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天津大學·臺灣銘傳大學「智慧城市防災空間」規劃與設計工作坊於2019年10月28日在天津大學衛津路校區開展為期三天的工作坊活動。
本次高校設計工作坊由天津大學與臺灣銘傳大學共同承辦,臺灣銘傳大學洪啟東院長、莊睦雄副教授、石婉瑜老師,天津大學建築學院副院長張春彥,副院長、城鄉規劃系主任曾鵬,城市空間與城市設計研究所所長陳天,城鄉規劃副系主任卜雪暘,城鄉規劃副系主任許熙巍,城鄉規劃副系主任張赫,城鄉規劃副系主任蹇慶鳴,建築學院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部主任左進,李澤副教授,蔡良娃副教授,米曉燕老師都參與了本次工作營的開幕式。來自這2所大學的20餘名本科生、碩士生共同組成了2個設計小組一起參與設計。
本次工作坊的主題為智慧城市防災空間規劃與設計,項目地點緊鄰五大道,處於和平區的市中心地帶,環狀花園路將其圍在中間。中心花園始建於1917年1922年完工,時稱為法國花園。園內築有法國民族英雄諾爾達克塑像和一座和平女神銅像。1941年後改名為中心公園,1946年改名為羅斯福花園,並將銅像等拆除。基地處於價格窪地,具有歷史文化價值和巨大的開發潛力。
中心公園基地範圍
2019年10月28日上午,參與此次工作坊的師生聚集建築學院西樓貨櫃教室,正式進入工作狀態。
張春彥副院長、陳天教授、規劃系主任曾鵬首先發表了歡迎致辭;隨後,張赫副教授分享了中心花園地塊的歷史和空間特性,從空間、文化、景觀等方面闡述了對基地的思考,深入探尋場地與設計的關係。接著,臺灣師生互換禮物,並以為契機,加深了中臺雙方的友誼。在同學們進行自我介紹後,就基地開始了進一步的工作,為下午的基地調研做準備。
學生進入了緊張的工作狀態
下午,兩校師生乘坐快車到達基地,在張赫副教授的講解下,學生們對中心公園地塊的空間構成、商業業態、景觀資源和文化特色有了跟家深入的認識,並且進行了實地調研和居民訪談,根據各自分工拍攝了許多照片,更是從防災與智慧的角度深入探討了基地面臨的問題和未來的發展。
「智慧城市防災空間」規劃與設計工作坊不僅是思維的碰撞,更是友好的合作,相信經過幾天的共同努力,同學們都會收益良多。
文案| 彭千芮
審核丨 蹇慶鳴 曾鵬
責任編輯|張人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