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1月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成群的機器蜘蛛在太空軌道上製造太空船或3D列印衛星,這並不是夢想或科幻,而是可能很快就會成為現實。由美國宇航局提供支持的美國纜索無極限公司近日與美國商業衛星公司蘿拉空間系統公司達成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致力於機器蜘蛛的研發。這種奇特的機器蜘蛛將能夠利用3D列印技術直接在太空中製造各種太空系統的部件。
該項研發計劃被稱為「SpiderFab」計劃。據專家介紹,計劃首先要向太空軌道發射一臺機器,以檢測它是否能夠列印部件以及組裝整體結構,這些部件包括太陽能電池板、天線、傳感器以及太空船或衛星的其它組成部分等。不過,這項計劃的最終目標則更具科幻色彩。如果研發成功,將會有一大群機器蜘蛛忙碌於太空之中,它們可以通過3D列印設備列印出各種巨型結構並將其有效地組裝起來。屆時,衛星、飛船等設備都將可以直接在太空中製造,從則幫助人類製造出更大型的太空船或衛星飛行於地球軌道。
這種「聰明蜘蛛」的「大腦」由美國華盛頓的纜索無極限公司製造。纜索無極限公司近日與美國商業衛星公司蘿拉空間系統公司籤署合作協議,雙方將致力於具備太空3D列印功能的機器蜘蛛的研發。纜索無極限公司的子公司Firmamentum公司將在蘿拉空間系統公司的「蜻蜓」計劃中測試其「Trusselator」技術。「蜻蜓」計劃將試驗在軌道上建造通訊衛星,而「Trusselator」技術則主要製造用於支撐太陽能電池板、天線和傳感器的輕量型框架桁架。
Firmamentum公司執行長羅伯-霍伊特博士介紹說,「『蜻蜓』計劃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展示太空製造技術的極好機會。」蘿拉空間系統公司首席技術官馬泰奧-珍娜博士表示,「下一代通訊衛星和太空系統的發展將主要依靠製造方面技術的進步。」目前,尚不清楚雙方究竟將於何時進行此項試驗。
現有的衛星要想進入地球軌道,當它們在穿過地球大氣層的過程中,必須將自己摺疊起來隱藏於保護罩中,以防止溫度過熱而被燒毀或受阻力而被破壞。而在太空中製造衛星部件,則只需要將機器蜘蛛和原材料壓縮進火箭中送入太空。早在2013年,霍伊特就曾經介紹過這種太空製造技術。「在軌道上製造這些重要部件所需的原材料,如纖維、聚合物等,都可以壓縮成一種非常緊密的形式,打包進一個體型更小、造價更低的發射媒介中。到了軌道上,機器蜘蛛製造系統將對這些原材料進行處理,製造出極其巨大的結構。這種方式可以幫助我們製造出比現在大上十倍甚至百倍的太空系統的天線或太陽能電池陣。這些設備將能夠為更廣闊領域的太空任務提供更強的能量、更大的帶寬、更高的解析度以及更高的靈敏度。」
來源:新浪科技
近期熱門文章Top10
↓ 點擊標題即可查看 ↓
1. 五位死於自己發明的發明家
2. 一個屁的推力有多大?
3. 你是如何掉入物理這個「坑」的
4. 不用公式推導,21張GIF動圖讓你秒懂數學原理!
5. 諾貝爾物理學獎是頒給什麼人的?
6. 原來電子云如此驚豔!
7. 手插液氮背後故事多多滴!
8. 這20位物理學家,顛覆了我們對宇宙的認知
9. 光為什麼砸不死人 |No.29
10. 趣談201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的真功夫
點此查看以往全部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