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風俗禮儀一覽 —— 如何快速融入留學生活

2021-02-08 冠英出國留學中心

1.韓國的插座都是兩個圓眼的。所以國內扁頭的插座和三眼的插頭在當地是不能使用的,務必要帶個轉換插頭過來哦!

2.在韓國坐地鐵最方便。韓國出行一般都會選擇坐地鐵,既方便又快捷。而且韓國的地鐵上基本都有中文報站以及中文字標註。是國人自助遊的最佳交通工具。另外,白天30分鐘,晚上1個小時內由地鐵再換乘巴士是免費的哦!使用T-money卡比較方便哦!在便利店都可以買到。

3.韓國人冬天也喝冰水。國人去韓國最不習慣的可能就是他們一年四季都是喝冰水。在韓國冬天比較乾燥,並且室內都有地暖,因此漸漸養成了喝冰水的習慣。其次就是無辣不歡。韓國人大部分的料理都會帶點辣味,也可能和天氣寒冷有關。

4.韓國人非常注重禮儀。一般不會在公交車、地鐵上大聲說話、吃東西。特別打電話的時候,也會用手遮住,儘可能的小聲。同時,尊老愛幼的美德在韓國也是體現得淋漓盡致。坐地鐵時,就算人再多,也不會去坐老人的專用座。

5.韓國的街道上一般都很少看到垃圾桶,據說以前韓國的街道上其實有很多垃圾桶,後來因為邊走邊吃的人比較多,產生的垃圾特別多,為了環保,並且整治邊走邊吃的不文明現象,把街上的垃圾桶給撤了。此後,邊走邊吃的現象變少了,但是扔垃圾卻成了一大難事。往往會把扔不掉的垃圾再帶回家。

6.平時在韓國購物的朋友們不難發現,在韓國砍價不像在國內,可以一半起砍,在韓國砍價,能夠砍個零頭就算不錯了。

7.韓國的計程車會分很多種顏色,其實只要記住黑色的車是模範車,收費會比較貴。不要輕易叫黑色的車就行。其他顏色的車都是一樣的。夜裡的收費會比白天稍稍貴一點。這個和國內也是一樣的。

8.在韓國可以免費使用wifi的地方還是非常多的,機場,咖啡店等等,都可以免費使用。如果想更加方便地使用無線網,可以租借一個「egg」哦!那就可以隨時隨地享受無線網啦!

9.韓國是個很神奇的國度,沒有假幣!很多國人都會問一個問題,換韓幣是在國內換還是去韓國換?在韓國的朋友都會推薦直接去明洞換錢所兌換,匯率比銀行要高,而且完全不用擔心會換到假幣!據說是因為假幣成本太高了。

10.在韓國有很多24小時營業的店,除了24小時營業的便利店之外,麥當勞,肯德基以及很多美食店也是二十四小時營業哦!

相關焦點

  • 鄭州韓國留學|一定要要了解的韓國習俗禮儀
    相對於思想越來越開放的中國,韓國的禮儀規範就顯得很嚴格了。韓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稱號,韓國群眾也是十分重視禮儀道德的培養。
  • 韓國留學|在韓國工作拿薪水多少才能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呢?
    在韓留學後,不少同學們都會打算留在韓國工作兩三年積累經驗。第一個問題當然是最現實的薪資問題,在韓國工作拿薪水多少才能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呢?我們先來參考韓國本土的~據韓國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如果月收入水平在300萬韓元以上(約1.8萬人民幣),即使收入再高,對生活的滿足度或社會孤立感都沒有太大差異,但如果下降到300萬韓元以下(約1.8萬人民幣),幸福感和孤立感就會受到很大程度的影響。據韓國統計廳發布的《2019韓國的社會指標》顯示,2019年60.7%的韓國國民對自己的生活感到滿意。
  • 韓國留學|原來韓國的年齡計算方式和大多數國家不一樣?
    在韓國年齡是永恆的話題,整個年齡的概念深深地融入了韓國的語言和文化中。但是,韓國的年齡與大多數國家使用的年齡不同。韓國年齡是韓國人計算年齡的一種方式。它總是比你的國際年齡多一到兩歲。韓國人認為在子宮裡的一年也算作年齡,所以每個人出生時都是一歲。每個人在元旦的時候,韓國人的年齡都會增加一歲。這裡有一個簡單的思考方式。
  • 韓留生活 | 原來韓國方言這麼有趣!
    今天韓留姐就帶大家了解一下原汁原味的韓國方言。韓國代表性方言分為:慶尚道方言,忠清道方言,全羅道方言,濟州方言。各個地區也因其發音特點的不同而產生了許多當地人人盡皆知的流行語。慶尚道靠近東海,慶尚道方言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釜山方言,釜山是一個海洋城市,所以在這個環境裡生活的人們,往往會帶著大海所賦予的特性:大大咧咧,不拘小節,講起話來自然也是豪爽直率。
  • 韓國留學 | 遠離繁華喧囂的首爾,在釜山留學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相信許多準備來韓國留學的同學們,首選的留學城市一定是韓國的首都——首爾。其原因也是顯而易見的,韓國的名校大部分集中在首爾,而且首爾的整體氛圍年輕有活力,吸引了不少夢想去韓國留學的同學們。 但是,作為韓國的首都,首爾這個城市的消費水平有多高,相信大家都了解過。昂貴的學費加上比國內大部分城市都貴的生活費,讓許多在首爾的留學生們感到壓力山大。
  • 需要浪漫櫻花季——2016韓國賞櫻時間表
    櫻花季馬上到來,韓國即將變成一個花枝簇擁的浪漫世界。各色櫻花綻放,在清澈蔚藍的天空的襯託之下美得讓人心動。如果你也需要點浪漫,需要點心動的話,就去韓國賞櫻吧! 首先看一下韓國網站NAVER製作的2016年櫻花預測開放時間表吧~打算去看櫻花的孩紙可以參考一下哦!
  • 【韓國留學】韓國疫情期間的新政策!
    疫情期間,國內大家出入公共場所都需要出示健康寶才能進場,在韓國不用類似健康寶的APP而是在進入餐廳、咖啡廳的時候需要登記填寫手機號。
  • 南方的孩紙都看傻了 韓國雪景圖
    上周四早上,韓國首爾各地下起了大雪。小培朋友圈都被大家的雪景圖片刷屏了!
  • 美國留學:本科生活基本常識
    點擊標題下「藍色微信名」可快速關注美國本科申請微信號→ benkeshenqing
  • 西餐禮儀禁忌,一不小心就糗大了!
    我們經常說「餐桌禮儀見修養」,如果您不了解餐桌禮儀,可能會招來外行、不夠替人著想、不懂規矩這些評價,如何在餐桌上展示得體的自己呢?
  • 韓國留學 | 第一次去韓國的同學注意了,你要帶這些東西!
    韓國疫情得到控制,留學籤證也正常辦理,留學生們也要整裝心情再出發了,今天國淞就以自己在韓國6年的留學生活經驗,為大家總結一下第一次去韓國要帶些什麼。當初國淞第一次去韓國的時候帶了整整三個旅行箱,到了韓國才發現什麼都有賣,而且價格也不貴呢~電器:有條件的同學可以帶一臺筆記本電腦,方便日後寫作業、查資料等。
  • 留學畢業生佔加經濟移民半數 快速通道助加分
    據加拿大《明報》報導,加拿大聯邦移民、難民及公民部長胡森(Ahmed Hussen)表示,國際留學生依然是加國移民引進的重點,未來幾年將繼續執行通過「快速信道」移民申請系統給國際留學生申請人單獨加分的規定,吸引更多海外學生來加留學和移民。
  • 韓國留學 | 3分鐘了解韓國五大特色
    以前看韓劇的時候還沒有什麼實感,但來韓國留學以後才發現,是我低估了他們對拖鞋的熱愛。聽朋友說大概是因為韓國人對自己的腳特別有自信吧,不管是學校還是職場,超市還是機場,你都能看到穿著拖鞋自由行走的韓國人。由韓國明星證明,穿著拖鞋可以拍MV,可以走倫敦時裝周,還可以隨意搭配大衣,這個同款也太好get了吧。中國人愛熱水,韓國人愛咖啡,這個沒人反駁吧。
  • 留美行前必知的生活小常識,看不了吃虧看不了上當!
    拿到offer的同學準備開開心心迎接人生下一段旅程了,不過出國之前了解一下美國的生活小常識還是很有必要的,如何跟他人禮貌聊天?出門吃飯給多少小費?提前了解以免到時候出現意外。1. 關於打招呼在美國,陌生人之間微笑、打招呼很常見。
  • 徐楓:傳授禮儀 讓杭州人更優雅
    G20峰會即將在召開,屆時各國政要和媒體記者將匯聚杭城,作為東道主,杭州人將以什麼樣的禮儀招待八方來客呢?
  • 煙臺故事:"我家有個韓國兒媳"
    為了全面展示煙臺與韓國之間相互合作和溝通交流,本網推出了煙臺對韓全方面合作系列報導,《韓國志願者扮靚「第二故鄉」搭起中韓公益橋梁》、《煙臺對韓合作進入快車道 去年來煙韓國遊客26萬》、《煙臺對韓合作進入快車道 去年來煙韓國遊客26萬》、《煙臺韓國架立體"交通走廊" 每周48次航班飛韓國》,相關後續報導,敬請關注。
  • 韓國人如何一步步走向世界?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以韓國電影、電視劇、娛樂節目以及遊戲、服裝等為代表的韓國流行文化風靡全球,成為繼三星電子、現代汽車等經濟因素之後,提升韓國國家形象的一個重要因素。    其實,對韓國國家形象產生影響的因素除了經濟和文化之外,還有另外一個重要因素,那就是國際社會對韓國人的認知。隨著韓國經濟和文化快速發展並深度融入國際社會,越來越多的韓國人開始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 【禮儀】日本旅遊需知的日本吃飯禮節!
    奮鬥在JAPAN 公眾號ID fendoujp這裡涵蓋有關日本時事、經濟、社會、生活、娛樂、留學、日語、工作、房產、交友等各類信息。您的關注將是我們繼續奮鬥的動力*\(^_^)/*日本是個重禮儀且多禮的社會,在用餐禮儀上也是特別講究,而有許多規矩,來讓我們了解一下日本的餐桌禮儀,這樣跟日本人吃飯,尤其是和老一輩或講究餐桌禮儀的人吃飯時,就可以避免造成彼此的不愉快!
  • 韓國留學|韓國共享電動滑板車使用攻略
    這兩年,在韓國經常可以看到同學們騎著電動滑板車在校園裡穿梭,電動滑板車對不會騎自行車的同學非常友好,上手沒什麼難度,再一個韓國的上坡路實在太多,騎自行車會累死
  • 歐巴馬妻子美貌一覽
    母親瑪麗安·羅賓遜(Marian Robinson)總共有10個兄弟姐妹,生活在一個黑人之家,出於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自米歇爾兄妹倆小時候開始,母親就特別重視家庭教育,每晚只允許她看一個小時電視。她的母親是偉大的,偉大在於挑起生活的重擔的同時培養教育著孩子,試想普天之下的母親又何嘗不是呢?母親節馬上就要到了,別忘了跟自己的媽媽說上一聲:媽媽辛苦了,母親節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