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致900萬人過早死亡,環境汙染成全球第三大殺手!

2021-02-15 醫師報

近期,《柳葉刀》雜誌發表的一項研究及4篇專家評論文章顯示,至2015年,環境汙染相關疾病所致疾病負擔及經濟損失增加,所致死亡人數最多的區域為東南亞(320萬)和西太平洋地區(220萬),西太平洋地區包含了中國(圖1)。(Lancet.10月19日在線版)

據全球疾病負擔研究(GBD)估計,2015年,環境汙染相關疾病導致900萬人過早死亡,佔全球總死亡人數的16%。GBD研究還顯示,汙染相關疾病造成了2.68億傷殘調整壽命年(DALY)。

結果顯示,2015年環境汙染所致的900萬人死亡,超過以下因素造成的死亡人數:高鈉飲食(410萬)、肥胖(400萬)、飲酒(230萬)、交通事故(140萬)、兒童和孕產婦營養不良(140萬)。汙染所致死亡數是AIDS、結核和瘧疾共同所致死亡人數的3倍。僅次於所有飲食危險因素(1210萬)和高血壓(1070萬)導致的死亡人數。

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約佔汙染所致疾病負擔的71%。2015年,21%的心血管相關死亡、26%的缺血性心臟病死亡、23%的卒中死亡、51%的慢阻肺死亡及43%的肺癌死亡,歸因於環境汙染。據估計,PM2.5所致死亡從1990年的350萬升至2015年的420萬,增加了20%。對PM2.5相關死亡率的未來趨勢進行分析發現,如果沒有新的汙染控制措施,之後30年間,汙染所致死亡將進一步增加,南亞和東亞增加最快。至2050年,空氣汙染所致的死亡人數,將增至660萬。

研究顯示,至2015年,環境汙染相關疾病所致疾病負擔及經濟損失增加,所致死亡人數最多的區域為東南亞(320萬)和西太平洋地區(220萬),92%的汙染相關死亡發生在低收入國家和中等收入國家,死亡人數最多的國家是快速發展和工業化的中低收入國家。在受影響最嚴重的國家中,汙染所致死亡超過總死亡人數的1/4。

相關焦點

  • 【活該健康】PM25等環境汙染造成1260萬人死亡:WHO
    環境風險因素如空氣,水和土壤汙染,化學品暴露,氣候變化和紫外線輻射導致100多種疾病和傷害,WHO最新的一份報告稱。3月15日,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報告稱,2012年由大氣、水和土壤汙染等「不健康環境」引起的死亡人數在全球範圍內預計達到約1260萬人。佔全部死亡人數的近四分之一,23%,WHO呼籲各國政府加快採取對策。環境相關死亡佔到非傳染性疾病的最大份額。
  • 【社會】空氣汙染致人過早死亡!巴黎汙染過重,全歐排名第四
    巴黎1月22日電(任宛)近日,通過對歐洲上千座城市調查研究發現,歐洲城市空氣品質差異大。巴黎空氣品質較差。
  • 印尼霾害 恐致東南亞10萬人過早死亡
    印尼千島旅行社微信公眾號 ID:nusarayatour研究顯示,去年印尼的森林大火造成東南亞大片區域陷入霾害數週之久,可能已經導致約10萬人過早死亡
  • 空氣汙染成全球第四大死因
    這份名為《空氣汙染的成本》的研究報告由世行和華盛頓大學衛生統計評估研究所根據2013年的數據合作完成;2013年是研究員能得到的最新數據。該報告指出,空氣汙染已成為吸菸、飲食和肥胖症之後全球第四大死亡原因。2013年有550萬人死於與戶外和室內空氣汙染有關的疾病,而93%與空氣汙染相關的死亡和非致命性疾病病例都集中於發展中國家。
  • 化學汙染是一種全球威脅需要採取全球行動
    瑞士蘇黎世-一個國際科學家團體正在呼籲建立一個全球政府間科學政策機構,以告知決策者
  • 生態通訊社:全球空氣品質指數最新排名 這個城市空氣汙染最嚴重
    根據全球空氣品質指數(AQI)的最新排名結果顯示,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排在「全球空氣汙染最嚴重城市
  • 中國空氣汙染地圖發布:每天4000人死於空氣汙染
    近期兩位美國學者繪製了中國空氣汙染地圖[1]。估計中國每年160萬人因空氣汙染死亡,佔中國總死亡人數的17%。
  • 快時尚席捲全球的同時,成衣產業已變成一大環境殺手
    據環保非政府組織綠色和平(Greenpeace)統計,在2000年至2014年間,全球成衣產量增加2倍,突破1000億件。麥肯錫(McKinsey)管理顧問公司2016年的報告和調研機構歐睿(Euromonitor)2014年的調查也指出,2015年全球服飾總營收為1.8兆美元(約臺幣30兆元),較2002年增加8成,2025年將上看2.1兆美元(約臺幣64兆元),這背後推波助瀾的最大力量就是快時尚品牌崛起。近年來,科學家發現,成衣產業已變成一大環境殺手。
  • 快時尚席捲全球同時 成衣產業已變成一大環境殺手
    麥肯錫(McKinsey)管理顧問公司2016年的報告和調研機構歐睿(Euromonitor)2014年的調查也指出,2015年全球服飾總營收為1.8兆美元(約臺幣30兆元),較2002年增加8成,2025年將上看2.1兆美元(約臺幣64兆元),這背後推波助瀾的最大力量就是快時尚品牌崛起。近年來,科學家發現,成衣產業已變成一大環境殺手。
  • 《2020年全球空氣狀況》報告空氣汙染對新生兒死亡率的影響
    分析發現,戶外和室內顆粒物汙染導致近50萬名新生兒在出生後第一個月死亡,近2/3的死亡與使用木炭、生物質和動物糞便等固體燃料做飯有關。空氣汙染,包括PM2.5,臭氧和室內空氣汙染是導致全球死亡的重要風險因素。2019年,空氣汙染在全球主要死亡風險因素中排名第四位,導致近675萬例早期死亡和2.13億/年的健康生命損失。
  • 中國地下水汙染現狀
    長年的汙染積累後,傷害終於爆發,2002年以來,「癌症村」、「怪病村」現象在中國各地頻頻出現,尤其是廣東、浙江、江蘇等經濟發展較快的省份,GDP增長和「癌症村」增加之間呈現伴生關係。近兩年來,更增添了向內地資源省份蔓延的趨勢。這些「癌症村」集中處於工業區周邊或城市下遊,形成對城市的一種恐怖的包圍。
  • 環保組織:空氣汙染致新德裡5.4萬人早逝 PM2.5或致易染新冠病毒
    一份研究顯示,空氣汙染導致印度首都新德裡(New Delhi)在2020年有大約5.4萬人早逝,比世界上其他大都會為高。
  • 世界資源研究所分享2018全球五大環境熱點
    2018年全球環境趨勢是否得以改善?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的中國在世界可持續發展的舞臺上將扮演怎樣的角色? 在世界資源研究所執行副主席兼常務董事馬尼希·巴布納(Manish Bapna)看來,2018年全球可持續發展將聚焦空氣汙染、石油燃料、氣候行動、水資源管理、海洋環境等五大熱點議題:
  • 全球空氣汙染分布圖
    據國外媒體報導,近日,研究人員繪製了一份全球汙染分布圖,標記出全球範圍內空氣品質指數,從中可以看出你所在的城市是否遭遇空氣汙染。黃色地區的空氣品質開始出現一點問題,但是總體仍然可以接受,某些汙染物存在於空氣中,會對特定人群構成危害,比如有些人對空氣品質比較敏感,因此會感到不適,但總體仍然是不錯的。紅色的地區空氣汙染開始加重,汙染水平對人體而言不太健康,這裡的人們會感到不適,有可能引發與空氣品質有關的疾病。
  • 中國PM2.5汙染死亡地圖
    近期南京大學環境學院Fang D等進行的研究表明,2013年這些城市的居民有32%的死亡與PM2.5汙染相關。PM2.5對人群健康的危害堪比菸草,甚至猛於菸草。研究顯示,在2013年這74個城市共死亡303萬人,其中PM2.5汙染相關死亡人數佔31.8%。
  • 全球新冠死亡病例研究:15%與空氣汙染有關
    根據今天公布的研究報告,全球因染新冠病毒而喪命的病例中,15%可能與空氣汙染有關連,點出溫室氣體排放構成的健康風險。先前的研究已經顯示,廢氣排放和工廠造成的空氣汙染,是如何使每個地球上的男男女女與兒童的預期壽命減少兩年。德國和賽普勒斯的專家如今表示,他們已經估算出新冠病毒(COVID-19)死亡病例中,有一定比例得歸咎於空氣汙染加劇帶來的影響。
  • 明明全球92%的人都活在霧霾中,法媒報導的封面卻都是帝都...
    「地中海東部,亞洲東南部和太平洋西部」,這項橫穿全球3000多個地區的調查顯示,以上這些地區的空氣汙染指標「極其之高」。除了美洲地區,世界上所有其他地區都只有低於20%的人口生活在符合世界衛生組織制定的空氣指標合格的地方。每年有300多萬人因為空氣汙染死亡。根據2012年的估算,650萬的人口因為室內和室外空氣汙染死亡,佔當年全球死亡人口的11.6%。
  • 2021年義大利最「汙」城市排行,空氣汙染每年有超過5W人過早死
    根據義大利衛生部最新數據:今日新增+13.574例,477例死亡。( 昨天有14,372例新病例和492例死亡。)Legambiente主要是將汙染的源頭指向汽車,但是我們並不能忽略其他的汙染源頭,例如鍋爐等使用化石燃料的設備,或者空調等等。
  • 空氣汙染 | 保護措施及戶外活動小貼士
    從籠罩在城市上空的煙霧到室內煙塵,空氣汙染對人們的健康和氣候都構成了重大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