的視頻,關注我的視頻號,大家忽視我的顏值,只關注乾貨內容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