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宗:皇帝的滋味,茶知道(茶人故事)

2021-02-23 茶分分

支離破碎的藍(2016年攝)

唐朝皇帝好當嗎?

大唐開國不久,從「玄武門之變」到「貞觀之治」,中間牽扯了兩位皇帝、四個皇子的生死存亡。

最後,唐高祖李淵被架空,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被殺。

唐太宗李世民心頭,從此陰雲密布。

這皇帝的滋味,還能好到哪裡去?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酒雖好,卻易貪杯。

還好,有茶。

唐朝的皇帝,從此愛上了茶。

加班狂人

據歷史記載,唐文宗是茶的「死忠fun」,不是僅是因為熱愛,更是因為需要。

其實,文宗是個「苦逼皇帝」,公司管理層不穩、董事長被架空不說,會員市場還動蕩不安。作為大唐club的底層會員,沒有VIP待遇,會費高昂、服務很差,老百姓都紛紛想要退會。

偏偏唐文宗是個有志青年。雖然也很文藝,但他知道活命要緊,於是特別勤奮,幾乎不近女色,每天晚上辦公到後半夜才回家。

睡前,還得讀一會兒公司創始人的經典著作《貞觀政要》。

大唐集團的頂樓,天天燈火通明,跟不要命的阿里、騰訊似的。

宛如馬老師「夢想還是要有的」,唐文宗也有一句名言:

「前半夜加班,後半夜讀書,你以為皇帝那麼好當嗎?!」

天天玩通宵,困了怎麼辦?

好辦,拿茶來!

朝氣蓬勃的綠(攝於2016年)

苦逼老闆

唐文宗在業績上,有得有失。

他通過努力,扳倒了實權派太監王守澄;

但旋即,又被另一群太監所羈絆。

有一次,他問手下的幾位總監:

「我這個董事長,當得怎麼樣啊?」

總監們趕緊拍馬屁:「您簡直就是馬老師第二!」

文宗聽了淚如雨下:

「我哪裡能和傑克馬比,我特麼整天被一群奴才牽著鼻子走啊…」

在落寞中,連唐式煎茶,也變得苦澀起來。

就算加再多的鹽,又有什麼用!

某次茶後,唐文宗寫下了當皇帝的滋味:

在高處兜風喝茶,

絕不能讓太監知道,

否則,這秋草、這花枝,

又怎讓人感覺到快樂、自由呢?

不在奮鬥中沉默,就在奮鬥中爆發。

可圈可點、有褒有貶,才是真實。

偉人的滋味,史知道;

皇帝的滋味,茶知道。

全山環抱的家(攝於2016年)

大唐國禮

唐文宗不但天天喝茶,而且喜歡把茶當作國禮。

當年日本來的「留學僧」慈覺大師圓仁,在長安佛學院進修。歸國時,唐文宗賜贈其禮品中就有「蒙頂茶二斤,團茶一串。」

團茶,就是普洱餅茶、沱茶、金瓜的早期形態。

這可是天子禮物,此事被載入了《日本茶葉發達史》。

大唐,正是佛教和茶葉,傳入日本的年代!

唐文宗勤奮一生的故事,最觸動我的,還是他登高遠眺喝茶時,那種不為太監們所知的快樂和自由。

皇帝的心性,為天下計,理當不自由;

否則,豈不是成了昏君宋徽宗了?

送唐文宗一首王維的詩:

一首內心真正自由的詩

茶有苦澀,方知甘潤。

願回首歲月,我們都看到奮鬥的自己。

等待淬鍊的綠(攝於2016年)

文/葉浩瑜

說茶事,聊天下

茶裝裝:專注茶事  不爭茶市

相關焦點

  • 好茶有梗:被忽視的茶梗
    在泡烏龍茶、普洱茶或黑茶時,你會不會有「啊,怎麼會有這麼多的茶梗」的疑惑?其實茶梗並不是混進茶葉裡的雜物,相反它存在的價值非常高。下面我們就來認識一下常被我們忽視或者誤解的茶梗。採摘標準比如大益出品的7592,就拼配了累積了一年多的普洱茶梗,以求它獨特的口感。此外,甚至還有茶友會專門收集普洱茶梗,配上臺地茶壓製成磚,陳化一段時間後再取出來喝,香甜可口,風韻迷人。
  • 茶家茶人| 純正的善意:林怡芬
    「在茶家習茶,不僅是開啟自身的學習課程
  • 賣茶的人…
    「這個世界上有一群這樣的茶客,他們整天抱怨賣茶人奸滑,無論他們買的茶多少錢,他們都認為自己買貴了。」 當然,小編的這句話,只是針對一少部分茶客,眾茶友們千萬別生氣。在小編眼裡:相比較其他行業來說,賣茶人算是商人裡最好的。
  • 品優雅,醉茶香 新品速遞2015七彩雲南春古茶系列
    春茶——茶樹經過一整個寒冬的物質積累,芽葉肥碩、滋味鮮爽、內質豐富,春茶的上市,成了一年一度茶人約定俗成的盼望。春古茶——生長在高山深處的百年古茶樹,春風伊始,方開始緩慢而有力的冒出新芽,得之不易,珍貴稀有,是眾多茶人的心頭好。
  • 茶●知乎:綠茶中蓮心、旗槍、雀舌、鷹爪的區別
    今天,你喝什麼茶?
  • 這款茶喝不得,有毒!
    但是有一個茶人,卻大膽逆行,組織資金和人員,四處高價收購茶葉,解決茶農歉收的難題。這個茶人就是紫藝茶業的老闆金申遠。那年,經歷過寒冰洗禮的茶葉,雖然有些凌亂,沒有看相,卻沒有病蟲害。收到茶葉之後,他請來最好的制茶師傅,生產了一批黑茶,取名為「紫冰」。
  • 人生如茶:沉時坦然,浮時淡然
    茶不過兩種姿態:浮、沉;茶人不過兩種姿勢:拿起、放下。                                                                                     浮沉時才能品味出茶葉清香;舉放間方能凸顯出茶人風姿;懂得浮沉與舉放的時機則成就茶藝。
  • 尋訪千休利:茶能殺人,美能救人
    整場故事溫柔而繾綣,獨獨那死亡預告來的無情                           倒敘的故事讓人在一開始就知道結局,隨著劇情越展開,心也就越懸,要到結尾了,我才知道那些東西是千宗易最愛的那個女子留下的東西。
  • 新年茶禮,廚心大白菜·熟醉美
    因而七子餅茶被做成了圓形,餅圓如月,象徵闔家團圓,吉祥如意。新年送禮選擇普洱茶,既大氣體面,又不失內涵。精緻文雅的茶餅包裝,更為節日的氣氛添上幾分喜慶!普洱熟茶,製作工藝經過渥堆發酵,在酶的作用下,又產生了不少營養物質,茶湯溫潤暖胃,善於平衡體內血脂,保健效果顯著,男女老少均可放心飲用,是新年送禮的好選擇。
  • 八仙故事:醜婦變美女,妄想嫁皇帝,鐵拐李略施小計,惡徒遭懲斃
    當然,這也像一把雙刃劍,雖然內容不能統一,但畢竟都是神話想像故事,也不需要鑽牛角尖講究個真假虛實,只要大家記住鐵拐李、呂洞賓等著名神仙的風採就夠了。比如鐵拐李,他智懲劉知府的故事,就是民間喜聞樂見的一個神話小段。
  • 故事:龍井茶
    中國茶走向世界,也不僅僅只是一種飲品,更豐富多彩的還是自古一脈相承的茶文化。中國對世界輸出的,不僅僅只是茶這種植物,更有燦爛的茶文化精髓。不得不說茶葉的傳說也是一部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文化史,寄予了人們對於自然的讚頌。
  • 師傅救命,揉茶機塞不下啦!「紅茶乾貨」
    「不怕,它又沒說幹不贏。幹得贏得幹,幹不贏也得幹!」「……」馮紹裘是滇紅的創始人,也是中國機械制茶之父,滇紅與制茶機械一路共同成長,人家馮紹裘當年還沒去鳳慶上任就先把制茶機器的圖紙畫好給機械廠五金廠,當年就開始機械加工,今天要有人跳出來編個傳統滇紅手工製作的故事,也就當個笑話聽聽罷了。
  • 【茶博會】南寧茶博會11月7日開幕 臺灣茶企首次以展團形式登陸
    11月7日至10日,第4屆中國(南寧)國際茶產業博覽會暨紫砂、陶瓷、紅木、茶具用品展將在南寧國際會展中心隆重舉行。展會將以20000㎡的展覽面積,1100個國際展位、六大展館聯動的展出規模,進一步升級打造「中國-東協第一茶展」。而相比往屆,首設臺灣展團、構建臺灣茶企規模化展示平臺,是本次展會的亮點之一。
  • 你一定聽過「紅茶暖胃」,但肯定不知道緣由?
    暖胃,似乎是不喝茶的人都知道的茶常識。倘若要你具體講出個所以然來,你能否能娓娓道來?小編送你篇乾貨,收好!下次送紅茶禮時,講出個一、二、三點,必定讓你的大禮高大上起來。茶中發酵:一是目前通行的茶葉分類,將多酚類物質有不同程度氧化的茶統稱為「發酵茶」。「發酵」程度即指茶多酚的氧化程度;二是制茶學上的「發酵」工藝,是指茶葉在一定溫、溼度條件下加工的「發酵」過程。
  • 英語課堂:新裝的皇帝 詹姆斯成韋德國度的王子
    第1頁:叛徒 第2頁:新裝的皇帝 第3頁:跪地求饒吧 第4頁:韋德國度的王子   新裝的皇帝  LeQuitter Is Back  高昊,英文名Bill,英國愛丁堡大學博士研究生,北京大學碩士。
  • 別搞笑了,那是茶泡飯!
    "你難道不知道泡麵會致癌嗎?「「你不知道吃一包泡麵需要解毒32天啊!」「你不知道吃下泡麵32小時都不能消化啊!」「你不知道泡麵碗裡的蠟會在胃裡形成蠟膜嗎!」茶泡飯茶泡飯是日本料理中不可或缺的代表之一。在日本的文學故事和電影裡,常常出現茶泡飯,這讓很多年長的人懷舊,讓年輕人的嚮往,因此這種清淡的泡飯文化歷久彌新,常年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