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遞】許耀明談臺灣地區環境汙染法制發展

2021-02-15 武漢大學環境法研究所

2018年11月15日上午,珞珈環境法講壇第七十七講在法學院325會議室開講。本次講座有幸邀請到了臺灣地區政治大學法學院許耀明教授,講座的主題是「臺灣環境汙染法制發展:從歷經將近五十年的RCA案件談起」。

本期講座由我所副所長胡斌博士主持,我所羅吉副教授及部分在校博士生和碩士生參加了此次講座。

 

講座伊始,胡斌博士簡要介紹了許耀明教授的求學及工作經歷,並對我所和臺灣環境法學者的交流進行了簡要的回顧,希望在座同學能夠通過許教授對RCA案件的講解對臺灣環境汙染法制發展有更加深入的認識。

 

副所長胡斌博士

許耀明教授首先對臺灣環境法領域的發展狀況進行了概括性介紹。他指出,現階段臺灣環境法學界的研究重點集中在環境侵權、自然資源開發利用、環境保護中公權力機關職能和公眾參與機制等方面,並對臺灣環境法中有關環境侵權訴訟的適格訴訟主體、舉證責任、因果關係認定等規定進行了簡要的介紹。

 

許耀明教授

接著,許教授對RCA案件進行了簡單的回顧和梳理。在他看來,RCA案件由於牽涉主體和利益甚多,可以從國際私法、傳統民事侵權法、環境法、勞工法、公司法等多個角度來理解。他同時強調,RCA案件是臺灣有關環境侵權和勞工職業災害的裡程碑式案件,對臺灣環境汙染法制發展和勞工權益保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在對RCA案件的訴訟過程和審判結果的回顧中,許教授對臺灣地區環境侵權民事損害賠償訴訟中的原告主體資格、歸責原則、舉證責任、請求權時效、判決結果執行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分析,並進一步探討了土壤和地下水汙染防治責任承擔過程中的困境,提倡大力發展多層次治理模式,由政府起兜底作用,企業和社會共同分擔汙染治理責任。

羅吉副教授對講座進行了簡要點評和總結。她首先談到在RCA案件中,法官運用健康法和環境法的理念處理侵權問題,實現了對傳統侵權法的突破。接著羅老師指出,由於司法的被動性,使得環境侵權救濟有效性的實現存在一定障礙,但「正義永遠不會缺席」。最後她提到了本案審判結果執行層面的困難,鼓勵大家對此提出創新性的想法。

 

羅吉副教授

隨後,我所師生圍繞環境侵權案件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環境治理體制改革、舉證責任倒置規則、環境汙染責任保險與環保基金等問題與許教授展開了廣泛、熱烈的交流和討論。 

講座最後,我所副所長胡斌博士為許耀明教授頒發證書,感謝許耀明教授做客「珞珈環境法講壇」第七十七講。講座在溫馨和諧的氛圍下順利結束。

 

副所長胡斌博士為許耀明教授頒發證書併合影留念

據悉,許耀明教授系臺灣大學政治系、法律系雙學士、臺大基礎法學碩士;法國愛克斯馬賽大學歐盟法碩士、法律理論碩士、國際法博士。現任臺灣政治大學法學院教授、東吳大學法學院兼任教授;月旦法學雜誌副總編輯;臺灣環境法學會代理理事長,是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武漢大學訪問學人。曾出版過《歐盟法、WTO法與科技法》與《國際私法新議題與歐盟國際私法》專著,發表中、英、法語論文百餘篇。

 

撰稿人:鄒承均、李良識

珞珈環境法講壇(Luojia Lecture Series on Environmental Law)是武漢大學環境法研究所主辦的系列學術講座。講壇秉承「法理與實務兼顧、權威與前沿並重」的宗旨,邀請國(境)內外環境法學理論權威和實務精英對環境法熱點和難點問題進行精彩演講。

本公號由武漢大學環境法研究所維護,與中國環境法網暨武漢大學環境法研究所官網(www.riel.whu.edu.cn)互補,與各位同仁分享環境法資訊——武漢大學環境法研究所。

武漢大學環境法研究所

為你提供最新最熱環境法學術資訊,

歡迎關注、轉發或分享朋友圈平臺

ID:whu_riel

官網:http://www.riel.whu.edu.cn

投稿郵箱:whu_riel@163.com

相關焦點

  • 樹谷資源站丨中國地區工業環境汙染面板數據[1989~](免費下載)
    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工業發展取得令人驕傲的成就,建成了全球最為完整的工業體系,生產能力大幅度提升,主要產品產量躍居世界前列,國際競爭力不斷增強
  • 《環境與法制研究》徵稿函
    《環境與法制研究》徵稿文章重點圍繞下列任一主題撰寫:1、圍繞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全方位全過程推行綠色規劃、綠色設計、綠色投資、綠色建設、綠色生產、綠色流通、綠色生活、綠色消費,使發展建立在高效利用資源、嚴格保護生態環境、有效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基礎上,統籌推進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闡釋;2、圍繞環境信息依法披露,要針對存在的突出問題,聚焦對生態環境
  • 臺灣地區TOD發展概況
    1968年開展研究,並於1988年興建,最終於1996年投入營運的臺北捷運,是臺灣最早也是臺灣目前規模最大的捷運系統;第二個是2008年開通的高雄捷運;第三個桃園捷運於2017年剛剛開通,第四個新北捷運系統於2018年開通。
  • 法制資訊:京津冀相繼立法擬合力突圍「霾」伏
    27日,天津市人大第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天津市大氣汙染防治條例》。這這是繼北京通過並實施《北京市大氣汙染防治條例》後,京津冀地區出臺的第二部相關地方法規,強調在治理舉措上的地區聯動。 《天津市大氣汙染防治條例》專設了區域大氣汙染防治協作的章節,提出要定期協商京津冀區域內大氣汙染防治重大事項,根據該地區防治需要,加快淘汰高汙染排放車輛;三地政府建立重汙染天氣應急聯動機制,協商採取應對措施;對在省市邊界建設可能對相鄰省市大氣環境產生影響的重大項目,及時通報有關信息;加強與北京河北兩地的大氣汙染防治科研合作,推動三地在節能減排、汙染排放、產業準入和淘汰等方面環境標準統一
  • 【第28期社會法前沿論壇】日本固定期限僱用法制的展開與臺灣固定期限契約的種類與限制
    社會法前沿論壇第28期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信息化時代的到來
  • 海洋汙染
    海洋汙染(marine pollution)通常是指人類改變了海洋原來的狀態,使海洋生態系統遭到破壞。
  • 全國人大代表潘麗梅:加大力度促進環保產業發展
    生態環境保護一直是全國人大代表潘麗梅最關心的問題。今年全國兩會,她帶去了一份《關於促進環保產業發展的建議》。潘麗梅是韶關市雅魯環保實業有限公司研發中心主任,作為一名環保工作者,她見證了韶關這個老工業城市的綠色轉型全過程。她說,近年來,韶關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老工業基地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 【發現】致900萬人過早死亡,環境汙染成全球第三大殺手!
    近期,《柳葉刀》雜誌發表的一項研究及4篇專家評論文章顯示,至2015年,環境汙染相關疾病所致疾病負擔及經濟損失增加,所致死亡人數最多的區域為東南亞(320萬)和西太平洋地區(220萬),西太平洋地區包含了中國(圖1)。
  • 全國人大代表潘麗梅:建議將「誰汙染、誰治理」轉變為「誰汙染、誰付費」
    我們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愛護生態環境。」全國人大代表、韶關市雅魯環保實業有限公司研發中心主任潘麗梅今年兩會將繼續關注生態環境保護問題,並帶去一份《關於促進環保產業發展的建議》。近三年來,潘麗梅參與了一系列全國人大代表調研視察活動、廣東省水汙染整治情況的調研活動等。
  • 聽26屆解放健康講壇~ 兩岸專家談環境汙染和身體
    號外解放健康講壇將首次跨越海峽去寶島臺灣開講啦~2015年11月18日 寶島臺灣第26屆解放健康講壇來自海峽兩岸知名的環境、藥理以及中西醫專家將共談兩岸人民最熱點的話題——「環境汙染和我們的身體」~活動辦得如此高大上但臺北是不是有點遠?
  • 臺灣小分子褐藻糖膠:撥開PM2.5十面霾伏除隱患
    在中國,提及PM2.5,人人談霾色變,特別是在工業集中的華北地區,PM2.5佔到了整個空氣懸浮顆粒物重量的大半,「十面霾伏」的危害並不局限於肉眼所及範圍
  • 扶綏首例「汙染環境罪」宣判!排放廢物汙染環境將付出沉重代價!
    近日,扶綏縣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被告人陳某犯汙染環境罪,判處有期徒刑八個月,罰金人民幣五萬五千元。       2018年11月起,被告人陳某在未進行環境影響評價、未辦有相關審批手續的情況下,擅自租用扶綏縣岜盆鄉岜盆村卓越木炭厂部分廠房設施建設廢舊輪胎煉油加工設施及設備。2019年3月起投入試生產,生產產品為重油,並非法排放危險廢物。
  • 臺灣東泰紙廠被罰216萬,汙染前科累累,利字當頭不怕罰擴大生產
    臺灣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總幹事表示,位於彰化縣埔心鄉的華德美紙廠及芳苑鄉新寶村的東泰紙廠,同屬關係企業,而華德美所在地遭受埔心鄉長及鄉代表會和居民都極力反對,很難順利復工,故目前積極轉往申請東泰紙廠復工,而東泰紙廠就緊鄰新寶國小,對孩童健康影響甚巨,又緊鄰養殖專業恐對養殖汙染造成危害。
  • 國考時政熱點:離開環保談發展經濟是竭澤而漁
    【導讀】十八大代表、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昨日在十八大新聞中心第四場新聞發布會上說,建設和實現美麗中國是一個系統工程,它的核心問題是要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係,離開經濟發展講環保,是緣木求魚;離開環保談發展經濟,則是竭澤而漁。
  • 導致環境汙染的「元兇」原來是這3樣,農民很無辜
    以前的農村到處都是青山綠水,可是現在青山不在,綠水也變了樣子,完全沒有了以前的那種勃勃生機,不僅僅是農村環境汙染嚴重,城市更是如此,畢竟城裡有那麼多的工廠和企業,如果說排放不合理的話,極有可能會造成環境汙染。
  • 臺塑工廠在越南汙染環境 當地人求償1.4億新臺幣
    「無良臺塑汙染海洋,越南人民跨海訴訟 」記者會11日在臺北地院門口舉行(「中央社」)海外網6月11日電11日,7000多名越南受害者的代表在臺北地院控告臺塑投資的鋼鐵廠汙染當地海洋環境,造成大量損失,要求賠償新臺幣1億
  • 臺塑工廠被控汙染越南環境 當地人索賠1.4億新臺幣
    臺塑工廠被控汙染越南環境 當地人索賠1.4億新臺幣
  • 吉安一男子拆解三千餘噸廢舊電池 竟犯汙染環境罪被判5年!
    近日,江西省泰和縣人民法院對一起汙染環境案作出一審宣判,以汙染環境罪判處被告人許某有期徒刑5年,並處罰金50萬元,對現場查獲的廢舊鉛蓄電池等予以沒收
  • 被市民投訴攬件發件慢,圓通速遞迴應:「青島地區操作正常」
    多位網友向記者反映,撥打圓通速遞的客服電話,接通電話的卻都是機器人,針對多位網友反映的情況,記者嘗試撥打了圓通速遞的官方客服,均由智能語音機器人接通,甚至出現電話接通後長時間沒有回應被自動掛斷的情況。多方查詢之後,10月底,記者撥通了圓通國際的客服電話,由圓通國際的人工服務轉接圓通速遞。相關客服人員回答表示會向青島圓通負責人轉交問題,一個工作日給回復。截至11月5日,記者並未收到青島圓通的任何回復。
  • "政法金媒班"之"日韓及臺灣地區股權眾籌法律及實務"沙龍在法大成功舉行
    2015年10月18日下午,「政法金媒班」系列沙龍之一「日韓及臺灣地區股權眾籌法律及實務」沙龍在中國政法大學科研樓B209會議室召開,沙龍由中國政法大學金融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愛君教授主持,沙龍分為北京網際網路金融政策及產業現狀介紹、韓國股權眾籌法律及實務介紹、日本及臺灣地區股權眾籌法律及實務介紹、關於股權眾籌的自由討論等四個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