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8月1日訊(記者陳俊 通訊員陳群 趙萬佳)8月1日上午9時18分,一輛車牌號為鄂2B****的白色轎車從利川市清江大道由西向東行駛,至清江大道天橋時,司機按喇叭鳴笛發出刺耳聲音,不到2秒鐘就被頭頂的「聲吶警察」抓拍,並迅速上傳至交警大隊系統後臺。
利川警方介紹,當日零時起,安裝在城區清江大道天橋行政服務中心附近的交通聲吶採集系統正式啟動運行。至當日下午,共採集違法鳴笛30起,這標誌著利川城區交通噪音汙染治理走上科技化。警方表示,近年來當地打造清涼旅遊城市,警方從進一步抓好城區交通噪音汙染治理入手,創造安寧舒適的城市生活環境。今年,利川市公安局交警大隊緊密結合「六城」同創工作,重拳整治城區交通噪音汙染治理。一線警力加強城區禁鳴路段值守外,還深入轄區各客貨運站場加強宣傳,督促企業駕駛人拆除大客貨車高分貝大喇叭。
除了警力下沉,利川交警同時向科技要警力,充分發揮科技警力的優勢。目前,已在城區中心天橋附近安裝了「聲吶警察」採集系統,對惡意高分貝鳴笛達到70分貝及以上的車輛進行精準抓拍採集,予以處罰。據了解,「聲吶警察」由聲吶採集系統、電子抓拍系統、電腦提示系統組成,可精準識別違法鳴笛車輛進行精準打擊。警方介紹,此次安裝的「聲吶警察」抓拍系統處處都是「黑科技」,通過聲學探頭對聲音識別後進行採集,實時將車輛違法鳴笛過程的照片、聲音視頻等證據存儲到中心後臺,並通過車牌抓拍識別系統,將違法鳴笛車輛的車牌號傳至交警主機室。
「『聲吶警察』十分靈敏,一旦發現車輛違規鳴笛達到70分貝,不到2秒就能在車流中準確識別車牌。」民警介紹,系統鎖定鳴笛車輛的同時,還能通過抓拍視頻、照片還原該車鳴笛的前後過程。下一步,警方將對違法鳴笛車輛依法進行處罰,同時提醒司機朋友文明行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