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長江幹支流57座水質自動監測站聯網運行:每4小時更新數據 發現異常立即預警

2021-02-24 湖北生態環境

12月23日早8時,長江紗帽右水質自動監測站顯示,pH值7.69、濁度100.4NTU、溶解氧8.96mg/L、高錳酸鹽指數1.42mg/L、總磷0.063mg/L。湖北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站水環境監測室主任程繼雄介紹,數據表明,長江幹流紗帽段為二類水體,水質為優。

據介紹,湖北長江經濟帶57座水質自動監測站正式建成,實現聯網運行。這些監測站監測的各類水質監測指標每4小時更新一次,發現異常立即預警。

過去,長江流域水質監測以手工統計為主,每月採樣監測一次。「十三五」以來,長江流域開始採取儀器自動監測方式,逐步提高水質監測頻率和效率。

根據生態環境部要求,在長江及其重要支流建設水質自動監測站,是客觀評價長江流域水生態環境質量的重要基礎。據了解,長江經濟帶累計建成614個跨界斷面水站,實現水環境風險及時預警,進一步釐清了省、市、縣水汙染防治責任。

湖北省生態環境廳監測處調研員徐戈介紹,根據部署,湖北在長江流域跨省、市、縣斷面處,建設57座水質自動監測站,包括新建30座、升級改造27座,涉及恩施、宜昌、荊州、武漢等15個市(州)。

此間,省市生態環境部門強化與地方政府協調,2019年底完成新建站房的選址、「四通一平」等前期工作。今年10月31日,57座水質自動監測站建成,並聯網試運行;11月21日,自動監測站國家和地方有效聯網率雙雙達到100%。

徐戈稱,57座長江經濟帶水質自動站建成,改變了湖北傳統手工監測周期長、無法及時發現水環境安全隱患等問題,提升了全省水質監測預警能力,有利於推動長江流域上下遊協調治理和水質改善。同時,湖北長江水質監測從省、市跨界斷面,進一步細化到縣級跨界斷面,發現問題能第一時間找出原因和責任方。

根據」十四五「規劃,未來5年湖北將實現全省地表水水質斷面自動監測全覆蓋。

相關焦點

  • 國家水質自動監測系統與網絡的構成
    水質自動監測站是以在線自動分析儀器為核心,運用現代傳感技術、自動測量技術、自動控制技術、計算機技術、通訊技術等組成的一個綜合性的水質在線自動監測系統。 傳統意義上的水質自動監測站一般有以下各系統組成:站房、採水系統、配水系統、測試系統、數據採集與傳輸系統、控制系統等。
  • 全國水網「一張圖」成形,水質監測迎來長線配置契機
    來自權威媒體報導消息稱,生態環境部要求,7月底前,全國2050個地表自動監測要全部實現聯網運行並完成水站上收。
  • 及時預警立即撤離 48小時後獨居老人家的房子塌了
    江秀梅說,她發現新村路28號的D級危房,也就是文平珍的家,裂縫監測點有變寬、加劇跡象,房屋隨時可能發生坍塌,江秀梅立即將情況上報。   社區主任接到報告後,立即組織江秀梅和網格員呂莉安排獨居老人文平珍撤離,進行妥善安置。   「文平珍老人是個戀舊的老人,她不願離開自己的家,我們街道、社區做了將近一天的思想工作,勸導她生命安全第一。」
  • 告別無水文監測歷史,劉公島首個自動雨量站建成
    8月28日,經過威海市水文局工作人員的緊張安裝、調試,劉公島首個自動雨量站正式建成並投入使用,標誌著劉公島徹底告別無水文監測的歷史。  據悉,劉公島雨量站為威海市新設的20處國家正式雨量站點之一,雨量站內安裝普通雨量計、自記雨量計各一臺,可自動監測和發送實時雨量數據,不僅彌補了劉公島雨水情等水文監測空白歷史,還可直接服務於劉公島及全市的防汛抗旱減災、水生態保護等工作
  • 我省實現水氣環境質量自動監測全覆蓋
    彭慶模攝 貴景網發  福泉市民楊女士每天清晨一起床就要打開手機上的天氣軟體,查看當天當地的空氣品質指數,以決定何時出去鍛鍊。她說:「現在城市空氣品質指數和天氣預報一起隨時都在更新,大大方便了我們的出行和生活。」
  • 主動公開環境信息、安裝並使用自動監測設備並聯網、如實公開自動監測數據等基本管理,重點排汙企業重點關注
    篡改、偽造自動監測數據等將認定為「嚴重汙染環境」!還應安裝、使用自動監測設備並聯網。《水汙染防治法》第23條、《大氣汙染防治法》第24條都規定,重點排汙單位應當安裝、使用相應的大氣、水汙染物排放自動監測設備並與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的監控設備聯網。違反上述規定,縣級以上環保部門可依據《水汙染防治法》84條第2項,《大氣汙染防治法》100條第3項對其處以2-20萬元罰款。同時,應如實公開自動監測數據。
  • 恆潤安智慧水利之山洪監測預警系統
    中國灌溉發展大會第八屆北京國際灌溉技術博覽會2021年3月31-4月
  • 長安茅洲河水質監測有了「好幫手」
    隨著「治水」攻堅戰的全面推進,茅洲河長安段水環境質量持續好轉,為了掌握茅洲河水質和兩岸排汙口分布情況,東莞市生態環境局長安分局採用全自動無人船進行全覆蓋的水質監測和水下排汙口排查,為「掛圖作戰」提供數據支撐,成環境監測新利器
  • 山東這7家企業自動監控數據異常、涉嫌超標被環保部通報
    環境保護部環境監察局局長田為勇日前向媒體通報重汙染天氣應急督查和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高架源」自動監控超標情況。
  • 農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在線水質監測技術取得新進展
    由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牽頭,浙江大學等單位參與的「分散式生活汙水處理設施智慧監控運行管理工程示範」課題在農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在線水質監測技術方面取得新進展。課題團隊從農村的實際出發,開發了基於「農汙大數據+低價耐用水質監測設備+機器學習算法」技術架構的農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在線水質監測技術(圖1)。
  • 省環境監測中心推出「浙江空氣品質」APP 為全省手機空氣品質數據唯一官方發布渠道
    浙江空氣品質」APP平臺是由浙江省環保廳官方指定的全省城市空氣品質發布系統,是全省手機空氣品質唯一的官方發布渠道,數據由浙江省環境監測中心提供,APP平臺將實現24小時實時動態更新。浙江環保新聞網2月2日訊(記者 仲瑤卿 通訊員 邵甜)今天,記者從浙江省環保廳獲悉,我省環境監測中心首次推出一款名為「浙江空氣品質」的APP,該手機應用軟體是全省手機空氣品質數據唯一官方發布渠道。
  • 發現用電異常,立即發警報給緊急聯繫人,上海這個社區的智能裝置有...
    「平時很多電器不敢同時打開,冬天電熱毯也不太敢用,就怕電路問題引起火災,我一個人住,沒人發現怎麼辦?」最近,周阿姨所在的歐陽路街道為轄區內包括她在內的10戶獨居老人試點安裝了一款名為智能斷路器的安全裝置,一旦發現用電異常,裝置將通過智能平臺第一時間聯繫提前設置好的緊急聯繫人,為老人的緊急救援提供安全保障。街道社區服務辦工作人員表示,如果試點效果好,將考慮在更大範圍內推廣這一裝置。
  • 全國1436個國家環境空氣品質監測點位如期上收
    環境保護部日前在京召開國家空氣品質監測事權上收工作總結視頻會議,全面總結國家空氣品質監測事權上收工作情況,安排部署下一步空氣品質城市站運維工作,確保國家空氣品質監測網穩定、保質、高效運行。受陳吉寧部長委託,環境保護部副部長翟青出席會議並講話。
  • 」電能手「應急電源供應,24小時為你服務
    據相關報導:某產業園出現突發性停電,影響產業園內相關企業正常運轉;據相關報導:由於酒店故障停電,造成婚禮無法正常進行,急壞了要結婚的小兩口;據相關報導:某小區因停電,造成電梯及照明無法正常運行;     新能眾維電力發展有限公司是福建首家開啟「網際網路+電力服務」的智能運維服務新模式公司,以物聯網技術為核心,採用線上線下雙規並行管理。當平臺接收到電力搶修熱線以後,立刻啟動搶修應急預案,第一時間組織派遣專業搶修隊伍迅速趕到現場勘察,同時提供移動應急電源,及時恢復公共基礎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