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海外華人的一封信:我眼中的國富民強

2021-02-23 今日加拿大

【來信照登:恆均:含淚看完了不知道誰群發來的圖片,現在農村真的還這樣窮困嗎?!本來幫不認中國字的兒子念圖解,念著念著就哽咽的念不下去了,眼淚差點忍不住流下來。所以轉發給你。我想這些圖片,也許能啟發你寫出一篇圖文並茂的好文章來。你博客看的人多,會引起很大社會反響的。那些最低層掙扎的孩子們也是中國的明天,他們比農民工更可憐,因為他們連為自己呼喊的能力都沒有。而你能!你能發出「救救孩子」的呼聲!讓方方面面以至於全世界聽到!先替他們謝謝你!曉燕】

曉燕(張曉燕,澳大利亞雪梨華文作家協會副會長):你好,謝謝來信。我看了你發來的名為「小村莊」幻燈系列,心情也很沉重,但我卻無法完成你的囑託,更不敢接受你「替他們謝謝」我——這可是比那些圖片讓我心情更加沉重。一個國家有這樣破敗的教室和衣不蔽體的孩子,本來就是我們的痛和恥辱,寫一篇文章表示同情、關心,力所能及的呼籲一下,只不過舉手之勞,怎麼會讓你這位海外華僑「替他們謝謝」我?

其實我經常收到類似你寫給我的這種信件,大多來自不認識的網友,也有少部分來自熟人甚至前輩老師的。他們會在信裡對某些事件表達強烈的關注,希望我用自己的「筆」(電腦)寫一篇博客文章。在信的結尾他們會給我一個我無法拒絕的鼓勵和壓力:你一定要寫,就算這篇文章是為我而寫的;你一定要寫,否則我們都對不起他們;你一定要寫……

你可以想像,就算我有三頭六臂,也無法寫出那麼多文章,更何況,那些讓你差一點流淚的圖片,對於我來說,其實是很普通的,對著它們,我已經寫不出什麼讓「全世界聽到」的文章。可是,我還是決定寫一篇文章,就是這封寫給你、也寫給很多和你一樣看了這些照片就眼睛溼潤的海外華僑的一封信。

國富民強的標準是什麼?

實事求是的說,改革開放三十年,中國大陸的經濟取得了迅猛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了,這是不爭的事實。可是,另外還有一個不爭的事實,那就是中國民眾的生活水平至今還是比較窮困的,在世界上排名遙遙落後。

這兩個都是不爭的事實,然而,後面的一個事實卻被一些人想方設法的掩蓋住。不知道是利益集團有意如此,還是一些窮人自己太糊塗而被忽悠了,中國現在不但給華人華僑,也給整個世界一個印象,那就是我們「國富民強」了。我們國家特別富有,經濟總量不斷上升,連美國人現在都不得不「借中國政府的錢買中國人製造的廉價貨」。這樣的國家還不算「富」嗎?

再看看「民」——也特別「強」了,且不說天不怕地不怕,一會要解放臺灣,一會要把五星紅旗插到澳大利亞、法國和美國的總理府、總統府,就拿最近在美國和澳洲最富裕地區的移民統計,也可以看出來大多是來自中國大陸的神秘人物。還有,哪一個國家有中國這麼有錢,一波又一波花費上百萬送孩子到西方留學?花費巨資到西方去接受西方人的「洗腦」?這樣的「民」還不「強」,那什麼叫「強」?

所以,曉燕,當你看到我常常看到的景象而眼睛溼潤的時候,我也就不足為奇了。你當然看到,我們強大的國家已經把好幾所孔子學院開到澳洲的國土上去了,也難怪,你突然看到我們祖國大陸的小學還那麼破敗時忍不住問我「農村還真的這樣窮困嗎?」。而且你也看到,強大的國家也漸漸控制了世界各地的華文媒體。孔子學院加上媒體,很快就會把我們祖國的核心價值觀傳到澳洲的。但你別擔心,我們不會把這裡農村的貧窮帶過去的,你的孩子是安全的。說實話,不要說海外華人華僑,就在中國大陸內,很多精英和城市人,也沒有搞懂中國到底多「富有」。

這不是我眼中的國富民強。那麼,我眼中的國富民強是什麼樣子的?我就用最近發生在澳大利亞,也就是發生在你身邊的事來解釋一下。

三年前,租住在你家附近的一位來自中國大陸的非法移民(也就是用有效證件和籤證進入澳洲,逾期不歸,「黑」了下來)在到玻璃廠見工中被玻璃扎傷而死亡。事件發生後,你所在華人社區組織起來,幫這位來自中國大陸的同胞打官司。那家玻璃廠的老闆是兩位來自上海的中國移民,他們上面還有一位白人老闆。他們辯稱,這位中國黑民是到廠裡來看看的,不是來工作的,結果發生了意外。既然他不是來做工的,又沒有籤訂任何合同,當然就不賠償。死者方的代表律師討不到任何便宜,結果一分錢賠償都沒有得到。而且,這位黑民也沒有買保險,連安葬費都有困難。

曉燕,是你們所在的教區的華人伸出了援助之手,靠華人的捐款葬了這位同胞,據說還剩下一千多元澳幣(六千人民幣),你們把錢寄給了那位在上海的死者的妻子,那位妻子有一位未成年的孩子。這件事就這樣過去了,一個普通的中國非法移民客死異鄉的悲慘故事。

但故事卻並沒有結束,三年後的今天你興奮地給我寫信,信中說:澳大利亞政府出手了,推翻了原判,政府直接介入,宣布將從一個政府基金中撥款:對當時死在澳洲的中國非法移民遠在上海的妻子一次性補償30多萬澳幣(接近200萬人民幣);同時決定:對那位死者一直在上海的未成年的孩子行使撫養權:按照撫養澳洲孩子的標準,每兩個星期給一次錢,一直給到這位孩子年滿18周歲!

我看了你的信,真不敢相信。因為這完全違反了我所了解的有關法律,澳洲有什麼理由拿澳洲納稅人的錢補助一位非法居留的中國人?而且還要把他的孩子撫養成人?所以我立即寫信給你,請你務必了解清楚。你了解了兩個星期後告訴我,澳洲政府作出這個決定的根據是這位中國黑民只有37歲,沒有保險(如果有保險,死後會得到25萬澳幣左右的補償,反而比政府出手給的錢要少),死在澳洲,而僱主又「無良」,不肯支付賠償,於是,作為一個堂堂正正的國家,他們肩負起了國家的責任——一個對外國公民的責任!

我當時看到你的信,心情異常激動,因為這段時間,我也在國內涉及到幾起死亡賠償事件的案子,都讓人深感人命在這裡一錢不值的無奈。知道這件事的第二天早上,我和連嶽一起吃早餐,我講了發生在澳洲的事。他也立即告訴了我另外一件事,說中國民工在以色列遭到炸彈爆炸死亡後,以色列政府負責撫養這些中國遇難民工在中國的孤兒寡母直到孩子成年。

如果一定要我給「國富」下一個定義,那麼我會告訴你,在這件事中,澳大利亞和以色列就是富裕國家的象徵。這樣的國家不但對自己的國民不棄不離,甚至對前來自己國家的民工和非法移民都實行了最人道的關懷和照顧。

我的例子是不是太極端了?那我就用這次我到澳洲看望兒子時感受到的一件小事再解釋一下。這件小事其實就是一張照片,一張我所住的公寓樓下面遊泳池的入口處的照片。你知道,我在澳洲住在一個中等地區,我住的公寓也是中等價位的。這公寓是標準設備,幾十戶人家,樓下有一個溫水遊泳池。我每次到澳洲看兒子,都會帶他們去遊泳。

遊泳池在一間獨立的房子裡,這間房子比地面低一點,所以,有五級臺階。這天我去遊泳,發現有人在臺階旁邊工作,停下來看,才發現這裡原來有一個供殘疾人上下的電動裝置。我很好奇,就打聽這個東西的作用以及使用方法。那個維修人員稍微介紹後,就說,他負責每兩個星期來維修一次,已經來了六年了(這個樓房房齡是八年)。我有些不解,據我所知,我們這兩棟公寓裡從來沒有住過坐輪椅的不方便人士。我問他這一情況,他說,是的,據他觀察,這個機器好像從來沒有使用過。但他還是要每兩個星期來一次測試是否正常運轉,並作必要的維修。

我知道在澳洲負責維修這些設備的工人的工資是相當高的(一小時工作大概超過一百五十元人民幣),這裡畢竟沒有坐輪椅的人,而且,就算有,面前只有五級臺階,也用不上裝一個設備,再說,坐輪椅的一定要到遊泳池幹啥?那位維修人員聽後先是開玩笑說,那不行,按照你說的,那我不就失業了。但看到我認真的樣子,他就說,這是規定,任何一個公共場所,哪怕只要有一級臺階,必須安裝無障礙通道或者設備。他說我住的這棟樓還好一些,有些公寓的公用場所更多,安裝的無障礙設備有好多個,僅僅是維修費一年就是一間公寓的錢。最後他說,我的工作是維護好它們,說不定某一天,從某地來一個坐輪椅的,想參觀一下你們的遊泳池呢。

那個坐輪椅想看一下我們遊泳池的人也許永遠不會來,但這個很現代化的、用手一按就可以載著輪椅上下的設備會一直在這裡默默的等著他(她)。那天我都不知道自己遊了幾圈,腦子裡一直很亂。

曉燕,你生活在澳洲,應該注意到,很多時候,商場和遊樂場、公園裡都有不少坐輪椅的人佔據了最好的位置在那裡消磨時間。可是你到中國來看一下,你看到幾個坐輪椅的?難道中國坐輪椅的比澳洲少(按照比例)?當然不是(中國有大約八千萬殘疾人,坐輪椅的應該也不少)。就在奧運前夕,北京才自豪的宣布完成了主要公共場所的無障礙建設,而在北京這樣宣布之前很久很久,從北京逸散到世界各地攜帶不義之財的人已經把美國和澳洲最好的別墅都買下了不少。全世界都從財大氣粗的中國富人和官員那裡看到了中國的「富裕」,只是這些大陸來的中國人從來沒有從隨處可見的樓梯旁邊的小設備上看到他們自己的貧困。

現在我也許可以告訴你,我眼中的富裕國家的標準了,衡量國家富裕的標準只有一個,那就是生活在這個國家的國民是否感受和直接享受到了這種「富裕」。富裕的國家應該讓任何一個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國民(甚至非國民)都感受到他們是最重要的,感受到國家是為他們而生,為他們而存在,為他們服務的。

用花費巨資的火箭把三個軍人太空人送到太空中並不能說明這個國家有多富有,但讓每一個臺階旁都有一個這樣可以垂直升降的小小設備在那裡默默等待有需要的國民的出現,那才叫牛逼!

判斷一個國家是否富裕的標準不僅僅是「錢」,更重要的是「前途」!

上面我用來判斷一個國家是否富裕的標準基本上脫離不了一個「錢」字,就算你要以人為本,要對國民進行人道關懷,要養起孤兒寡母,也得有錢吧。雖然我們國家用上億的納稅人的錢把太空人送上了太空,讓全國人都感到特強大、特牛氣、特揚眉吐氣,但以我們目前的人均GDP,絕對做不到在每一個樓梯旁都安上升降機。那樣的話,造價可能要遠遠高於十個甚至幾十個宇宙飛船。所以,難怪要想讓國民感受到國家的強大,最快捷的方法就是搞這種太空項目之類的,或者忽悠全國人民的奧運會。

我就不評價了,但我想推出第二個判斷一個國家是否「富裕」、人民是否「強大」的標準。這個標準好像和「錢」、「富裕」沒有多大聯繫、但卻也是判斷一個國家是否「國富民強」的最重要標準。

從哪裡開始?請允許還是從你——曉燕開始。據我所了解的,你在澳洲的生活並不富裕,而且,就算和你在國內工作的原來的朋友相比,你也不算富裕。其實這種現象並不出奇,我自己也碰上了。和我同時代的哥們姐們,沒有出國的,現在都過得挺滋潤,因為絕大多數也都是各行各業的精英了。他們的富裕和國家過去三十年經濟高速發展有關,雖然他們屬於少數,但畢竟也說明了「國富民強」的道理:民眾要想強,國家必須富。

可是,這些年隨著我這批朋友和我一起人到中年,我漸漸發現了問題。越是那些高級的精英,越漸漸顯出了對前途的迷茫。這首先是反映在他們對自己子女前途的擔憂上(大多是獨生子女)。結果,我每次回國都收到到很多的「騷擾」:都是哥們姐們找到我打聽如何把自己的獨生子弄到外國讀書。我說,讀書可以,幾年下來的各種費用可能要一百多萬呢,他們說,一輩子就這個兒子(或者女兒),一百萬就一百萬吧,借也要把孩子送出去。

這讓我微微有些震動,暗中高興自己「先下手為強」。但真正讓我震驚的卻是毒奶粉出現後發生的一些事。

毒奶粉後我回到國內,第一個星期裡竟然接到了八位老朋友的電話,都是要求我「無論如何」幫他們把孩子弄到國外留學或者定居的「命令」。他們在國內的條件都很好,屬於精英之類的。而且他們的孩子也大了,不會喝毒奶粉的。但,他們好像對前途失去了方向,感覺到不確定性,有一種躁動和極度的不安。一位朋友說,我能保證我的兒子不喝毒奶粉,但我用什麼保證我的孫子和子孫後代不喝毒奶粉,甚至比毒奶粉更毒的東西?

當然和我更鐵的哥們就更進一步說出了自己的擔心:我能夠爬到今天的地位,我兒子能夠嗎?我願意他用我那種方式向上爬嗎?再說,我能保證這個社會不變嗎?社會一變,那麼用這種方法爬得越高,摔下來就越慘。

我想,他們沒有說出來的意思我也聽出來了。我們都心照不宣而已。是的,你能夠在不公正的制度下取得目前的利益,你能保證自己的子女也可以?你很幸運可以欺負普通百姓,但你能保證你的兒子和孫子就不被別人欺負?你能保證那些受欺負的民眾不會在你這一代找你們算帳,但你能保證你的子孫後代不被清算?

說到這裡,我們就很清楚了,一個真正富裕的國家,絕對不能是一個讓民眾看不清前途的國家。我這樣給你舉個例子,如果現在澳洲突然被古巴或者北朝鮮的領導佔領和統治了,你會怎麼辦?還是同一個「富裕」的澳洲,但我想,兩千萬澳洲人要就全部移民離開澳洲,要就是起來推翻獨裁統治。

這就是我想說的另外一點判斷一個國家是否「國富民強」的標準:國家必須能夠取得民眾的信任,國家一定是朝人類歷史正確的方向發展和前進,民眾才會看清楚前途,看到希望。否則,國家再有錢,民眾也不會強到哪裡去,充其量在移民和加入外國國籍上爭先恐後,爭強好勝而已。

貧窮不是一個問題!

曉燕,上面說到我眼中的「國富民強」,按照這個標準,我們中國大陸顯然還有距離。但實事求是的說,雖然有那麼一伙人先富起來了,而且為了私利壓制輿論、剷除異己,用各種宣傳手段等忽悠民眾,可是,畢竟中國整體國力和普通民眾的生活水平也有所提高。在這種情況下,用美國和澳洲的標準來要求中國,顯然不實際,也不那麼地道。

有人可以這樣說,中國現在還不那麼富裕,如果我們的經濟繼續發展下去,等到我們和美國、澳洲一樣有錢了,到時民眾不是就能夠看到前途,看到光明?到時所有那些困擾我們的問題不就迎刃而解了?

說得好,我何嘗不是這樣希望的?於是,出現黑窯洞奴隸孩子時,我們說,歐洲以前也出現過;說到毒牛奶時,我們也自我安慰道,美國在發展的這個階段不是也有食品安全問題?說到此起彼伏的官民對立,我們也能在東南亞和非洲找一兩個遮羞布糊弄人家和我們自己……這些聽上去振振有詞,確實能夠安慰我們一陣。然而,果真如此嗎?

不錯,很多發達國家在象我們國家發展中的這個階段,也出現群魔亂舞的現象,但人家最終解決了,或者說大部分地解決了問題。怎麼解決的?從制度從根本上解決的!靠法制,靠權力的監督,靠新聞媒體和每一個公民的言論自由,靠逐漸完善的民主制度。請問,你能夠找一個中國人,悄悄問他們,你相信利益集團會改邪歸正從善如流嗎?你得到的答案只有一個。如果這種情況可以發生的話,歷史最悠久的中國不會在發展了五千年後人均GDP仍然名列100位左右。

那些貪汙腐敗真能夠靠他們開會自覺糾正?這不過是痴人說夢……好了,我想說到你給我發來的那組讓很多海外華人們流淚和眼睛溼潤的照片,我想告訴你,我為什麼不再對著照片激動萬分,立即寫一篇煽情的文章。我不寫,是因為我認為貧窮不是一個問題。

我是不是太殘忍了?看到衣不蔽體的孩子和破敗的教室竟然喊出「貧窮不是一個問題」?你慢慢看完。中國社會一直有貧窮,我們國家一直有貧窮,世界範圍裡也一直有貧窮,貧窮是我們中華民族和世界各國長期戰鬥的敵人。老百姓對貧窮的忍耐力是你我無法想像的。他們不但對貧窮,而且對天災都有超乎我們想像的忍耐力。

四川地震災區出現過這樣的情況,一些來自城市的救援隊要把村莊已經變成廢墟的農民轉移走,可他們不肯走,他們要繼續在這塊廢墟上生活。有的死去的親人的屍體還沒有挖出來,他們就開始含淚默默地在旁邊的空地上挖地種菜了。救援人員感到很驚訝和不解,就問,你們幹啥?農民說,我們不種菜,吃什麼。總是要生活的……

你看,這就是中國的老百姓,幾千年來,他們其實都是靠自己在生存。他們沒有能力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政府,也沒有哪一個政府真正關心過他們。他們早就練就了忍耐貧窮和苦難的超能力。

另外,我提醒你注意一個事實,中國歷史上有無數次的起義和改朝換代,但幾乎沒有一次農民起義是真正因為農民太窮而引起的。是的,他們不怕窮,不怕天災。

中國人怕的是不公正,怕的是不合理。他們討厭的也是不公正、不合理。這也是目前的中國正面臨的最大危機——不是貧窮,而是不公正的制度和環境。

如果你不相信我,請你去查一下過去幾年發生在中國大陸的群體抗暴事件,有一起是因為孩子沒有奶喝、老百姓揭不開鍋、殘疾人沒有飯吃造成的?沒有,絕對沒有。你到中國街頭可以看到到處是殘疾人在地上爬來爬去討飯,但他們不會不滿,更不會對自己的處境怨天尤人。幾千年來,他們都沒有指望過政府能夠照顧他們,現在也不指望。

多好的民眾,多善良的老百姓!——且慢,你千萬別誤會了,以為這麼好的民眾就能夠欺負,就能夠巧取豪奪,就能夠為所欲為,千萬別打錯算盤了。孩子可以沒有衣服穿而仍然維持和諧社會,但千萬別讓他們知道一個縣委書記、一個處長每年要花費多少納稅人的錢,另外還要貪汙多少人民的血汗錢包二奶、嫖妓和公費出國!孩子們可以在簡陋的教室裡學習你們灌輸的任何東西,但千萬不要讓他們意識到,給他們發出指示的人正在用他們的血汗錢砌一幢又一幢豪華的辦公大樓!!殘疾人可以在馬路上繼續爬來爬去,但最好不要讓他們明白了,那個把一個人送到太空行走的太空探索項目其實可以讓成百上千的殘疾人在自己的國土上站起來行走,而不是爬?!

還記得1978年那個標誌著變化的舞臺劇《於無聲處》裡的一句臺詞嗎——「人民不會永遠沉默!」

我想告訴你,靠寫一篇「圖文並茂」的文章去「救救孩子」,是很不實際的。我們現在需要拯救的是我們自己,是我們自己的麻木不仁,是我們自己的良心和良知……

楊恆均 2008-11-25

相關焦點

  • 郭簡老師的一封信:為什麼我的眼中常含淚水
    為什麼我的眼中常含淚水親愛的孩子們:還記得17號的休業式,燈光絢爛,我給你們分光了辦公室所有的零食。還記得你們一聲聲的「老師,再見」!我以為很快我們就會再見。因為寒假,向來那麼短。但是,一場突如其來的「戰役」打破了常規,我們都履行著自己的義務,在家,不出門,就是保護自己,保衛家園!
  • 海外華人:出國後,我為什麼不用中文名?
    ▼想必很多在海外生活的華人朋友們都有這樣的經歷:你告訴別人自己的中文名,對方基本是支支吾吾,一臉懵逼,不知所措……▼近日,紐西蘭本地媒體就對當地的華人進行了一個調查:我為什麼不再使用中文名?接受採訪的華人移民Kathy Yan說,自己畢業去找工作的時候,老闆看她的簡歷就問她,為什麼不使用自己的中文名?這樣的問題許多受訪者都遇到過。
  •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 | 海外華人認同的悖論:以泰國為例
    事實上,時至今日如果你去泰國農村,你還會在餐館門口發現這樣的字樣:「不錯的餐館,不錯的華人(Jek)餐館。」顯然沒有人會對這個名稱表示不滿。所以,為什麼Jek不在那些羞辱政客的詞彙裡面呢?人們本可以用它,為什麼他們不用這個詞呢?這是一個困惑。人們還使用另一個詞來形容海外華人。這是一個經過改造的、近三十年來新出現的稱謂,用來指代混雜的海外華人群體。知識分子和學生推動了這個新稱謂的產生。
  • 海外華人迎國慶,傳統藝術的英文表達你知道嗎
    一年一度的國慶節來啦,國慶期間除了遊山玩水、飽覽祖國的大好河山,大家非常喜愛的還有觀看國慶大閱兵,國人的活動可以說是豐富多彩,當然不僅國內的人們在慶祝國慶,世界各地的海外華人也在這個節日為祖國慶生
  • 美國人眼中的華人:羞恥感強 壓力大
    在美國人眼中,華人究竟是怎樣的?史丹福大學精神醫學副教授羅娜胡(Rona Hu)在一次論壇會中表示,華人羞恥感強且注重成敗,給自己的壓力較大。
  • 團夥假借「援交」詐騙海外華人
    點擊上方↑藍字「西非華聲」直接關注立足當地 認真講旅尼華人故事新聞擔當
  • 海外華人首選的電視盒子—安博盒子
    安博電視盒子一個原價$300, 團購價$219 (含稅)!
  • 海外著名華人視頻網站「多瑙影院」創始人江蘇被捕
    綜合中國媒體報導,江蘇省泰州警方破獲一起特大網絡侵犯著作權案,涉及海外著名視頻網站「多瑙影院」,網站創始人被捕。2013年,無意間發現做微視頻很賺錢,於是自己成立了一家公司,從他人手中購買了私人製作的網站,並改名為「多瑙網站」,租用境外伺服器搭建影視播放網站,通過盜版國內正版或直接購買有線信號轉制電影、電視、錄像等作品,放在其經營的多瑙網站上供海外華人觀看。    因王某身在境外,境外收錢很不方便,於是跟國內的高某合作。
  • 海外華人十大新聞事件:所羅門撤僑 李安獲奧斯卡獎
    這一年,在海外的華人世界中發生了許多的事情。華人導演李安一舉奪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陳馮富珍當選為世衛組織總幹事……華人憑藉自身的才智和努力,在各自的領域取得了卓越成就,而這些成就的背後是一個日益引起世人關注的中國。但同時世界依舊是不太平的,華人仍然隨時會遇到危險或不公正待遇:美國強制遣返中國孕婦導致流產令人扼腕,加拿大雙博士跳橋自殺令新移民感到前途渺茫。
  • 我眼中的秦淮河
    特別是從朱自清《槳聲燈影裡的秦淮河》中,我們看到了它獨有的一面;當然,它也讓我看到了我眼中的秦淮河。秦淮河,我心中的秦誰河啊!在那碧陰陰而又清雋的水中,我仿佛看到了我們的船在劇烈地顫抖。也許是水急的原因吧,我們的船經不住素湍激流的敲打而顫抖;也許是與人的情感有關吧,面對往日之盛況,雖如今也還是風茂依舊,但它卻缺少了當時所擁有的氣息。
  • 澳洲海外華人維權發聲的第一槍在阿德萊德打響!
    澳洲華人海外維權發聲第一槍在小阿村打響了,來澳15年首次親歷,意義非凡,影響深遠!感恩感激@西米露(最近很忙,私信回復慢) @後勤部 和其他志願者和參與者的大力付出」這段時間,從Woolworths辱罵事件,到外賣小哥被打,再到周末的示威活動,處處體現了大家的團結合作,互相幫助,真心要給我們阿德萊德的華人朋友們點個大大的贊!相關新聞:突發!阿德華人當街被打!種族主義抬頭華人首當其衝?!本周末Rundle Mall 「為華人發聲」 示威活動,發出我們的聲音,對種族歧視說不!
  • 中外殊途同歸,海外華人再也不用糾結了!
    而這也成為海外華人心中最大的糾結。估計每個人都很熟悉這樣的畫面:家人天天越洋電話督促「出門戴口罩」;而這邊媒體又一再說,「戴口罩防疫沒用」。再看看網上劈天蓋地的報導:有華人因為戴口罩被公開歧視。實在是心太累!然後還有不少人說,海外不讓戴口罩是因為口罩不夠用了。於是,風水開始輪流轉,從初期大家買空海外的口罩寄回國,一轉彎變成國內的口罩往海外寄送。總歸一度是這種局面:在中國,不戴口罩,人人見而誅之;在海外,戴口罩,人人見而避之。
  • 【央視春晚海外去哪看?】海外華人Youtube在線看春晚地址!最新官方節目單
    今年,央視春晚將在Youtube和Facebook海外社交平臺上直播,身在海外的華人朋友和留學生們,可以流暢的看春晚直播啦!!
  • 【我與海外院士青島行】楊菁菁:院士眼中的小天使
    因為曾留學巴黎,楊菁菁精通英法雙語,語言上的優勢為她的工作助力不少,但此次「海外院士青島行」規模之大,要面對來自22個國家的和地區的院士,對楊菁菁來說這份工作並不輕鬆。「活動在國內只有4天,但是我們為了這個活動,前前後後準備了4個多月。」
  • 微信群善後:微信要被美國封了 ,海外華人如何應對
    美國政府根本不知道微信對海外華人生活有多麼重要,只以為是社交工具,如果臉書,下班以後累了玩兒玩兒。生活在美國的人,當然基本上都是華人。加、英、澳、日等國很可能跟進,生活在西方的微信用戶都可能受影響。但是我估計這種可能性很小。
  • 海外華人歸國躲疫情,在飛機上感染!紐西蘭疫情全境警戒升2級!
    邱某某在市集中醫療救治點接受治療小助手點評隨著紐西蘭本土疫情開始升溫,已經有社區傳染的趨勢,同時中國內地的疫情目前正處於好轉,很多華人朋友開始考慮是否回中國躲避疫情,小助手這邊建議我們華人朋友們,在決定回國前,一定好做好充足物資準備及心理建設,對於體質較弱的朋友以及老人、小孩,小助手不建議長時間的飛行遷移,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小助手之前的文章【疫情蔓延,海外華人是否回國?
  • 剛剛宣布: 海外可用國外銀行卡綁定支付寶、微信! 澳洲華人沸騰了! 手把手攻略交給你!
    海外華人們、外國友人們,從此刻起,你們也可以享受掃碼付款的逆天便利啦!\ 第六步 /最後,綁定您的海外銀行卡就大功告成啦!但是,短暫回國的華人或外國友人可能會問:如果我沒有用完預存的錢,後面長時間也並不會再去中國,那我的錢就一直被鎖在裡面了嗎?
  • 【活動】我眼中的彭于晏 微博展示
    反正我是想死你們啦!你們想我嗎?  艾迪生日前夕,往返在微博上面早已開啟了#我眼中的彭于晏#的慶生活動,看到大家踴躍參加,不顧一切執著刷屏,簡直棒棒噠!  活動話題#我眼中的彭于晏#閱讀量快要破20萬~
  • 華人小哥幫老婆招待國內來的5個閨蜜「姑奶奶」,狂吐槽:「我終於知道為什麼全世界都討厭中國有錢人了!」
    相信居住在澳洲的華人朋友們,多多少少都有接待國內親友來海外度假的經歷。這不,最近一位生活在海外的華人小哥,就接待了5位從中國來的「姑奶奶」結果直呼:「我終於知道為什麼全世界的人都討厭中國的有錢人!」其實這樣吐槽並不在少數,不少海外華人都曾經接待過「不靠譜」的國內朋友,讓他們心中的苦是有口難言。
  • 一位華人媽媽的求助:我的孩子不愛回中國了,怎麼辦?
    一位華人媽媽在網上發了一封求助信《我的ABC孩子不愛回中國了》:這位華人媽媽的女兒每年都會回中國一到兩次,照理說,應該已經非常適應國內的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