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明曦:美國成立太空軍引發的戰略思考

2021-02-24 戰略前沿技術
創新發展習近平 | 創新中國 | 創新創業 | 科技體制改革 | 科技創新政策 | 協同創新 | 科研管理 | 成果轉化 | 新科技革命 | 基礎研究 | 產學研 | 供給側熱點專題軍民融合 | 民參軍 | 工業4.0 | 商業航天 | 智庫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 基金 | 裝備採辦 | 博士 | 摩爾定律 | 諾貝爾獎 | 國家實驗室 | 國防工業 | 十三五 創新教育 軍工百強 試驗鑑定 | 影響因子 | 雙一流 | 淨評估
預見未來預見2016 |預見2020  | 預見2025預見2030  | 預見2035 預見2045  | 預見2050
前沿科技顛覆性技術 | 生物 仿生 | 腦科學 | 精準醫學 | 基因 |  基因編輯 虛擬實境 | 增強現實 | 納米 | 人工智慧 | 機器人 | 3D列印 | 4D列印 太赫茲 | 雲計算 | 物聯網 網際網路+ 大數據 | 石墨烯 | 能源 | 電池 | 量子 | 超材料 | 超級計算機 | 衛星 | 北鬥 | 智能製造 不依賴GPS導航 | 通信 5G | MIT技術評論 | 航空發動機 | 可穿戴 氮化鎵 | 隱身 | 半導體 | 腦機接口 | 傳感器先進武器中國武器 | 無人機 | 轟炸機 預警機 | 運輸機 | 直升機 戰鬥機 | 六代機 網絡武器 | 雷射武器 | 電磁炮 | 高超聲速武器 反無人機 | 防空反導 潛航器未來戰爭未來戰爭 | 抵消戰略 | 水下戰 | 網絡空間戰 | 分布式殺傷 | 無人機蜂群 | 太空戰 反衛星
領先國家美國 | 俄羅斯 | 英國 | 德國 | 法國 | 日本 以色列 | 印度前沿機構戰略能力辦公室 | DARPA 快響小組 | Gartner | 矽谷 | 谷歌 | 華為 阿里 | 俄先期研究基金會 | 軍工百強前沿人物錢學森 | 馬斯克 | 凱文凱利 | 任正非 | 馬雲 | 歐巴馬 | 川普專家專欄黃志澄 | 許得君 | 施一公 | 王喜文 | 賀飛 | 李萍 | 劉鋒 | 王煜全 易本勝 李德毅 | 遊光榮 | 劉亞威 | 趙文銀 | 廖孟豪 | 譚鐵牛 | 於川信 | 鄔賀銓全文收錄2017文章全收錄 | 2016文章全收錄 | 2015文章全收錄 | 2014文章全收錄
其他主題系列陸續整理中,敬請期待…… 

相關焦點

  • 川普:太空軍,一路前行!
    美國副總統彭斯9日在五角大樓發表講話時宣布,美國到2020年將建成美軍第六軍種——太空軍。隨後,美國總統川普發推表示:「太空軍,一路前行!」美國福克斯新聞網9日報導稱,美國總統川普曾多次呼籲建立「太空軍」,將和陸軍、海軍、空軍、海軍陸戰隊以及海岸警衛隊處於平等地位。兼任美國國家太空委員會主席的彭斯9日在講話中說,「這個(建立美國太空軍)時代已經到來。」他表示白宮希望儘快開展這個項目。
  • 美國太空軍司令:中國在太空領域的跨越式進步引發擔憂
    【環球網報導】「中國(太空領域發展)從0到60,真的很快。」
  • 美國太空軍闢謠:還在設計中,網圖不是真的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芊潤】美太空軍制服撞衫《星際迷航》服裝?這兩天,有疑似美國太空軍制服設計概念圖在網上被洩露,並且被網友瘋傳。
  • 太空入侵者:美軍的太空假想敵部隊
    作者:李會超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 空間天氣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太空入侵者」這個名字也許會讓人聯想到活躍在科幻電影中,總想著禍害一下地球的外星文明生物。實際上,在由地球人組成的美國空軍的戰鬥序列中,的確存在兩支被稱作「太空入侵者」的部隊:美國空軍第527中隊和第26中隊。
  • 【軍隊建設】美國空軍航天司令部白皮書:建設太空任務部隊,訓練明天的太空戰士
    這份白皮書為美國空軍太空部隊下一步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值得關注。一、引言「整個人類都反對把太空變成軍事對抗的角鬥場。」——來自於1966年蘇聯電臺的廣播儘管全世界都在避免太空軍事化,但美國的潛在對手確信,利用太空是美國軍事力量的一大優勢,因而積極部署空間系統,以便在未來的衝突中阻止美國對太空的使用。這並非沒有先例。幾百年來,世界各國組建了自己的陸軍、海軍和空軍保衛本國利用全球陸地、海上和空中公域的權利。美國保衛利用太空的權利,是確保使用全球公域這一古老原則的簡單延伸。
  • 美國印太戰略為何註定失敗?
    香港亞洲時報網站8月20日發表了題為《為什麼美國的印度洋-太平洋戰略將失敗》的文章,文章認為川普的「印度洋-太平洋戰略」將有可能失敗
  • 北約:為應對中俄衛星威脅,在德國設立太空中心
    (拉姆施泰因空軍基地,由美國空軍設立,位於德國西南部)顯然,北約的威脅來自於東邊,在位於第二線的中歐德國建立太空中心能夠十分有效地協調北約各盟國的太空活動,利用衛星的定位、成像技術來提供作戰支持。(北約認為自身的衛星和太空系統已經受到了外部威脅)雖然北約並沒有指出威脅來自於何方,但是根據以美國為首的北約一貫的口風,除了北約東面的俄羅斯之外,中國近年在太空領域的發展也令北約擔憂,所以說此次在德國設立太空中心
  • 【國際】美媒:中美未來世界大戰不僅在南海還在太空
    太空技術的發展及使用主要是冷戰期間美國和蘇聯「太空競賽」的結果。  但是,中國最近的經濟、政治和軍事崛起也使該國成為21世紀一支不可忽視的太空力量。  報導稱,近年來,中國向太空發射了近130顆太空飛行器和衛星,範圍從打造本國間諜衛星系統到構建空間站項目可謂無所不包。
  • 美太空最高指揮官離奇死亡,白宮異常緊張!
    2020年疫情在全世界爆發,對全世界都產生了強烈的衝擊,作為疫情的颱風眼,美國的確診人數已經接近150萬,死亡人數直逼10萬!
  • 感動著軍戀的感動!新疆邊防退伍兵成立工作室記錄偉大愛情
    男孩曾在新疆邊防部隊服役,與女孩異地相戀5年,他們一直想拍攝一套軍旅主題的婚紗照,以紀念軍旅生活、軍戀時光,但因為種種原因一直未能如願。退伍後,他得知有戰友在成都成立了軍旅主題婚紗的工作室,當即就預約了時間,買了機票趕了過來。
  • 外媒解讀中俄聯合戰略巡航,信號已發出……
    此次行動是中俄兩軍年度合作計劃內項目,不針對第三方。另據塔斯社莫斯科12月22日報導,俄羅斯國防部22日稱,國防部長紹伊古向普京總統匯報了俄空天軍遠程航空兵和中國空軍在亞太地區成功完成聯合巡航任務的情況。俄國防部說:「紹伊古向普京報告了俄羅斯空天軍遠程航空兵和中國空軍在亞太地區聯合空中巡航任務順利完成的情況。(巡航)飛行時間超過10小時。」
  • 美國戰略家給中國青年定製的「奶頭樂」
    布熱津斯基,波蘭猶太裔美國人,作家,哈佛大學哲學博士,美國前總統卡特的國家安全顧問,與基辛格並稱為「近代美國最重要的戰略思想家」。2017年5月26日,布熱津斯基去世,享年89歲。布熱津斯基一生提出過很多新奇的戰略名詞,其中有一個名詞叫做「Tittytainment」,也就是「奶頭樂」理論。1995年9月27日至10月1日,美國舊金山舉行過一次會議,集合了全球500多位政治、經濟精英,其中包括喬治·布希、柴契爾夫人、比爾·蓋茨等大名鼎鼎的全球熱點人物。
  • 長江三角洲城市群醫院協同發展戰略聯盟宣布成立,共謀區域醫療協同之道
    來自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等省市的多位醫院院長以及澳大利亞、德國、英國等海內外多家醫療單位管理者出席了本次峰會,並宣告了「長江三角洲城市群醫院協同發展戰略聯盟」正式成立。 事實上,在今年6月1日國務院出臺《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時,來自長江三角洲「一市三省」(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的醫院管理者們就萌發了共建長江三角洲城市群醫院協同發展戰略聯盟的想法,而在一個月前,這個想法也得到了一致的通過。
  • 俄羅斯重批美國:重啟星戰計劃,世界將陷崩潰邊緣
    (圖:衛星通訊社)俄羅斯外交部對美國政府周四(17日)提出的新的《飛彈防禦評估報告》作出反應。俄方批評該報告將「太空作為新的戰場」,企圖重啟裡根時代的「星球大戰計劃」,此舉將引發大規模的以核飛彈為基礎的軍備競賽,世界或因此陷於崩潰邊緣。
  • 為何要屈服於美國壓力?美國「印太戰略」最終會失敗
    香港亞洲時報在線8月20日文章,原題:為什麼美國的「印太戰略」會失敗川普當選美國總統以來,將亞太地區的概念擴大到包括印度洋,並把這個擴大後的地區改名為「印度洋-太平洋」,還把太平洋司令部改名為「印太司令部」。這些舉動意在恢復「四方安全對話」——由美國、澳大利亞、日本和印度組成——將其作為抗衡中國的「印度洋-太平洋戰略」。
  • 討論話題:你相信美國真的有太空艦隊嗎?
    這個用戶分享了一個文章:美國海軍和NASA有一支可完全操控的太空艦隊。當蓋瑞·麥金農(Gary McKinnon)成功破解五角大樓最機密的文件時,媒體重點放在了他反對引渡到美國的激烈鬥爭上。然而,大多數報紙和電視臺並沒有過多關注蘇格蘭黑客揭露美國軍隊的細節。
  • 202101《戰略研究入門》鈕先鍾
    ,但在制定戰略計劃時,若不承認非理性因素的可能衝擊,實乃愚昧的幻想。」3 戰略研究的基本共識,第一我都會考慮的國家意識,功利意識,理性意識,憂患意識,4種取向,即思考的大方向和選擇,總體取向,前瞻取向,主動取向務實取向。4 「從歷史的觀點來看,當前局勢的形成,過去一代應負很大的責任,因此未來局勢的形成,現在這一代又焉能逃避他們所應負的責任。
  • 探秘太空營,小小太空人招募,火熱進行中!
    自上周,2015年國際青少年太空特訓營武漢招募啟動,即廣受關注,32個親臨美國太空營席位,所剩無幾。
  • 一架美國軍機飛越中國領空,而且這架軍機跟蓬佩奧聯繫在一起
    一架美國軍機飛越中國領空,而且這架軍機跟蓬佩奧聯繫在一起。 10月30日晚間,中國半官方性質的北京大學「南海戰略態勢感知計畫」(SCSPI)在推特公布,蓬佩奧離開越南河內時,搭乘美國空軍C-32A專機穿越中國領空,從廣西飛入後,沿途經過廣東、江西、浙江上空,最後從上海附近出海直飛日本。
  • 太空垃圾已有1億塊:嚴重影響未來太空旅行
    在太空中,即使是微小的碎片顆粒也可能造成危害。英國太空人蒂姆·佩克(TimPeake)在國際空間站執行任務時,通過照片顯示一小片油漆在空間站窗戶上留下了一個直徑約7毫米的圓形撞擊坑。        據估計,目前大約有1億塊太空垃圾圍繞地球運轉,其中有2.7萬塊直徑大於10釐米,受到美國宇航局和美國國防部的跟蹤監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