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華人媽媽在網上發了一封求助信《我的ABC孩子不愛回中國了》:
這位華人媽媽的女兒每年都會回中國一到兩次,照理說,應該已經非常適應國內的生活了。但沒想到,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她越來越不愛回中國,該怎麼辦?
沒想到帖子一經發出,立刻引來了網友們的熱議,許多華人紛紛表示,自己家也出現了同樣的狀況,孩子年齡越大這種情況越嚴重!
那麼,為什麼那麼多華裔孩子不願意回中國呢?對此,網友媽媽們認為普遍原因有以下三點:
孩子在家非常喜歡從電視機或Youtube上看英文動畫,但一到國內都看不成了,完全不知道怎麼打發漫長的空閒時間。很多海外孩子到了國內感覺格格不入,對於一些中國特有的習慣或習俗表示完全不能理解。例如:為什麼新年要給長輩們鞠躬?為什么喝冰水要被制止?.
而很多爸爸媽媽們往往只是一味地要求孩子們這樣那樣配合,卻很少耐心地去為他們解釋。漸漸地便會導致矛盾越來越多,"隔閡"也越來越大。
許多媽媽們都承認,在孩子的中文學習上不算用心,認為英文說的好就夠了。但沒想到,在實際的人際交往和生活中就出現了大問題。
很多時候海外孩子回國很想和國內小朋友們一起玩耍,但無奈每次交流都好像雞同鴨講,漸漸地就不愛說話,年紀越大這種情況越嚴重。更甚至,出門什麼字都不認識,站在街道上沒有安全感。
身份認同是每一個華裔孩子都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伯克利的一位著名華人教授說過:「我知道,你們從小就學到美國是個平等的地方。當你是一位學生時,這是真的。但一到你畢業,開始工作,你就會發現,不管你如何出色依然會受到歧視。
所以你必須學習中文,了解中國文化,以便在動搖時還有另一個身份可以幫助你把握自我。這樣你就有了一個完整的身份。」
所以對生活在英文環境的海外娃來說,學好中文太!重!要!了!隨著學中文的熱潮席捲全球,華人孩子的「聽」、「說」優勢已經越來越不明顯了。學好中文,「識」、「寫」才是王道!
1. 漢字和圖形相結合:比如學到「鴨」這個字,小朋友們可以結合小鴨子的卡通配圖加深記憶。
2. 寓教於樂的模式:讓孩子嘗試解釋文字的意思。例如「貓」,可以讓孩子模仿貓咪的叫聲。
3. 誦讀學習法:讓孩子手指著這個字,大聲念出來。手、眼、口、心全部感官調動起來,鞏固學習成果。
長按下圖海報中的二維碼
添加客服即可獲取活動詳情
字帖數量有限,先到先得哦~
悟空中文作為全球一線中文教育品牌,專為4-15歲海外少兒提供在線中文課,在全方位提升孩子中文應用技能的基礎上,培養孩子深厚的文化底蘊,已累計服務全球10萬+華人家庭了!英美加澳新超多國家的小朋友都在學!除了正課以外,小悟空還為孩子們精心配置了文化大班課,主輔結合,綜合提升孩子的中文文化素養。* 以上內容由客戶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