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最新基因資訊、最新醫學動態?請點擊標題下的 解碼醫學,關注我們吧。
臺灣中央研究院透過動物實驗證實,鋅離子與2種蛋白的交互作用,對自閉症的治療有影響。
中研院分子生物所研究員薛一蘋和韓國科技大學組成的跨國研究團隊,日前將最新研發成果發表於國際知名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上,獲得學界重視。
自閉症臨床治療上,常發現患者有「鋅缺乏」的問題,但需要更多的學理依據。研究團隊基於先前「Tbr1蛋白」及「Shank2蛋白」缺失的自閉症相關研究成果,進一步發現鋅離子與這兩種蛋白的交互作用,可改善自閉症行為。
研究團隊為小鼠施打抗生素氯碘奎醇(clioquinol,Cq),發現Cq進入體內後可與鋅離子結合,活化蛋白激(酉每),增加突觸後離子通道(NMDAR)的活性,進而改善因Tbr1及Shank2缺失所造成的神經細胞活性低落,有效增進小鼠的社交能力。
中研院表示,這項研究成果為自閉症臨床治療上與「鋅缺乏」的關連,提供可能的學理依據。
如果覺得文章不錯,請 踴躍點讚吧。您的分享是我們前進最大的動力!
歡迎【發送給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
歡迎訪問:www.jmdna.com 或撥打:400-997-5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