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為保護自己及所愛之人不受反社會人格者的傷害,切記以下法則:
1. 最高法則:了解並接受這世界上就是有這些人的存在
這些人外貌或許與我們別無二致,外表看上去常常是令人愉快的,但心靈卻冰冷無比,且他們就在我們身邊。他們表面魅力十足、內心冷酷空洞,習慣性撒謊,缺乏負罪感和羞恥感,擅長利用他人……
2. 「事不過三」:檢驗交往者的主張、承諾和所負的責任
一個謊言、一個未履行的承諾、一個未盡到的責任或許是我們誤會,但一而再就是很嚴重的錯誤,再而三,很可能說明你遇到了騙子。不管之前付出了多少,即使很難離開,在這種情況下,儘早脫身是唯一的避免更嚴重代價的方法。
3. 最好的辦法:遠離反社會人格者,拒絕跟他們接觸和溝通
反社會人格者的陰謀詭計不是我們能輕易識破的。他們根本不遵守社會契約,跟他們競爭或合作都非常危險,要知道他們是連命都可以豁出去的人。
不用擔心把他們趕出你的生活會傷害他們的情感,或許他們會假裝很受傷,但他們根本就沒有這類情感,傷害根本無從談起。
4. 質疑自己的婦人之仁
如果你遇到一個一直傷害你或其他人,而且很會博取你的同情的人,這個人是反社會人格者的概率幾乎為百分之百。面對這樣的人,客氣有禮的態度恰好會為他們所利用。
同情是一個極其珍貴的情感反應,同情遭遇不幸、受苦受難的人是仁慈的表現。但不管我們的本意有多善良,反社會人格者的所作所為都絕不是我們能控制的,更何況這是他們的人格。
不用替他們贖罪,矯正他們也不該是你的使命,你最應該做的是過好自己的日子。
5. 保護你的靈魂
不要因某一個或某一些沒有良心的人而喪失對世界的信心。大多數人都有良心,大多數人都能夠愛自己也愛別人。
辨識誰是反社會人格者很難,即使是接受過訓練的專業人員也可能被反社會人格者所操縱而蒙蔽雙眼。如果你實在不確定某個人的表現是否符合上述標準,請聽從你的直覺——不管你願意與否、認同與否或察覺與否,你都一直在觀察人類的行為,直覺是你的好幫手。
最後,關於這起案件,我們能說的確實「太少了」,因為兇手是個未成年人。
分享給大家一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