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印太戰略為何註定失敗?

2021-02-25 參考消息

香港亞洲時報網站8月20日發表了題為《為什麼美國的印度洋-太平洋戰略將失敗》的文章,文章認為川普的「印度洋-太平洋戰略」將有可能失敗,因為這不符合成員國的國家利益,包括美國自身的國家利益。相關內容摘編如下:

自川普當選美國總統以來,他已經將亞太地區擴大至包括印度洋,將擴大後的地區重新命名為「印度洋-太平洋」地區,並將太平洋司令部重新命名為「印度洋-太平洋」司令部,這是一個從美國西部一直延伸至印度洋的軍事戰區。

此舉旨在恢復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四方安全對話——由美國、澳大利亞、日本和印度組成,作為抗衡中國的「印度洋-太平洋戰略」。

然而,川普的「印度洋-太平洋戰略」將有可能失敗,因為這不符合成員國的國家利益,包括美國自身的國家利益。儘管他們都對中國在該地區的經濟和地緣政治崛起感到威脅或警惕,但任何形式的衝突升級都將對他們的經濟產生不利影響,並有可能在地區引發地緣政治不穩定。

中國是四方安全對話中所有四個國家的主要貿易夥伴,這意味著中國市場對增加和維持他們的經濟增長非常重要。

或許正是因為中美之間密切的經濟關係,川普欠考慮的對華貿易戰將美國經濟推向邊緣,抬高消費價格,令農民破產,並加劇貧困。他徵收關稅的很多中國商品是由美國企業在這個亞洲國家生產的。

▲資料圖片:2020年7月,美日澳三國艦艇編隊在太平洋進行海上聯演。(美海軍官網)

在經濟和技術方面攻擊中國已經在損害美國的利益,而川普無法想像結成軍事聯盟來對抗中國將多麼具有破壞性。這就解釋了為什麼他會命令他的國防部長與中國防長進行90分鐘的電話對話。簡而言之,川普不希望與中國開戰,原因顯而易見。

華盛頓的四方安全對話夥伴國也許在思考同樣的事情:為什麼要因為莫名的威脅而拿自己的經濟和安全冒險呢?此外,中國從未表示過將軍事打擊他們中任何一個。


事實上,如果有人研究東海、南海以及喜馬拉雅山脈邊界的領土爭端歷史,那麼就會發現中國可能不是壞人。

在美國2012年宣布其「轉向亞洲」政策之前,在南海從來沒有任何「航行自由」的問題。中國和日本之間的爭端是在日本政府同一年決定從「日本所有者」手中購買釣魚島之後才顯現的。

澳大利亞只是因為「親緣」的原因站在華盛頓一邊是荒謬的。如果中國切斷澳大利亞的出口,並停止輸送中國學生和遊客,那麼將對澳大利亞的經濟造成沉重打擊。

此外,由於大部分人口集中在大城市,澳大利亞可能無法抵禦對雪梨、墨爾本以及其他城市的襲擊。因此,澳大利亞可能發現自己在一場中國與四方安全對話國家之間的戰爭中被摧毀或嚴重受損。

儘管安倍政府及其右翼支持者可能支持恢復四方安全對話,但大多數日本人可能不會,尤其是日本的企業界。日本人口的日益減少和不斷老齡化提高了中國市場的重要性。

鑑於日本相對較小的面積,並且人口集中在少數城市,四方安全對話就沒有太多意義了。

至於印度,參加四方安全對話同樣是不合理的,因為其規模相對較小的經濟正在陷入嚴重衰退。印度根本負擔不起花費巨資進口武器來抗衡中國。

據稱,印度可能沒有足夠的彈藥來打一場歷時超過6個月的戰爭。也許除了該國從俄羅斯、法國以及美國購買的幾架噴氣式戰鬥機以外,它的大部分武器都過時了。除此之外,巴基斯坦可能會捲入衝突,與中國站在一邊。打一場單線戰爭已經足夠困難了;多線作戰對印度來說可能是致命的。

最終,美國的「印度洋-太平洋戰略」將失敗。

微信編輯 | 董磊

微信審核 | 馮靈逸

致無可替代的你:

在看是了解 點讚是態度 分享是美德 

點亮星標不走散

獨一無二的參考君

↓↓↓

相關焦點

  • 為何要屈服於美國壓力?美國「印太戰略」最終會失敗
    香港亞洲時報在線8月20日文章,原題:為什麼美國的「印太戰略」會失敗川普當選美國總統以來,將亞太地區的概念擴大到包括印度洋,並把這個擴大後的地區改名為「印度洋-太平洋」,還把太平洋司令部改名為「印太司令部」。這些舉動意在恢復「四方安全對話」——由美國、澳大利亞、日本和印度組成——將其作為抗衡中國的「印度洋-太平洋戰略」。
  • 似乎另有深意:中國海軍南海閱兵並非反制印太戰略
    對此有分析人士指出,南海大閱兵展示了中國軍事現代化進程中所取得的成就,其次,也是中國對美國挑起貿易爭端、籤署所謂的《臺灣旅行法》、對南海「自由航行」等進行的一種反應。近來,美國諸如此類一系列舉動對中國沿海及臺海安全帶來了挑戰,這也讓美國清晰地看到,對中國打「臺灣牌」和「南海牌」,得不償失。
  • 【國關青年說】陳昕宇:安倍政府「印太」戰略的內涵及其對「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的挑戰
    [關鍵詞]:安倍政府 「印太」戰略 「海上絲綢之路」倡議 挑戰
  • 【解讀】成曉河:GSOMIA被棄,美國印太戰略受創
    本文系盤古智庫學術委員、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成曉河關於GSOMIA被棄對美國「印太戰略」影響的看法,文章來源於《環球時報》英文版。Moon Jae-in's government has its own reasons to do so.
  • 為何最近印太都怪怪的?
    近期,印太地區,包括日本、韓國、俄羅斯、印度、巴基斯坦、美國、中國呆灣,各種事情。我們一條一條列:日本:消費稅提高2個點、限制半導體出口韓國。韓國:把日本踢出經濟白名單、戰鬥機對中俄聯合空中巡邏開炮。俄羅斯:反普京勢力遊行、對中國出口大量大豆。印度:莫迪連任,行政、軍事手段挑起克什米爾衝突。
  • 阿三又出現自我認知錯位,但任何針對中國的戰略包圍,又奈我何?
    川普總統在剛結束的亞洲之行中多次提到了它,此外美日澳領導人三方會晤和美日澳印四國局長級會談分別在菲律賓東協峰會期間舉行,引起了更多聯想。「印太」概念並非對美國亞洲戰略傳統框架的打破,但它與「亞太」相比,它預示了戰略視角和側重點的再規劃。作為以美國為中心的戰略構想,它們都是針對中國的,但印太更強調了印度的作用。
  • 印媒:美印2月將舉行大規模軍演 代號「準備戰爭」
    據印媒報導,印度和美國本月將在印邊境地區的拉賈斯坦邦舉行大規模聯合軍演,代號為「準備戰爭」。
  • 川普訪印不點名暗批中國 英媒: 美印戰略意圖不言自明
    英媒稱,華盛頓正在積極發展與印度的關係,以制衡中國;蓬勃發展的美印夥伴關係與上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存在的那種關係類似。據英國《金融時報》2月24日報導,正在印度訪問的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呼籲印度加強與美國的關係。《金融時報》發表評論稱,雖然川普訪問印度期間,很有可能不會公開提到「C」這個詞。
  • 【輿摘】美國提前30年揭開機密文件:三招圍堵中國,但他們犯了三大錯誤
    在川普離任還不到一周之際,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突然解密了一份印太戰略機密文件。
  • 美印防長通話,印媒爆料:也提到中國,但不清楚是否談了中印邊境對峙
    電話中,雙方重申了兩國共同努力以加強「多方」防務合作和戰略夥伴關係的承諾。PTI:傑納特·辛格與美國防長勞埃德·奧斯汀進行了交談,討論了地區及全球問題報導還援引官方消息人士的話稱,辛格和奧斯汀在談到「地緣政治發展以及印度和美國在印太地區的戰略利益的更大背景時」談到了中國。
  • 扛凍美軍就緒,將赴喜馬拉雅山配合印軍行動:改寫跟大國的關係
    此外,美國陸軍徵兵司令部一直在尋找適應北極環境的士兵,專門加上了登山課程,也已經準備就緒,將會前往喜馬拉雅山脈與印度軍隊一起訓練。需要注意的是,美印這種軍演已經持續了十年,每隔半年進行一次,重點就是應對北極戰爭,之前一直在美國華盛頓州劉易斯-麥克喬德聯合基地舉行,之後則安排在了喜馬拉雅山。
  • 黑鷹事件:美軍損失19人幹翻3000人,為何卻說行動失敗了?
    兩架黑鷹直升機也在逃離途中被炮火擊落,後來,由美國自己拍攝的以此次歷史事件為原型的電影也形象地取名為《黑鷹墜落》。單從雙方的戰損情況上來看,美國其實的傷亡代價其實是遠遠低於索馬利亞的。約有10000索馬利亞民兵參與了此次戰鬥,對比美軍的120人,數量上有著壓倒性的優勢。從最終的傷亡對比中也能夠得知,美軍以損失19人的代價幹翻了對手3000人,這個數據看起來一點也不差。
  • 意有所指,印國防新聞:俄羅斯不是印度的朋友
    ,作者為一位名叫蘇布拉曼沼澤的博士,不得不說,剛稱讚美印軍事合作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這篇印度與羅斯不是朋友的文章便出來的,想否認它沒有在意有所指都難。將中國建國初期的部分政策的失敗歸結於蘇聯的,認為蘇聯在中國最需要它的時候,不僅選擇袖手旁觀,還與中國發生珍寶島的領土戰爭文章將中蘇之間珍寶戰役的勝利歸結於當時中美蜜月,美國領導人與中國進行戰略和經濟合作才成功抵消了蘇聯的壓力,並將這件事認定為中國經濟繁榮發展的開始,高度讚揚了美國的幫助是出於開明的國家利益。
  • ​美日澳印會談,「組團忽悠」印度買裝備?
    美日澳印四國外長會商討所謂「印太戰略」事宜專家分析認為美日澳三國或以打造「
  • 印美日澳四國各懷心思
    報導稱,美國新政府繼承川普時代構建的框架機制,旨在共同應對中國的海洋活動。但各國與中國的關係複雜,並非一邊倒地對立,其間也交織著能夠合作的領域。美國一方面在安全與經濟層面應對中國,另一方面也期待在遏制全球變暖進程等方面獲得中方合作。
  • 演技太沒誠意,建議取消美國今年爭奪世界影帝提名
    這樣釋放善意,個人感覺不合適,中國雖然有肚量可以包容你,不會和你計較,但是全世界會看在眼裡,你年年拿影帝,今年世態對你不利,麻煩拿出點誠意來服眾中美都是擁核強國,中美關係,決定著全人類的命運與幸福,中國深知自己的責任與使命,推行多邊外交,任何事情都是先與別國商量,在照顧到對方利益的前提下與對方達成一致意見,中國的做法和美國相反,中國從來都不以武力威脅對方,進行強硬掠奪,如果美國打算真心對全世界友善
  • 外媒:印太四國能演變成對抗中國的軍事聯盟嗎?
    據美國白宮官方網站報導,當地時間2月8日,美國總統拜登與印度總理莫迪通電話。另據印度新德裡電視臺稱,這是自拜登正式就職美國總統後美印領導人首次通話。兩人談論了地區安全問題又提到了所謂「四國聯盟」。  就在莫迪和拜登通話的同一天,俄羅斯衛星網報導了一篇名為「印太四國能演變成對抗中國的軍事聯盟嗎?」
  • 美國白忙活了?印度對中國態度大轉彎,印媒呼籲:離美國再遠點!
    美國在進行訪問前,曾主動承認過其真實目的是拉攏印度,蓬佩奧甚至特意提出組建聯盟,但此次印度對中國態度大轉彎。印媒稱在加強與美國的合作關係的同時,印度不應該幹預其與中國的矛盾,同時呼籲離美國再遠點!難道美國這次又白忙活了?  據悉,印媒分析後指出,印度不應該被美國對華制裁所牽連。
  • 美智庫提「抵制中國」新招:軍艦進駐西澳,美日印澳建聯合部隊
    澳大利亞新聞網25日報導稱,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日前發布題為《抵制中國在印太地區軍事化》的報告,呼籲澳及其盟友警醒並抵制中國在該地區的實力投射
  • 印媒:中印邊境局勢緊張之際,美印軍方又有了一個「首次合作」
    據印度媒體《ThePrint》網站10月2日報導,根據美印之間的國防協定,美國軍用飛機首次在印度基地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