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扯國家安全!美國太空軍司令:中國在太空領域的跨越式進步引發擔憂

2021-02-15 環球網

【環球網報導】「中國(太空領域發展)從0到60,真的很快。」據《太空新聞》報導,美國太空軍司令約翰•雷蒙德12月17日宣稱,中國在太空領域的跨越式進步引發了(美國)「國家安全擔憂」。

報導稱,約翰•雷蒙德在當天的一場線上活動上說:「幾十年前,他們(中國)在太空領域中還不是大玩家,現在絕對是了。」雷蒙德說:「他們有一個非常強大的計劃。」

雷蒙德 資料圖

雷蒙德聲稱,中國正在發展尖端太空系統,以努力與美國的太空實力相抗衡。他還宣稱,對所謂的「國家安全」而言,更令人擔憂的是,中國在尋求一種技術,可用作武器來對抗美國的衛星。

值得一提的是,在雷蒙德發表上述言論之際,北京時間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在今年7月24日的外交部例行發布會上,曾有記者提問:「中國首顆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昨天發射升空,有外媒認為中國躋身火星探測行列是為了加大對太空主導權的爭奪。你對此有何回應?」當時,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回應稱,一些媒體認為中方有關航天活動是為了搶奪太空主導權,這種解讀並不正確。科學技術的進步本來就應該服務於全人類的和平與共同進步。中國的航天事業是人類和平探索和利用外空努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完全用於和平目的。正如中國國家航天局負責人介紹的那樣,中方探測和研究火星的出發點是為了提高人類對宇宙的科學認知,擴展和延伸人類活動空間,推動人類文明可持續發展。太平洋足夠大,完全容得下世界各國;宇宙更是廣袤無邊,完全容得下各國共同探索與合作。事實上,1996年以來,幾乎每個發射窗口都有火星探測器發射,今年更是迎來多國齊聚火星發射窗口、開啟深空探測的新高潮。

汪文斌還表示,中方願同世界各國在相互尊重、開放包容、平等互利的基礎上,開展航天領域國際合作,為人類探索宇宙奧秘、和平利用太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積極貢獻。

相關焦點

  • 川普:太空軍,一路前行!
    美國副總統彭斯9日在五角大樓發表講話時宣布,美國到2020年將建成美軍第六軍種——太空軍。隨後,美國總統川普發推表示:「太空軍,一路前行!」美國福克斯新聞網9日報導稱,美國總統川普曾多次呼籲建立「太空軍」,將和陸軍、海軍、空軍、海軍陸戰隊以及海岸警衛隊處於平等地位。兼任美國國家太空委員會主席的彭斯9日在講話中說,「這個(建立美國太空軍)時代已經到來。」他表示白宮希望儘快開展這個項目。
  • 美國太空軍闢謠:還在設計中,網圖不是真的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芊潤】美太空軍制服撞衫《星際迷航》服裝?這兩天,有疑似美國太空軍制服設計概念圖在網上被洩露,並且被網友瘋傳。
  • 【國際】美媒:中美未來世界大戰不僅在南海還在太空
    中國航天員很快就將登上「天宮」,中國擬建的這個空間站定於2022年左右開始運行。  今年最重要的也許是將開始集合約35顆衛星,組成「北鬥二號」衛星導航系統,使中國以及巴基斯坦等軍事客戶擁有本國版的全球定位系統。  但問題是,隨著軌道能力不斷提升,加之南中國海和烏克蘭緊張局勢愈演愈烈,我們發現「太空領域的新冷戰」正在形成。
  • 【軍隊建設】美國空軍航天司令部白皮書:建設太空任務部隊,訓練明天的太空戰士
    太空作為全球性的公共空間對於商業活動至關重要,同時也是聯合作戰和全球穩定的核心要素。太空不再是美國、美國的盟友和合作夥伴可以隨心所欲而不受懲罰的避難所。這就要求我們向目前的實踐和作法進行挑戰,重新評估現有驅動系統開發和部署的流程,包括目標指示和告警;星載保護裝置;創新的戰術、技術和程序;以及其他有助於增強打贏能力的解決方案。五、定義在定義和建設「太空任務部隊」時,美國空軍航天司令部將採納來自其他領域的已經得到證明的作戰原則,並對它們進行適當的調整,然後應用到航天領域。
  • 北約:為應對中俄衛星威脅,在德國設立太空中心
    在德國設立太空中心,對於北約而言相當於邁出了重要一步,因為北約一直將太空視作未來的作戰空間,如果想要佔盡上風,就得先發制人,趕在所有人之前完成太空領域的軍力部署。同時德國的位置不在北約東部前線,在監視、分享來自東邊潛在威脅信息的同時,也能最大程度確保自身安全。值得一提的是,北約長期以來都奉行著"太空和平化"政策,北約秘書長斯託爾滕貝格不止一次提到北約對"太空軍事化"沒有太大興趣,但是這次的視頻會議時,斯託爾滕貝格又指出"北約盟國的衛星和太空系統正在受到威脅,北約有必要發展太空力量",觀點正好完全相反。
  • ​吳明曦:美國成立太空軍引發的戰略思考
    創新發展:習近平 | 創新中國 |基金 | 裝備採辦 | 博士 | 摩爾定律 | 諾貝爾獎 | 國家實驗室隱身 | 半導體 | 腦機接口 | 傳感器先進武器:中國武器 | 水下戰 | 網絡空間戰 | 分布式殺傷 | 無人機蜂群 | 太空戰
  • 德國航空航天中心主任:中國正開闢太空新時代
    外媒稱,歐洲宇航官員指出,過去各國在太空領域互相競爭,但耗資巨大的航天事業如今越發依賴國際間的合作,而中國是歐洲最喜歡的合作對象
  • 決出中國第一個上太空的普通人
    2013年,凌仕品牌聯手美國太空探險公司(SPACEXC)在英、法、美、中等全球60多個國家開啟凌仕太空行活動,提供23張登上太空的門票,實現普通人的太空夢想,成為最有故事的魅力男人。  在美國當地時間12月5日晚落幕的「凌仕太空行訓練營」中,「30萬環遊世界」的傳奇背包客——— 趙行德,憑藉其在勇氣、體能及團隊協作方面的出色表現,成為中國區第一名,獲得了2015年底之前登上太空的「船票」。  而中國區的另兩位候選人,在訓練營中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藝人韓庚因為其出眾的社會號召力,獲得凌仕太空總署授予的「凌仕太空行使者」稱號,也將踏上太空徵程。
  • 太空入侵者:美軍的太空假想敵部隊
    作者:李會超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 空間天氣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太空入侵者」這個名字也許會讓人聯想到活躍在科幻電影中,總想著禍害一下地球的外星文明生物。實際上,在由地球人組成的美國空軍的戰鬥序列中,的確存在兩支被稱作「太空入侵者」的部隊:美國空軍第527中隊和第26中隊。
  • 中國空間站即將建成,27國尋求合作,美國為上太空被坑270億
    值得一提的是,國際空間站預計將在2024年退役,目前美俄等國並沒有建造新空間站計劃,也就是說屆時中國空間站將成為唯一一個投入使用的空間站,包括美國在內的很多國家已經開始試圖和中國尋求合作。事實上早在2016年我國載人航天辦公室就和聯合國籤署協議,同意為他國航天員或載荷專家提供在軌飛行機會。
  • 美研發機器蜘蛛太空中3D列印衛星:或製造出更大型的太空船
    由美國宇航局提供支持的美國纜索無極限公司近日與美國商業衛星公司蘿拉空間系統公司達成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致力於機器蜘蛛的研發。這種奇特的機器蜘蛛將能夠利用3D列印技術直接在太空中製造各種太空系統的部件。據專家介紹,計劃首先要向太空軌道發射一臺機器,以檢測它是否能夠列印部件以及組裝整體結構,這些部件包括太陽能電池板、天線、傳感器以及太空船或衛星的其它組成部分等。不過,這項計劃的最終目標則更具科幻色彩。如果研發成功,將會有一大群機器蜘蛛忙碌於太空之中,它們可以通過3D列印設備列印出各種巨型結構並將其有效地組裝起來。
  • 外媒:為應對中俄衛星「威脅」,北約計劃在德國建立太空中心
    斯託爾滕貝格稱:「包括俄羅斯和中國在內的一些國家正在開發反衛星系統,該系統可能使衛星『失明』(blind)、無法使用或被擊落,並在軌道上製造危險碎片。」「我們必須加深對太空挑戰及其應對能力的理解。」斯託爾滕貝格說,預計北約國防部長會議將同意在位於德國的拉姆施泰因空軍基地建立太空中心。報導指出,北約此舉體現出對外太空威脅的關注。
  • 討論話題:你相信美國真的有太空艦隊嗎?
    這個用戶分享了一個文章:美國海軍和NASA有一支可完全操控的太空艦隊。麥金農還發現了代號為「USS」的秘密太空艦隊的證據。據麥金農說,這支艦隊由美國操控,並配備了軍事人員。儘管有很多人否定了麥金農的斷言,但也有人支持他。例如,據威廉·湯普金斯說,NASA擁有一支高度機密的太空艦隊。此外,湯普金斯認為,這支艦隊的任務是維護火星和月球上的殖民地。科裡·古德也支持這些,聲稱火星在20世紀30年代首次被德國人訪問,並最終在70年代被美國殖民。
  • 中美俄正準備太空戰 中國曾發射神秘衛星
    法媒稱,全球的軍事大國正悄悄為太空戰爭做準備,這有可能引發一場新的、危險的軍備競賽。  阿爾瑪格諾近日在科羅拉多州的會議上表示,到2025年之前,俄羅斯和中國大陸就會對美國所有的太空衛星產生威脅。俄羅斯和中國大陸在2025年之前就能威脅美國任何軌道上的衛星。如果美國和盟友們打算採取措施,遏制針對同盟國太空利益的對手,就應該以很強勢的立場處理此事。
  • 西方評價我國在這領域太強勢,美國人服了:全球沒哪國能擊敗中國
    美國媒體報導稱,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創始人埃隆·馬斯克9月份在2017國際宇航大會上聲稱,太空探索公司明年將會佔據「全球軌道發射總量的大約一半」。
  • 美太空最高指揮官離奇死亡,白宮異常緊張!
    2020年疫情在全世界爆發,對全世界都產生了強烈的衝擊,作為疫情的颱風眼,美國的確診人數已經接近150萬,死亡人數直逼10萬!
  • 頭條 美媒稱中國破冰船瞄向北極 美國海岸警衛隊司令備感擔憂
    ,美國海岸警衛隊司令說他對此感到「擔憂」。據美國《國防》月刊網站6月13日報導,美國海岸警衛隊司令保羅·楚孔夫特表示,中國很快將推出第二艘中型破冰船。6月13日,他在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一個總部在華盛頓的智庫——發表演講時說,雖然中國對北極地區的用心可能是良好的,但從目前來看它的意圖尚不明確。
  • 探秘太空營,小小太空人招募,火熱進行中!
    自上周,2015年國際青少年太空特訓營武漢招募啟動,即廣受關注,32個親臨美國太空營席位,所剩無幾。
  • 太空垃圾已有1億塊:嚴重影響未來太空旅行
    在太空中,即使是微小的碎片顆粒也可能造成危害。英國太空人蒂姆·佩克(TimPeake)在國際空間站執行任務時,通過照片顯示一小片油漆在空間站窗戶上留下了一個直徑約7毫米的圓形撞擊坑。        據估計,目前大約有1億塊太空垃圾圍繞地球運轉,其中有2.7萬塊直徑大於10釐米,受到美國宇航局和美國國防部的跟蹤監控。
  • 參考消息:中國研製出超強碳納米管纖維 或可用於建造太空電梯
    參考消息網10月27日報導 港媒稱,中國清華大學的一個研究團隊稱,他們研發了一種高強度的纖維,甚至能用於製造一臺通往太空的電梯。他們說,這種材料「在許多高端領域的需求量都很大,例如體育器材、彈道裝甲、航空航天甚至太空電梯等」。報導稱,製造一臺可以從地球進入太空的電梯,這個想法也許聽起來像是科幻小說中的東西,但它已存在達一個多世紀,而且科學家在最近數十年提出了各種設計方案。迄今為止,太空電梯的理念一直停留在物理和數學模型的領域,因為沒有強度足夠高的材料來製造所需的超輕超強纜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