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聯社報導,在俄羅斯切博克薩雷市,有一個類似「幼兒園式」的託老所項目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這種早上送、下午接的養老方式,給如何解決老人們安享晚年的問題新的思路。1
今年80歲的安卓伊娃,是「幼兒園式」託老所項目的受益者之一。2017年,這個項目由俄羅斯切博克薩雷市綜合社會服務中心推出,面向全社會開放,項目建立的本意是希望老年人能夠像孩子們一樣受到悉心照顧、安享晚年。
「你可以和這裡的老年朋友們聊一聊書裡的內容,我有很多書可以讀,對我們老年人來說,這就是幸福的生活,因為沒有負擔,我們有食物、養老金,還可以在託老所裡讀書。尤其是,我家距離這裡還很近。」安卓伊娃說。
早上,老人們來到託老所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接受簡單的健康檢查,然後可以鍛鍊身體、讀書學習或者聊天交流。這裡還安排了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包括縫紉刺繡、西洋棋、陶器製作和學習智慧型手機的使用等等。到傍晚時分,他們的家人來接他們各自回家。
「就像你送孩子去上幼兒園一樣,我們把奶奶送到託老所,我們把她送到這裡,得到專業人士的呵護,我們知道她得到了很好的照顧。」安卓伊娃的孫女說。
託老所每個月的費用是62美元,約合人民幣440元,而相比之下,請一個護工到家裡服務,僅僅一天就要支付15美元,約合人民幣106元。
更重要的是,在託老所裡有老年朋友可以一起交流,這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感。目前,當地社會服務綜合中心的負責人正打算將這一模式推介到俄羅斯的其他地區。
2
在同樣面臨人口老齡化挑戰的日本,「託老所」服務也備受關注。老人們白天在託老所接受照顧,晚上回家感受家庭溫暖。
日本的一間託老所,在工作人員拿來的作息表上,從早上班車將老人接來,在託老所裡吃飯、體檢、運動娛樂、洗澡等,一天下來有十幾項活動,生活非常豐富。據了解,日本託老所大多位於社區民宅內,規模雖小功能齊全,一般20人的託老所配有6到7名工作人員。
老人根據個人情況,每周來託老所2到3天,接受膳食管理、康復訓練、洗浴護理等全方位照顧。近年來,受日本養老大環境的影響,日本託老所的功能也有所轉變。
「日本護理支出已經上漲到最初的三倍多,託老所的定位也從全面照顧轉向預防為主,幫助老年人儘可能實現生活自理,這是全行業發展的大方向。」日本託老所協會理事長齊藤正行說。
一家位於千葉的託老所,主打就是運動健身。這裡的老人雖然平均年齡高達81歲,但每天的運動時間都達到1到2個小時。五年來,已經有500位老人通過堅持運動實現了生活自理。
走進這間託老所,感覺像是進了健身房。一共有8種器械可供鍛鍊。走步機上還設置了防止跌倒的綁帶。每位老人在這裡至少要保證步行30分鐘的運動量。
「現在上半身更靈活了,堅持用走步機鍛鍊,腿腳感覺有力多了。」日本託老所老人說。
經過近20年的發展,日本全國託老所已經達到4.3萬間,是所有養老服務中發展最快的。目前,日本託老所在積極吸收外國護理人員,補充人力不足的同時,還成立了官民一體的「國際健康構想協議會」,力圖把日本的養老服務標準化後,挖掘亞洲市場的商機。
來源:央視財經(ID:cctvyscj)
監製:劉洪 周庚虎
編輯:劉怡然
校對:梁甜甜 趙冰
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