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餐,宜簡單!
簡單的健脾小清粥,
很好消化,提升食物的吸收率,
對於有些小朋友而言,可能吃不飽,
可以配一些小饅頭。
推薦五款家常的小清粥,這樣簡單的甘淡之味,可以滋養孩子的脾胃,如果遇到白天吃太多、太膩、太雜時,一碗清粥就是拯救脾胃的良藥。
一、健脾消食:蘿蔔丁玉米粥
原料:白蘿蔔一塊、玉米一節、大米50克
做法:將白蘿蔔切成丁,玉米掰成玉米粒,然後與大米一起熬粥,待煮熟後,即可食用。
功效:
煮熟後的白蘿蔔性平,可消食、下氣、化痰、解渴、利尿,歸脾、胃、肺、大腸經,一個白蘿蔔滋養四個臟腑,玉米可以調中開胃,利尿消腫,兩者搭配熬粥,可以健脾助消化。
備註:如果孩子有過吃玉米腹瀉的情況,就不要加玉米;小寶寶的咀嚼力不行,也不要吃玉米粒,容易被噎著。
二、健脾祛溼:白扁豆蔬菜粥
原料:炒白扁豆15克、大米50克、青菜碎適量
做法:1、先將炒白扁豆浸泡4個小時以上,然後大火燒開,轉小火煮30分鐘。
2、再將大米加入,與白扁豆一起熬粥,待粥煮熟後,加入青菜碎葉,稍微滾一下,即可食用。
功效:
白扁豆被李時珍捧為上賓,將白扁豆稱為脾之谷,說白扁豆「其性溫平,得乎中和,脾之谷也。止洩瀉,暖脾胃」。扁豆能化溼降濁,調和脾胃,具有補脾而不滋膩,化溼而不燥烈之功效。
禁忌:這道粥適合脾虛體內有溼氣時食用,如果孩子出現陰虛,那就不適合喝。感冒生病時不要食用。
三、潤腸通便:胡蘿蔔白菜粥
原料:胡蘿蔔一小節、大白菜兩片、大米50克
做法:1、將胡蘿蔔切絲,大白菜切成碎片備用。
2、將大米放入適量的水中熬粥,待粥半熟時,加入胡蘿絲,待粥快熟時加入大白菜碎片,待全部煮熟後,調味即可食用。
功效:
大白菜可以清熱、生津止渴、通利腸道,胡蘿蔔可以健脾和中、滋肝明目、清熱解毒,兩者搭配可以幫助孩子潤腸通便,健脾和胃。
四:健脾補血:紅棗小米粥
原料:紅棗6粒、紅皮花生一小把、小米50克
做法:將紅棗掰開,與花生仁、小米一起熬粥,待粥熟後,即可食用。
功效:紅棗、花生、小米三者搭配熬粥小清粥,可健脾和胃,補氣生血。注意小朋友吃花生要小心。
五、祛寒通竅粥:紫蘇蔥白粥
原料:紫蘇6克、蔥白帶須1根、粳米50克
做法:
1、將紫蘇和蔥白放入適量的水中,大火燒開轉小火煮2~3分鐘,然後去渣取汁備用。
2、將大米放入適量的水中,熬粥,待粥快熟時,加入紫蘇蔥白汁,待粥熟後即可食用,可加入一點紅糖進行調味。
功效:
秋天的傍晚微微有涼,如果孩子不小心受涼流清鼻涕、打噴嚏,回家後可以熬一碗粥給孩子喝,可以解表散寒、行氣和胃、通鼻竅。
注意事項:如果沒有受寒,就不要喝這碗粥,因為一般到了晚上就不吃發散類的粥。
除此之外,之前推文中推薦的「南瓜小米粥」、「蓮子百合粥」也很適合在秋季的晚餐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