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I,犯罪心理……破案的N種姿勢:罪案劇盤點之美劇篇

2021-02-22 正經與不正經

罪案劇一直是最受觀眾歡迎的影視類型之一,優秀作品也層出不窮,單說電視劇,就是一片海洋,小編盤點了一下經典的罪案劇集,對罪案劇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可以找來看看。

本篇首先推薦的是美劇,美國罪案電視劇,大概佔了美劇的半壁江山,尤其是CBS電視臺,一度被劇迷們戲稱為Crime Broadcast Station,出產了大多數的優秀罪案劇。這些劇集所包含的類別之廣,角度之全面,就像是進入一個罪案圖書館,裡面有非常詳細的分類系統,而從內容來講,它們非常注重科學性和司法程序,也是非常有效的科普普法的手段。

小編更願意把這些劇集組成的體系,看成一門課程設置完備的學科,因為小編一直覺得,要是把看這些罪案劇的時間用來攻讀一門學課,現在差不多也做到博導了(淚~)。

(以下推薦指數是小編個人的建議,僅作參考,還是那句,青菜蘿蔔各有所愛,甲之砒霜乙之蜜糖,看看就好)

經典教科書級別的罪案劇: CSI

推薦指數:★★★★★  強推 

在這部美劇最巔峰的時期,曾被媒體稱為「美國史上最成功的科學斷案式的劇集」,據說CSI曾在超過175個國家播出,掀起了一股全球「法醫學"熱潮,聽說很多學校的法醫課都使用它來教學,雖不知真假,但足以說明其影響力。

CSI當年還被冠以「高智商者最宜觀看"的盛名,昆汀·塔倫蒂諾也是本劇的劇迷,就是那個殺死比爾、暴力美學的昆汀,他主動執導了第五季的最後一集。最精彩的幾季裡,幾乎每一集都可以拿出來仔細咀嚼。

CSI小組Las Vegas的老大Grissom(你會發現,很多罪案小組都有一個名字中帶G的老大,NCIS的Gibbs,Criminal minds的Gideon,所以這個G應該是大哥的意思吧~),是一個最好的犯罪學教授,除了有著對科學一絲不苟的書呆子氣和淵博的學識,更讓人敬佩的是他的包容性和對他人的尊重,如面對SM俱樂部、面對連環殺人犯的時候,即使是看到了人性變態、扭曲的一面,他也能敞開心扉去了解和尊重對方。

在CSI中,你能了解到Chimaera(指一個人身上有兩種不同的DNA)這樣的冷門知識;也能聽到對犯罪發生的反思,如Grissom在無法定罪的集體謀殺後,對偏見和群體無意識的指責:「如果他們有一個人曾經關心地詢問一句『你怎麼了?』,或許就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了!」;還能看到在美國司法體系中程序正義的至關重要性。

由於其巨大的成功,CSI還有很多衍生劇,CSI:NY,顧名思義,是紐約的CSI團隊;CSI:Miami,邁阿密團隊,以及專門針對網絡犯罪的CSI: Cyber。這裡就不一一介紹了,每個團隊都是用相似的方法論進行案件偵破,只是團隊風格不一。

當然,就像很多的經典美劇總是有一個從輝煌走下神探的過程,CSI也在經歷了演員、角色的不停更換之後,在2015年的第15季迎來了終結,片頭那首激昂的「Who are you」也終究變成了懷念。

最長壽的罪案劇: 法律與秩序 (Law & Order)

推薦指數:★★★☆,雖然堪比百科全書,因其寫實風格,觀賞性不如CSI  

這部電視劇從1990年就開始,2010年結束,共20季456集,還有多部衍生劇,包括《特殊受害者》(Special Victims Unit)系列,《法律與秩序:犯罪傾向》(Law & Order: Criminal Intent)系列等,堪稱NBC歷史上,乃至美國影史上最宏偉的罪案劇集。
這部劇的風格偏寫實,每一集開頭都是一個平靜的開場白"In the criminal justice system, the people are represented by two separate yet equally important groups: the police, who investigate crime; and the district attorneys, who prosecute the offenders. These are there stories. "(在司法系統,人民被兩個同等重要的群體代表:調查案件的警察和提請訴訟的檢察官。)所以每一集也是分成兩個部分:警察偵察破案,以及檢察官的訴訟過程。這些故事「儘量接近真實」,並且聚焦於司法程序,很像一門普法教育課。

而說到在法庭上發生的故事,又是美劇一大類別,律政劇,它們跟罪案劇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但又不僅僅聚焦在罪案上,所以這裡不多介紹了,就順帶推一部小編的心頭大愛《波士頓法律》(Boston Legal),只需要看看每一季的豆瓣評分,你就知道這部美劇不容錯過。

犯罪心理:《犯罪心理》(Criminal Minds)

推薦指數:★★★★,前幾季比較精彩,乾貨比較多,後面逐漸流於形式了

犯罪心理無疑是犯罪學中,內容最豐富最有趣的一個分支。
如果說,CSI的主要職責是在案件發生之後,根據物理上的蛛絲馬跡去定位罪犯,他們可以不關心動機,罪犯的心態,而犯罪心理的作用,是根據罪犯的行為模式,去反推罪犯的心理特徵和動機,給罪犯畫像,甚至預測和制止罪犯的下一罪行。
所以本劇中,觀眾可以看到很多心理學方面的知識,特別是變態心理方面的知識。值得一提的是,劇集的片頭,列出了很多犯罪史上真實的殺手照片,曾經有網友一一將他們的身份查出來,可見這個粉絲群體也是非常有研究精神的一群人。

犯罪心理曾經嘗試過幾個衍生劇,《犯罪心理:嫌疑犯行為》(Criminal Minds: Suspect Behavior),和《犯罪心理:超越邊界》(Criminal Minds: Beyond Borders),但都不是很成功。前者似乎是像嘗試在罪犯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從而擊破對方防線,後者是幫助在國外的美國公民解決問題,可能可參考的案例比較少,編劇不太能hold住。


數學建模:《數字追兇》(Numbers)

推薦指數:★★★★,據說該劇還被美國老師用來教數學,可以說相當牛逼了,每次聽主角普及數學概念時,都不明覺厲。

屍骨分析:《識骨尋蹤》(Bones)

推薦指數:★★★☆,女主是一個超理性的教授,她的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都很有意思,劇中有個心理學家,常常被女主鄙視「心理學不是硬科學」,很有趣。後面幾季太多集中在男女主角的關係上,有些減分。

微表情技術:《千謊百計》(Lie to me)

推薦指數:★★★☆,其實微表情作為刑偵手段,還是太牽強了,測謊本身在專業領域就不是那麼可靠,並且後面的理論支撐不夠,所以只勉強堅持了3季。

觀察與心理暗示:《超感神探》(The Mentalist)

推薦指數:★★★☆,這也是一個靠主角魅力撐起來的劇,但是後面幾季崩的厲害,建議只看前三季。跟lie to me一樣,其實並沒有太多理論支撐,但劇集巧妙的用主角魅力的光環圓過去了。

海軍案件:NCIS系列

推薦指數:★★★★,海軍部門的CSI,專門處理涉及海軍的案件(受害者或加害者是海軍)。這也是一部長壽劇,前幾年經常是收視率最高,可能跟其「主旋律」有一些關係, 這個團隊非常有人情味,老大很有魅力。NCIS還有兩部衍生劇,偶爾也會聯動一下,也側面反映主打劇的成功。

白領犯罪:妙警賊探(White Collar)

推薦指數:★★★,案件本身可圈可點,最大的看點是男主,被劇迷們愛稱「孔雀」,長相氣質就迷倒一片,使得片中那些詐騙的情節十分具有說服力。

陳年舊案:《鐵證懸案》(Cold Case)

推薦指數:★★★,主角小姐姐非常漂亮,每一集都是一次對過去的緬懷,有些懷舊的氛圍,不過稍微有些平淡。
 
失蹤人口調查:《尋人密探組》(Without a Trace)

推薦指數:★★☆,調查失蹤人口的方法跟殺人案有些不同,這點比較有趣,不過人物和故事有些悶。

「審訊室」中:《罪案終結》(The Closer)

推薦指數:★★★★★,重頭戲在抓捕疑犯後,女主攻破對方心理防線,獲得認罪的部分,很多「囚徒困境」的實例。帶著口音的大嘴女主很有特點,還有兩個白髮頑童,強推。對了,如果J·K·西蒙斯在《爆裂鼓手》裡的形象讓你印象深刻,那麼你看到他在這部劇裡有點窩囊的樣子會不習慣的,哈哈。

女主角演員退出之後,罪案終結換了個女主和名字繼續的《重案組》(Major Crime)也很好看,畢竟老年二人組兩個活寶還在,可惜的是最後一季爛尾得有些突然。
 
案件預防:《疑犯追蹤》(Person of Interest)

推薦指數:★★★★☆,利用監控和大數據分析出可能的案件加害者或者是受害者,然後採取行動阻止。概念聽起來就很帶感,尤其是這是在大數據概念流行起來和斯諾登事件發生之前就播出的,理念很前衛,不過想想編劇是諾蘭弟就覺得是應該的。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後來他分心去搞《西部世界》去了,導致後面幾季有點下滑,個人最喜歡的是第二季,幾乎裡面的每個人物都愛。 

福爾摩斯改編:《基本演繹法》(Elementary)和《豪斯醫生》(House M.D.) 

《基本演繹法》推薦指數:★★★★,將福爾摩斯搬到了美國,華生變成了女性,總的來說,中規中矩,但畢竟是百看不厭的福爾摩斯。

《豪斯醫生》推薦指數:★★★★☆,這部披著醫療劇外皮的懸疑劇,其實是根據福爾摩斯原型改編的,非常成功的改編,那個堅持「everybody lies」、著迷於疑難雜症的瘸腿賤醫生,不就是讓大家又愛又恨的福爾摩斯麼?
 
神經質強迫症神探:《神探阿蒙》(Monk)

推薦指數:★★★★☆,輕喜劇的罪案劇,有時候Monk發起神經來,觀眾既急死又笑死,把一個Obessive-compulsive Detective表現得淋漓盡致,可以當飯後甜點的那種電視劇。
 
小說家偵探:《靈書妙探》 (Castle)


推薦指數:★★★☆,懸疑小說家因其天馬行空的想像力,給警察提供靈感,設定雖然有點扯,但一旦接受了這個設定,看起來也還不錯。

另外還有一些類似雙女主的《妙女神探》,有妄想型精神分裂症的《罪案第六感》,有特異功能的《不死法醫》等,都有一些亮點,但還談不上經典,這裡就不再分別介紹了。

怎麼樣,今天提到的罪案美劇,有沒有你喜歡的呢?如果沒有,沒關係,咱們下一篇《不朽的大偵探們和罪犯的養成:罪案劇盤點之英劇篇》再見!

相關焦點

  • TCA2018:《犯罪心理》第十四季為何只有15集?
    在今年秋季節目單上,CBS老牌罪案劇《犯罪心理》(Criminal Minds)第十四季只有15集,甚至比2008年遭遇美國編劇大罷工時候的第三季還要少,這令粉絲們頗為心憂。《犯罪心理》第十三季剛於今年5月完結,該季18-49歲年齡段平均收視率為1.0,在CBS上一個播出季所有劇情類劇集中排名並列第三,僅次於《海軍罪案調查處》(NCIS)和《庭審專家》(Bull)。但是該劇第十三季觀眾人數較少,只有約570萬,在CBS上一季十七部劇情類劇集中排名第十三位。顯然這樣的成績在CBS中並不佔優,削減訂單也就不足為奇了。
  • 美劇:《Lie to me》--微表情判斷罪犯、還原真相的罪案劇
    其實,本人沒看過幾部美劇,可是最愛最愛看的就是這部《Lie to me》啦,即是高能的罪案劇和偵探劇,又是可以透露人性的劇集,很高能
  • :2016年美劇時間表一覽(收藏貼)
    自1993年開播來,《X檔案》不僅成為無數影迷心目中的經典之作,更是如今美劇裡常見情節和設定的鼻祖:小螢屏科幻劇、Cult劇、男女搭檔破案劇等等,「shipper」(即兩個角色1月3日:惡搞之家(FOX)1月4日:超級少女(CBS),天蠍(CBS),海軍罪案調查處:洛杉磯(CBS)1月5日:好萊塢遊戲之夜(NBC),海軍罪案調查處(CBS),喜當爺(FOX),海軍罪案調查處:紐奧良(CBS),少狼(MTV),傑茜駕到(FOX),神煩警探(FOX),芝加哥烈焰(NBC),律師兄弟(FOX),芝加哥急救(NBC),永無止境
  • 題外年終盤點 2015十佳美劇私心推薦
    頭號娛樂分子的小團,將在接下來的三周為大家盤點今年有哪些好看的影視劇。今天,是林小團年度十佳美劇頒獎時間,看看有哪些你熟悉的名字在小團的榜上吧。此劇是《絕命毒師》的衍生劇,講述律師索爾前史後生,讓我等絕命毒師的腦殘粉為之深深著迷,不僅保持了毒師一貫的風格水準,更是有著與其截然不同的情感表達與精神內核,鏡頭語言極為豐富、演員表演無可挑剔。小團心中十佳必選。
  • 漲姿勢別對我說謊!Dr.萊特曼教你看穿微表情
    導讀(ID:cnswer):由蒂姆·羅斯、凱利·威廉士等主演,鼎鼎大名的經典美劇《Lie to Me》亦即《別對我說謊》,相信很多觀眾朋友都有所耳聞
  • 2016年爆紅的新美劇:八部,一追就上癮了!
    今天,盤點一下2016年爆紅的新美劇!億萬導演: 尼爾·博格 / 詹姆斯·弗雷編劇: 布賴恩·科佩爾曼 / 大衛·萊維恩 主演: 瑪姬·絲弗 / 戴米恩·路易斯 / 保羅·吉亞瑪提類型: 劇情首播: 2016-01-17看了第一集就上癮了!
  • 一部少見的金融題材美劇:《財富之戰》(Billions)
    你還好意思不看一下這部罕見的金融題材美劇麼?趕緊多漲點姿勢吧這是一部2016年一月份首播的新劇。《財富之戰》,又名《億萬》,講述了紐約市政治與經濟領域、關於金錢的一場較量。精明、強硬的檢察官查克·羅茲(保羅·吉亞瑪提 飾)和才華橫溢、極具野心的對衝基金大亨鮑比·阿克塞爾羅德(戴米恩·路易斯 飾)針尖對麥芒,發生了激烈的摩擦與碰撞。
  • 探案所第二十四案:林過雲系列殺人案(犯罪心理篇)
    兇手開始連環殺人後會走向三個方向,是研究各種連環殺手停手的分析思路:——因生病或因其他罪行入獄造成行動受限/死亡而無法再作案——不斷對犯罪行為進行優化和升級,完美的實現了幻想,可能會停手(這個情況經常出現在代償殺人中,把代償主體當成最終目標,殺死後就停手)
  • 《罪夜之奔》裡的三大疑點,燒腦即將開始!
    》《罪夜之奔》 HBO新劇《罪夜之奔》已於7月10日在美國播出  《罪夜之奔》改編自英國劇集《司法正義》,是一部單集時長1小時,共有8集的HBO原創迷你劇。有人說這是部驚悚美劇,有人說這是司法美劇劇集主創阿瑪拉·卡蘭:這部劇講的不是種族問題,而是監獄系統,這裡是紐約,所以你所看到的是典型的紐約,
  • 秋季檔美劇回歸時刻表,劇荒了一個假期的我終於要滿血復活了
    下面隨小編一起來詳細了解各大美劇具體播出時間吧!《利益者》 第四季  The Profit :8月24日《海軍罪案調查處》第十四季 NCIS :9月21日《犯罪心理》第十二季  Criminal Minds :9月29日
  • 【注意】在家別種大麻:種一株也可獲罪!
    歐洲僑報編譯消息:(轉載請註明出處)今後,只要在家私自種大麻,哪怕只有一小株,或許從中提煉出來的劑量只夠自己服用的,也將有可能獲罪!據悉,在這起案件中當事人在自己家裡種有大麻,數量僅夠其個人使用,當事人的辯護律師在庭審時表示,把種植僅供自己使用的大麻行為定義為刑事罪,而購買個人使用的大麻則只需交罰款,這樣的量刑是不對稱的,因此不應追究當事人的刑事責任。
  • 酒後坐副駕被判刑,與酒駕司機同罪!
    危險駕駛罪自2011年入刑以來國家對酒駕行為的大家也越來越嚴厲然而,酒後沒有開車卻因危險駕駛罪受到法律制裁這是怎麼一回事?這起醉駕案件的特別之處在於:不止喝酒的司機黃某被追究刑事責任,同車的郭某也因犯危險駕駛罪(共犯),也被判處拘役一個月,並處罰金兩千元。去年11月19日晚上,郭某和黃某一起喝酒,酒過三巡,郭某將自己的車鑰匙交給黃某,並由她開車搭載郭某等人離開。於是,飲酒後的2人懷著僥倖的心理開車上路。
  • 李玫瑾:談反社會人格與「天生犯罪人」——揭秘真實的犯罪心理
    核心提示:李玫瑾,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她從上世紀80年代初期開始犯罪心理研究,是國內第一批進入這個領域的學者。罪惡究竟來自哪裡,究竟什麼樣的人會犯罪,他們又為何會犯罪?李玫瑾教授為我們揭秘真實的犯罪心理。
  • 2015犯罪懸疑【心理罪】電視劇全24集
    導演: 五百編劇: 顧小白主演: 陳若軒 / 王瀧正 / 付枚 / 溫心類型: 懸疑 / 犯罪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語言: 漢語普通話首播: 2015-05-08(中國大陸)集數: 24單集片長: 30分鐘又名: Evil Minds心理罪的劇情簡介 · · · · · ·方木是綠藤市公認的犯罪心理學天才
  • 起底章瑩穎案嫌犯 細節堪比美劇情節
    近日,章瑩穎案嫌犯克裡斯滕森作案前的奇怪癖好和作案經過不斷被曝光,讓人不禁想到一部美劇Criminal Minds(《犯罪心理》)的劇情。知乎網站曾討論過《犯罪心理》讓人印象最深刻的劇情。其中網友Lady Heather的回答得到216人的贊同。在這一備受網友認同的回答中,有三個劇情與綁架有關:
  • 法律熱詞:刑法新增的「襲警罪」用英文怎麼表達?
    各位同學們,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今天的法律熱詞——【法律熱詞】襲警罪Crime of assaulting policeassaultn.(1)(刑法)(侵權法)威脅;恐嚇 指威脅或使用暴力,使得他人合理地認為傷害性或侵犯性的身體接觸即將發生;或者通過威脅實施毆打使得他人合理地認為毆打即將發生。
  • 《罪惡之夜》:為什麼大家對真相其實不感興趣
  • 《他來了請閉眼》真實上演,現實版【薄靳言】助警方破案!
    劇中觀人於微、斷案如神的犯罪心理大神薄喵喵是不是很厲害,而生活中也真有「薄喵喵」,乃們見過咩?在《最強大腦》節目中,以微觀辨水、扇面之謎、一葉一菩提,和中日賽中唇唇欲動為人稱道的王昱珩,在上周五比賽中,秒殺了日本選手青木健。更神奇的是,在節目之外,他曾在1月協助觀察推斷的山東肇事逃逸案也終於在3月15日破獲!
  • VOA英語:牛津網際網路研究院稱電子遊戲有益心理健康
    VOA即美國之音(The Voice of America,簡稱VOA)。美國之音是一家提供45種語言服務的動態的國際多媒體廣播電臺。Do Video Games Improve Well-Be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