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十四五」及中長期PM2.5汙染控制目標的健康效益預估研究
王情1, 朱歡歡1,2, 杜鵬1, 趙靚1, 李湉湉1
1.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環境與人群健康重點實驗室,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環境與健康相關產品安全所, 北京 100021;
2. 河北科技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河北 石家莊 050027
摘要: 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是我國最具有代表性的空氣汙染較嚴重的城市群,為探究重汙染地區空氣汙染的疾病負擔及其未來空氣品質改善的健康效益,基於環境因子人群疾病負擔評估的基本方法,評估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2015年的PM2.5相關疾病負擔,並對該地區在「十四五」及中長期PM2.5汙染控制目標下的未來PM2.5疾病負擔進行了預估研究,分析了PM2.5汙染控制目標帶來的健康效益.結果表明:①2015年「2+26」城市PM2.5所致超額死亡數為15.11×104例.②若不考慮人口變化,未來空氣品質按「十四五」及中長期PM2.5汙染控制目標改善,預計到2025年、2030年和2035年「2+26」城市PM2.5所致超額死亡數將分別降至11.49×104、10.62×104和9.85×104例,比2015年分別減少了23.96%、29.72%和34.79%.③分年齡段和分疾病對比發現,65歲以上老年人群PM2.5相關超額死亡數的佔比較高且有上升趨勢,與PM2.5相關的心腦血管系統疾病(中風和缺血性心臟病)的超額死亡數在PM2.5相關超額死亡總數中佔比最大,且有增加的趨勢.研究顯示,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未來空氣品質的改善將大幅降低空氣汙染相關疾病負擔,帶來顯著的健康效益,但由於人口增長和老齡化的影響,未來較長時間內我國空氣汙染帶來的疾病負擔依然較重,應持續改善空氣品質,並關注脆弱人群的健康防護,以進一步降低空氣汙染相關疾病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