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臺北嘍!聽26屆解放健康講壇~ 兩岸專家談環境汙染和身體

2021-02-15 解放日報


號外

解放健康講壇將首次跨越海峽

去寶島臺灣開講啦~

2015年11月18日 寶島臺灣

第26屆解放健康講壇

來自海峽兩岸知名的環境、藥理以及中西醫專家將共談兩岸人民最熱點的話題——「環境汙染和我們的身體」~

活動辦得如此高大上

但臺北是不是有點遠?

不能親臨現場的你如何跟專家交流呢?

↓別急,解放健康講壇都為你們想好啦↓

粉絲們可點擊文末的「閱讀原文」向兩岸專家提問,選取的問題將通過《解放日報》及旗下全媒體平臺進行解答。當天解放日報微博還將進行圖文直播,之後解放網也將播出本屆健康講壇的全程錄像。

解放日報全媒體讓關注健康講壇的您

不去臺灣,依然身臨其境

2010年啟動的解放健康講壇迄今已舉辦25屆,來自世界各地的頂級醫學專家為講壇帶來最新的醫學科技和健康理念。11月18日,第26屆解放健康講壇將首次跨越海峽,在臺北舉辦。來自海峽兩岸知名的環境、藥理以及中西醫專家亮相2015上海臺北雙城健康講壇暨第26屆解放健康講壇,共談當下兩岸人民最熱點的話題——「環境汙染和我們的身體」。

高雄第一科技大學環境與安全衛生工程系教授沈世宏將從大環境的角度演講《霧霾及PM2.5來了往哪裡逃》; 上海市胸科醫院院長、上海交通大學胸外科教授陳海泉將主講《環境暴露與肺癌》;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黨委書記、乳腺科教授劉勝將講解《環境汙染與乳腺癌》; 臺灣陽明大學藥理學教授潘懷宗將從生活點滴著手,演講《水汙染與我們的健康,民眾如何自保》。

講壇將於11月18日下午14時在臺北市孫中山紀念堂演講廳舉行,讀者可通過解放網、解放日報官方微博微信以及「上海聯通」官方微博、上海市12320衛生熱線等通道,向兩岸專家提出問題,選取的問題將通過《解放日報》及旗下全媒體平臺進行解答。本次講壇支持單位為中國聯通上海市分公司。

相關焦點

  • 【速遞】許耀明談臺灣地區環境汙染法制發展
    本次講座有幸邀請到了臺灣地區政治大學法學院許耀明教授,講座的主題是「臺灣環境汙染法制發展:從歷經將近五十年的RCA案件談起」。本期講座由我所副所長胡斌博士主持,我所羅吉副教授及部分在校博士生和碩士生參加了此次講座。
  • 兩岸眼科一家親 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一行專家臺北講學
    2017年11月17-19日,第58屆中國臺灣眼科學術大會和兩岸眼科論壇在臺北臺灣大學國際會議中心召開
  • 【速遞】蘇義淵教授做客珞珈環境法講壇
    2016年9月27日上午,武漢大學環境法研究所建所35周年舉辦系列學術活動暨珞珈環境法講壇第三十五講在法學院325會議室開講。
  • 兩岸眼科一家親 姚克一行講學臺北
    2017年11月17-19日,第58屆中國臺灣眼科學術大會和兩岸眼科論壇在臺北臺灣大學國際會議中心召開
  • 【活該健康】PM25等環境汙染造成1260萬人死亡:WHO
    環境風險因素如空氣,水和土壤汙染,化學品暴露,氣候變化和紫外線輻射導致100多種疾病和傷害,WHO最新的一份報告稱。3月15日,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報告稱,2012年由大氣、水和土壤汙染等「不健康環境」引起的死亡人數在全球範圍內預計達到約1260萬人。佔全部死亡人數的近四分之一,23%,WHO呼籲各國政府加快採取對策。環境相關死亡佔到非傳染性疾病的最大份額。
  • 連接兩岸,彩熠1000檯燈具助力第29屆臺北世界大學生運動會
    第29屆臺北世界大學生運動會開幕式彩熠燈光:FINE 1400E 系列   208臺                  FINE 1500 系列      200臺                  FINE 4000 XF         4 臺2017年第29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於今晚在中國臺灣臺北市舉行
  • 國家大氣汙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祝您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回首不凡的2020,在各位領導、專家的大力支持下,在2903名科研人員的辛勤付出下,在社會各界的關懷下,大氣攻關項目於9月圓滿收官,研究成果和支撐成效得到了李克強總理的高度評價。項目開展3年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空氣品質顯著改善,空氣汙染程度、頻率和天數均大幅下降。12月,PM2.5和臭氧(O3)複合汙染協同防控科技攻關預研課題啟動,攻關聯合中心踏上大氣汙染防治新徵程。
  • 第二十五屆大氣汙染防治技術研討會
    歡迎參加 分會場「大氣汙染源排放特徵和排放清單」  由中國環境科學學會主辦的大氣汙染防治技術研討會,自1995年創辦以來,已成為我國大氣汙染控制領域最具學術影響力的盛會,先後在無錫、青島、洛陽、黃山、蘇州、廈門、上海、杭州、太原、唐山、廣州等多個城市成功舉辦了24屆。
  • 第八屆海峽護理高峰論壇:兩岸護理專家鷺島話創新
    2017年6月23~25日,以「兩岸攜手,引領護理科技創新」為主題的第八屆海峽護理高峰論壇在廈門隆重召開。
  • 藍脈丨2019兩岸天然染色藝術聯展(臺北展)
    經過兩岸承辦單位近1年的籌備2019年10月8日「藍脈—2019兩岸天然染色藝術聯展」(臺北展)在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順利開展近幾年來,兩岸文化交流日益頻繁,且深圳大學已成功舉辦過三屆植物染藝術聯展及論壇,特此與臺灣工藝研究中心聯合主辦「藍脈—2019兩岸天然染色藝術聯展」深圳/臺北雙城展,展覽由深圳大學草木藍兮團隊與臺灣四季藍研究會、南投縣文化資產學會承辦。
  • 環境汙染和癌症有多相關?上海臺北兩地專家說
    空氣品質對健康的影響,兩岸都很關注。高雄第一科技大學環境與安全衛生工程系教授沈世宏演講時表示,空氣中的PM2.5每立方米增加10微克,肺癌死亡率會增加8%,心肺疾病增加6%,導致的總死亡率增加4%。但如果PM2.5降低10個微克的話,壽命則會增長0.61歲,也就是223天即7個月。壽命長短雖和空氣環境有絕對的關聯,但這不是唯一的條件。
  • 第二屆環境修復清華論壇在京隆重開幕
    2019年5月4日,第二屆環境修復清華論壇在北京隆重開幕。
  • 首屆海峽兩岸精準醫學國際高峰論壇在福州舉行
    本次論壇為期2天,來自海峽兩岸三地的精準醫學專家和學者,圍繞本次會議主題「以患者為中心的精準醫療模式」,從政府、醫療工作者、醫療企業、行業協會、社會團體等多個層面做主旨演講,並重點圍繞「十三五」國家重點戰略「精準醫學研究」所關注的肺癌、乳腺癌、宮頸癌和前列腺癌等重大疾病的精準醫學進展做了經驗介紹和分享。
  • 大氣汙染對人群的健康影響 | 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十四五」及中長期PM2.5汙染控制目標的健康效益預估研究
    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十四五」及中長期PM2.5汙染控制目標的健康效益預估研究王情1, 朱歡歡1,2, 杜鵬1, 趙靚1, 李湉湉11.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環境與人群健康重點實驗室,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環境與健康相關產品安全所, 北京 100021;2.
  • 燒柴火做飯能汙染環境?農民問了2句實在話,讓專家無話可說
    然而有環保專家卻提出了一個建議,就是禁止農村繼續使用柴火做飯,說燃燒的柴火會造成環境的汙染。專家表示,木柴燃燒會釋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是導致溫室效應的罪魁禍首。而且燃燒木柴產生的氮磷以及硫元素都對人體有害,並且產生霧霾。
  • 2015兩岸電子商務產業合作暨交流會議在臺北開幕
  • H CLUB 兩岸交流月 酥到骨子裡的臺北夜文化
    ,對於娛樂追求和水平之高,開放尺度之大,直叫人感歎——你們臺灣人真會玩!7月26日起,派對動物溼滑福利月H CLUB攜手臺北頂級藝人團體將臺北最辣的舞蹈、派對文化引入東莞身在東莞即可感受兩岸夜生活精華4)Room18 room18是臺灣一家知名夜店,是眾多臺灣年輕人、藝人玩樂去處之一,一年更換一次豪華裝潢,內設吧檯區、高級包廂、沙發區,和各種形式的表演,目前在臺北、臺中、高雄都有分店。
  • 「海峽杯」兩岸女子壘球邀請賽 兩岸四支勁旅齊聚嵐島
    2016年「海峽杯」兩岸女子壘球邀請賽將於5月5日至10日在平潭舉行。
  • 重磅 | 十三屆全國人大十七次會議將審議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修訂草案
    新華社北京6月25日電(記者高敬)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修訂草案25日初次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幹傑在向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作草案說明時介紹,現行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是1995年制定的,2004年進行了第一次修訂,2013年、2015年、2016年分別對特定條款進行了修正。
  • 醫訊丨「兩岸醫師」東鄉縣健康諮詢活動通知
    為了促進海峽兩岸醫療衛生事業的交流合作與共同提升,為了增進兩岸人民之間的了解和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