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離破碎的藍(2016年攝)
唐朝皇帝好當嗎?
大唐開國不久,從「玄武門之變」到「貞觀之治」,中間牽扯了兩位皇帝、四個皇子的生死存亡。
最後,唐高祖李淵被架空,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被殺。
唐太宗李世民心頭,從此陰雲密布。
這皇帝的滋味,還能好到哪裡去?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酒雖好,卻易貪杯。
還好,有茶。
唐朝的皇帝,從此愛上了茶。
加班狂人
據歷史記載,唐文宗是茶的「死忠fun」,不是僅是因為熱愛,更是因為需要。
其實,文宗是個「苦逼皇帝」,公司管理層不穩、董事長被架空不說,會員市場還動蕩不安。作為大唐club的底層會員,沒有VIP待遇,會費高昂、服務很差,老百姓都紛紛想要退會。
偏偏唐文宗是個有志青年。雖然也很文藝,但他知道活命要緊,於是特別勤奮,幾乎不近女色,每天晚上辦公到後半夜才回家。
睡前,還得讀一會兒公司創始人的經典著作《貞觀政要》。
大唐集團的頂樓,天天燈火通明,跟不要命的阿里、騰訊似的。
宛如馬老師「夢想還是要有的」,唐文宗也有一句名言:
「前半夜加班,後半夜讀書,你以為皇帝那麼好當嗎?!」
天天玩通宵,困了怎麼辦?
好辦,拿茶來!
朝氣蓬勃的綠(攝於2016年)
苦逼老闆
唐文宗在業績上,有得有失。
他通過努力,扳倒了實權派太監王守澄;
但旋即,又被另一群太監所羈絆。
有一次,他問手下的幾位總監:
「我這個董事長,當得怎麼樣啊?」
總監們趕緊拍馬屁:「您簡直就是馬老師第二!」
文宗聽了淚如雨下:
「我哪裡能和傑克馬比,我特麼整天被一群奴才牽著鼻子走啊…」
在落寞中,連唐式煎茶,也變得苦澀起來。
就算加再多的鹽,又有什麼用!
某次茶後,唐文宗寫下了當皇帝的滋味:
在高處兜風喝茶,
絕不能讓太監知道,
否則,這秋草、這花枝,
又怎讓人感覺到快樂、自由呢?
不在奮鬥中沉默,就在奮鬥中爆發。
可圈可點、有褒有貶,才是真實。
偉人的滋味,史知道;
皇帝的滋味,茶知道。
全山環抱的家(攝於2016年)
大唐國禮
唐文宗不但天天喝茶,而且喜歡把茶當作國禮。
當年日本來的「留學僧」慈覺大師圓仁,在長安佛學院進修。歸國時,唐文宗賜贈其禮品中就有「蒙頂茶二斤,團茶一串。」
團茶,就是普洱餅茶、沱茶、金瓜的早期形態。
這可是天子禮物,此事被載入了《日本茶葉發達史》。
大唐,正是佛教和茶葉,傳入日本的年代!
唐文宗勤奮一生的故事,最觸動我的,還是他登高遠眺喝茶時,那種不為太監們所知的快樂和自由。
皇帝的心性,為天下計,理當不自由;
否則,豈不是成了昏君宋徽宗了?
送唐文宗一首王維的詩:
一首內心真正自由的詩
茶有苦澀,方知甘潤。
願回首歲月,我們都看到奮鬥的自己。
等待淬鍊的綠(攝於2016年)
文/葉浩瑜
說茶事,聊天下
茶裝裝:專注茶事 不爭茶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