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自今年1月份宣布禁塑並明確發文開始,又於今年4月份、6月份、7月份、8月份、9月份又分別出臺關於加強塑料汙染治理、限制塑料製品目錄、固體廢物進口管理、紮實推進和動員部署工作。禁塑的動力已經上碼。
非常明顯,又非常清晰,我國走上塑料汙染治理和未來部署之路已經規劃,不容倒退。
向上滑動閱覽-2020年以來我國重要的禁塑限塑政策
國家發展改革委和生態環境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下稱《意見》)
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禁止、限制生產、銷售和使用的塑料製品目錄(徵求意見稿)》
生態環境部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專家提到:今年是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的收官之年,截至4月底,全國固體廢物進口總量為249萬噸,同比減少47.3%。到2020年年底基本實現固體廢物零進口。
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九部門聯合發布《關於紮實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
商務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商務領域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
生態環境部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專家提到:今年是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的收官之年,截至4月底,全國固體廢物進口總量為249萬噸,同比減少47.3%。到2020年年底基本實現固體廢物零進口。
商務部發布《商務領域一次性塑料製品使用、回收報告方法(試行)》
資料來源:商務部官網、發改委官網等
而需要注意的是,距離年底計劃還有不到11天,這對於緊抓風口創新產品進行轉型部署的企業無疑是一個進軍的臺階。
自2020年1月國家新版「禁塑令」出臺後,多個省份地區「禁塑」政策就像列車一節跟著一節,也陸續出臺並發布了當地的「禁塑令」。
截止12月05日,我國已有31個省市及自治區出臺了禁/限塑相關政策和實施方案,並有部分省市於今年再次出臺相關加強汙染治理方案的加強版政策和全面禁止規定。
圖片來源:全網(已根據實事更改)
根據國家禁塑文件(九部聯合發文),各省市禁限管理細化門類基本涉及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吸管、一次性棉籤等一次性塑料製品;除此之外,包括含微珠日化品、快遞行業包裝袋等塑料製品,具體階段性任務執行要求如下:
一、商場、超市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二、餐飲堂食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三、餐飲堂食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四、餐飲外賣領域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消耗強度下降30%。一、星級賓館、酒店等場所不再主動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圖片來源 :全網
已經頒布或正在制定的生物降解材料相關標準如下:
總體而言,各省市區禁塑節奏類似,門類統一,
又因地制宜稍有些出入。
第一期我國省市最新禁/限塑政策塑料製品門類(2020計劃)匯總表
本文已整理13個省市
短期看,一次性餐具將部分由紙質餐具替代,造紙業需求上升。長期看,未來隨著限塑禁塑政策推進,國內可降解塑料的產能有望大幅提升,成本也將下降。
來源:生物基智庫&國家發展改革委網站、中國循環經濟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