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疫情的繼續攀升,深受打擊的全球旅遊業已經不堪重負,全球大批旅遊企業即將迎來群滅時刻。
根據德國熱線的消息,上個星期,位於巴登符騰堡州的Bühler旅行連鎖店破產,相關政客們眼睜睜目睹了一切的發生,完全束手無策。
從1970年創辦以來,Bühler旅行社連鎖店在德國已經經營了50年,在德國算是一個老牌旅遊企業。規模上屬於中型旅遊企業,擁有37個分支機構,230名員工。Bühler每個月需要支付37份租金和230份員工薪水的固定支出,每月的運營成本在50萬歐元左右。德國政府為了防止旅遊業發生大規模的倒閉,為旅行社企業提供了每月5萬歐元的過渡援助金。這樣的援助額度對於一二十名員工的小旅行社來說非常有效,但對於Bühler這種規模的旅行社來說無疑於杯水車薪。其實,跟其他國家相比,德國對於旅行社的援助相對來說還算是比較給力的,即便是如此,Bühler也沒能逃脫破產的魔咒。根據近期聯合國發布的預測:因疫情全球大流行,2020年全球國際旅遊業帶來的出口收入,將較2019年的推定金額1.478萬億美元最多減少1.17萬億美元,減幅約為79%。旅遊業從業人員會有1.2億人失業。
在疫情影響下,全球多個國家旅遊業停滯不前,數百萬人被隔離,超過80%的聯合國世界遺產產業被關閉,不少業內人士的生計也受到了威脅。除了德國以外,全世界其他國家旅遊企業的現狀也都不容樂觀。由於長期沒有外國遊客入境,導致疫情前熱鬧的泰國旅遊勝地變得蕭條起來。泰國甲米府幾乎成為一座「空城」,熱門景點奧南海灘附近的商店、酒店接連關閉,大量商家發布出售公告。據旅遊數據公司Cirium統計,自今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全球已有43家商業航司申請破產或倒閉,範圍覆蓋全球各大洲。因為每個國家的防疫政策不一樣,加上部分國家採取的群體免疫政策,使得全球疫情再生變數。
12月8日,張文宏曾發文稱:隨著疫苗的普及,全球會逐漸開放。但由於疫苗接種很難全面普及,全球疫情在1-2年內不會結束。但在世界的重新開放和防疫常態化的背景下,精準防疫在未來可能會逐漸成為全球的共同選項。只要疫情一天不結束,全球旅遊業的苦日子就還要繼續過下去。對於全球的旅遊企業和從業者來說,撐幾個月可以,要撐幾年恐怕並非易事。看過全球旅遊企業和從業者的困境,作為中國的旅遊企業和從業者,會有一種「風景這邊獨好」的感覺。
雖然,我國的旅遊業尚未恢復到疫情前的正常水平。但是隨著周邊遊和國內的相繼恢復,並趨向平穩,國內的旅遊業已經有蓄勢待發的勢頭。這得益於我國給力的防疫政策,和跟西方國家不一樣的國情。12月4日,在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冬季旅遊市場監管工作的通知》中:
要求各地文旅部門要指導A級旅遊景區分類完善應急預案,做好清潔消毒和公共衛生,按照「能約盡約」的原則,推進旅遊景區預約常態化。一個「能約盡約」,凸顯了國家儘早全面恢復旅遊業的迫切心情。雖然國內日趨穩定,但出境遊畢竟還是要佔到旅行社經營業務的很大一部分,尤其對於那些從事出境遊的旅行社來說,只要全球疫情不結束,他們的困境就還會繼續。對於這部分旅遊企業,希望相關部門能夠出臺一些相應的、實際有用的援助政策,幫助他們一起度過這個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