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人員給病房裡的老人餵飯。
「我是這情況最好的,其他在這住的病人都不能說話、不能動,大小便都不能自理了。真是難為了這裡的醫生護士了。」11月14日,記者走進市南區人民醫院醫療專護病房,74歲的宮佩旋老人瞅著為自己忙前忙後的護士說。在這裡,除了給老人治病外,還要照顧他們的生活,40名醫務人員照顧著41個病人,但工作強度仍然很高,既要護理又要治療觀察,工作強度是普通醫院病房和養老院的疊加。
專護病房裡一住就一年今年年初,市南區人民醫院大力氣投入裝修,新的醫療專護病房投入使用。74歲的宮佩旋隨後住了進來,她當時做了一個手術,右腳不斷腫脹,經檢查是靜脈回流障礙導致的,她那時就從家搬到了這個專護病房。沒想到在這裡一住就是一年時間。「醫生、護士對我可好了,把我當成自己的家人一樣照顧。」宮佩旋說,當時她的腿太嚇人了,即使自己的家人看到了都不敢靠近,但是護士每天都幫她上藥、護理,雖然後來病情緩解了也能回家,但她還是選擇在這裡繼續住下去。
比宮佩旋還嚴重的病患,在市南區人民醫院的這個醫療專護病房內還有40個。2011年,本市決定在公立醫院內試點成立針對有長期醫療需求的、無生活自理能力的老年病人進行醫、護、養結合進行統籌結算的醫療專護病房,並確定市南區人民醫院成為首家試點醫院。今年,專門設置的醫院專護病房改造擴建成當今的規模,現有床位64張,醫務人員40名,差不多一個病患配一個醫務人員照顧,比例相當高。
「我們這裡的工作人員等於是幹了兩倍的活。」該科護士長汲芳介紹,他們這個科室不僅要承擔醫院普通科室對老年病號的病情監控、治療,還要承擔臨終關懷類養老院對老人的日常生活照料,翻身、餵飯等重體力活。
老人過生日送上「生日花」雖然護理在這個科室佔了很重要的工作,但是醫療專護病房還是主任負責制,醫生對病人的病情最有發言權。當日值班的醫生是齊學偉,他在這個醫院工作三年,後來成立這個科室被調了過來,「都是老年病號,更多的是照顧他們的病情,日常的健康管理。」在這個科室最常見的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腦血管疾病及骨質增生疾病、內分泌疾病及外周血管病變、消化系統疾病,都是老年人的常見病多發病,治療起來都要格外用心,像心腦血管疾病的老人,要進行24小時心電監護和動態血壓監測。
照顧的時間長了,醫務人員都拿這些老人當自己的家人。在護士站的日曆上,記者看到這個月17日是一位老人的生日,這一天被重重地標記出來,「每個老人過生日,我們都會送上一盆花作為禮物。」該科室副護士長王麗說,每位老人入院後他們都會詢問老人的生日,很早他們就會為老人籌備,起初他們會為老人準備生日蛋糕,但是大部分老人不能進食或有糖尿病不能吃蛋糕,他們又給每位老人準備了一盆鮮花作為禮物,「老人看著這些勃勃生長的綠葉紅花心情也會很好,他們都很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