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焚燒真是二噁英的主要來源嗎?答案是:在垃圾焚燒發展較早、應用較多的發達國家,燃燒控制和煙氣淨化系統不盡完善的垃圾焚燒曾經的確是二噁英排放的「帶頭大哥」,但隨著焚燒技術的不斷進步與環保標準的不斷提升,垃圾焚燒早已讓出了「帶頭大哥」的位置,甚至連「小弟」都不配做了。
來源:環境論評
作者:劉建國、劉意立、周可人
1988年,我國第一座現代化生活垃圾焚燒廠在深圳建成,拉開了我國生活垃圾焚燒處理的序幕。經過30年的發展,我國生活垃圾焚燒技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核心設備、關鍵技術、集成工藝、運行管理等方面基本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焚燒發電、衛生填埋並舉的技術格局基本形成,為我國市容環境衛生改善和區域環境質量控制做出了突出貢獻。
儘管如此,垃圾焚燒依然是我國「鄰避運動」最主要的原因,二噁英因此而家喻戶曉,不少人有意無意地幾乎將垃圾焚燒與二噁英畫了等號,各種想當然耳、以訛傳訛的言論甚囂塵上。
垃圾焚燒真是二噁英的主要來源嗎?答案是:在垃圾焚燒發展較早、應用較多的發達國家,燃燒控制和煙氣淨化系統不盡完善的垃圾焚燒曾經的確是二噁英排放的「帶頭大哥」,但隨著焚燒技術的不斷進步與環保標準的不斷提升,垃圾焚燒早已讓出了「帶頭大哥」的位置,甚至連「小弟」都不配做了。我國現代化垃圾焚燒起步較晚,主要通過引起消化再創新的方式,較好地實現了與發達國家同期先進技術的接軌,在我國二噁英排放清單中過去不曾是、現在算不上、將來也不可能成為「帶頭大哥」。
事實上,由於垃圾本身均含有一定量的二噁英,現代化大型垃圾焚燒設施更多地是二噁英的消減器,而不是發生器。從歐盟、美國、日本的經驗來看,通過技術進步和標準提升,垃圾焚燒二噁英排放削減率可超過99%,甚至達到99.99%。日本、英國的研究表明,膳食攝入是人體二噁英暴露的主要途徑,佔總攝入量的98%以上,呼吸攝入不足1%,因此從二噁英風險控制角度出發,垃圾焚燒廠可建在城市區域,應儘可能遠離農牧水產區。近期南京大學的研究表明,垃圾焚燒二噁英致癌風險較可接受水平低1個數量級。由於簡易焚燒、露天焚燒的二噁英排放因子是現代化垃圾焚燒的數千倍至上萬倍,我國在普遍推行垃圾分類制度、完善垃圾分類處理系統過程中,應堅決杜絕露天焚燒、取締簡易焚燒,堅定不移地發展現代化大型清潔垃圾焚燒。
【註:標題有疏漏,改為「露天簡易燒一日,便勝卻大型數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