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歲男孩一睡不醒
小區裡的小樂是一個懂事乖巧的小男孩,平時大家都十分喜歡他,但是前幾天噩夢傳來,小樂已經永遠離開我們了。大家一時都難以接受,平時看起來很健康的小孩,怎麼說沒就沒有了。
小樂今年4歲,上幼兒園小班。一個月前幼兒園放暑假,鄉下的奶奶因為半年沒見孫子,十分想念。所以就把小樂接回農村,打算開學的時候再送回來。
這位老人只是一個孫子,所以他很受寵愛。他真的手裡拿著它,害怕掉下來。他害怕在嘴裡融化它。每天都很美味可口。小樂的胃口不是很大,她有點瘦。所以奶奶認為這是由不良飲食引起的。每頓飯,奶奶都會給孩子們森一弘碗。小樂很聽話,每次都很難吃完飯。這一天,小樂在鄰居家玩的時候吃了很多蛋糕,所以他中午只吃了一點米飯。但是奶奶擔心孩子會餓,所以她追著孩子吃了一碗米飯。小樂玩了一上午後昏昏欲睡,一吃完就睡著了。
奶奶把他抱上床,去洗衣服。我沒想到奶奶洗衣服回來時,孩子已經躺在地上了。醫生:奶奶犯了這個錯誤 當孩子被送到醫院時,他已經上氣不接下氣了。醫生說他的鼻子和嘴都被嘔吐物堵住了,他窒息而死。
小樂的父母趕到了醫院。信不信由你,奶奶受不了這種打擊,臥病在床。
原來小樂吃得太多了,所以仰面躺在床上,食物會流回來,刺激喉嚨和鼻腔的黏膜,引起咳嗽,進一步加劇了食物回流,最後堵塞氣管,使孩子無法呼吸。因此,孩子們吃飽後不應該躺下睡覺,以免食物倒流。他們應該在飯後睡半小時或一小時。聽到醫生的話後,奶奶甚至打了自己一巴掌,說她的無知傷害了她的孫子。提醒:許多父母仍在犯這樣的錯誤。據醫生說,每年都有幾起這樣的悲劇,許多父母仍在犯這樣的錯誤。現在孩子們的生活條件不同了。孩子們通過許多渠道獲得食物,比如小吃。因此,食慾不如以前的孩子大,但許多老人認為這是孩子不認真吃飯的跡象,所以他們必須要求孩子吃他們想吃的東西。世界衛生組織指出:人體自帶有一種進食調節系統,這個系統與生俱來,也就是說剛出生的寶寶就已經能控制進食量。餓的時候會哭,飽的時候就會拒絕進食。所以大人不能以自己的主觀意識來判斷孩子是否餓或者飽。
所以說有時候,大人的「好心」反而是害了孩子,父母不應該過多幹涉孩子的飯量。而是應該去考慮怎麼給孩子搭配,例如少吃零食和甜食,這樣也能增加的吃飯量。
餵養孩子需要注意什麼?
1、不要分散孩子注意力
當孩子們吃得不好時,有些父母會分散注意力來餵養他們。孩子們被其他有趣的事情所吸引,所以他們會忘記此刻的飽腹感,或者強迫自己吃東西,以免成年人打擾自己。在這種情況下,食物沒有被完全咀嚼,事故容易發生,給孩子的消化帶來很大的負擔。
人們經常聽到父母說他們的孩子必須互相追逐才能得到食物。事實上,這是極不可取的。孩子表達了他吃飽了的想法,不像吃東西,但是成年人強加他們自己的想法,覺得孩子還沒有吃飽。這不僅危險,而且會導致孩子們變得半心半意,無法集中注意力。
2、飯後不應該立馬平躺
孩子們吃東西要花很長時間,所以許多父母不耐煩,要求他們的孩子吃完後睡覺。一些幼兒園也是如此,因為中午午睡時間很短,所以成年人認為他們想和時間賽跑。事實上,這種方式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胃裡還有許多東西沒有消化。平躺會壓迫胃部,導致食物回流。
因此,對於哺乳期的嬰兒,母親應該在吃東西後打嗝,讓嬰兒側睡,這樣即使嬰兒窒息,嬰兒也能順利吐出來。然而,吃固體食物的孩子應該在飯後半小時平躺,這樣胃裡的部分食物就被消化了,大大減少了食物回流的發生。
嬰兒沒有瑣事。嬰兒的成長離不開成人的照顧。在許多情況下,悲劇是由成年人的粗心和無知造成的。對於有孩子的老人,我們必須提前採取各種預防措施。畢竟,這是關於孩子的生活,而不是草率。
圖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