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作為中國的鄰國,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國家,從事農業的人口超過60%。緬甸對食用棕櫚油需求量大,很多公司開始將原始叢林轉變為種植園,這些種植園的主要勞動力來自緬甸其他地區的農民工。
但是整個行業還是遭到了各界的批評和指責。環保人士譴責整個行業破壞了原始叢林的生態平衡,造成動物棲息地的大量減少。同時這些農民工的工資很低,甚至很多人在清理原始叢林時,工作了好幾個月卻根本拿不到工資。
在淡季,他們收穫的一串棕櫚果重達30公斤,他們每天平均要收5000公斤的棕櫚果,工資卻只有3.76美元(約26元人民幣),有些種植園的工人,已經工作了十多年,但是由於工資太低,他們就算是想回家也沒有足夠的路費。旺季的時候,他們的工資會翻倍。
圖為工人們正坐在滿載果實的棕櫚油公司的卡車上。
圖為工廠裡的女人們負責用斧子將棕櫚果剝離出來。
圖為剝離出來的棕櫚果通過蒸汽過程被軟化,然後再用力擠壓軟化的棕櫚果,從而榨取棕櫚油。
最後,棕櫚油被裝進桶中運往其他城市,用於烹飪和其他食品製作。這家小型煉油廠每天可生產15~20噸的棕櫚油。
由於住所裡沒有自來水,女人們必須到附近的河裡洗衣服、洗澡。
便民電話免責聲明:本平臺部分圖文信息轉載自網絡,其內容僅代表原作者個人觀點。本平臺僅供信息傳播服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後臺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