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這裡是Vista看天下
【大膽開麥】欄目的第37個互動話題。
也不需要網際網路發言的「求生欲」,你只管有理有據地說點實話。如果還有什麼想「大膽開麥」的話題遲遲找不到機會,歡迎留言,我們酌情安排。
託關係,這套所謂人情社會的「尚方寶劍」在年輕一代中向來不太受歡迎。
前幾天大連一女子試圖託關係不登記防疫信息的新聞,讓不少網友吐槽起託關係現象本身。
曾在公司面試中被關係戶擠掉的網友,憤憤不平於自己的努力還不如別人拼爹。
生病住院遇上態度極差的醫生護士,在託人找院長打了個招呼後,對方立刻換了臉、一片祥和。
可以說,託關係強行在正常範圍的競爭與服務上增加了人情籌碼。不少人還遇上過上大學後父母詢問「需不需要給輔導員送禮?給院長送禮」,無奈地拒絕後再轉頭吐槽一句——
令人苦笑不得的是,明明對託關係行為深惡痛絕,一些年輕人在初入社會之時卻發現「不得不託」。譬如某些看重人情社交的小城市,和對方battle八百遍服務規範行政守則,還不如託人打招呼便捷。
此前,一位法官因拒絕託關係遭記恨、遇襲身亡的新聞被報導時,不少人坦言,認為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對規則不以為意,反而把人情視若鐵律。
打官司輸了只猜測是因為自己沒找關係,還要說法官「不懂變通」。
與此同時,也有年輕人融入其中,認為託關係有時只是人情客套,是社交必需。
或許每個人,都對託關係有著不一樣的見解、有過不一樣的體驗。
你遇上過哪些因「託關係」而起的煩心事?或者有什麼其他想分享的,歡迎在評論區大膽開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