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窮不窮?這個大學生的回答在美國的知乎上拿下2400個贊

2021-03-02 人民日報

  看到Quora上老外關於中國的問題時,似乎發現了一個新世界...一些外國網友,對我國人民的生活水準憂心忡忡啊……

中國很窮嗎?

中國的窮人過著怎樣的生活?

中國的有錢人過著怎樣的生活?

中國在老外的知乎上

被描述成了怎樣的形象?

  Quora幾乎可以說是美版的「知乎」,上面關於中國的標籤十分活躍。老外對於中國還是很感興趣的,許多老外並沒有來過中國,在他們心裡,遠在另一個半球的國度依然十分神秘。

Question 1:「中國有鐵路嗎?」



  (除了地上跑的,天上飛的也要來操一下心)

Question 2:「中國有飛機場嗎?」

  (真不好意思,即將建成的北京新機場或將成為世界最大的交通樞紐。)

Question 3:「中國有銀行嗎?」

  (那不然呢?我們都像《人民的名義》裡趙德漢一樣把鈔票藏家裡?床上鋪的不是床墊和褥子,是錢……嗎?)

  「中國有……?」的問題太過魔性,果然,隨手一搜,這居然真的是個系列問題……

Question 4:「中國有電嗎?」

  這該是被怎樣的貧窮限制了想像力。

  不過我國人民群眾豈是吃素的?各種不失幽默的諷刺、調侃、挖苦、科普,答案精彩得簡直讓人笑出豬叫!

  表情包一秒趕到現場——

  也有走玄學之路的:

中國沒有電。事實上,我們怎麼會需要電呢?我們都靠功夫和心靈感應。電?太low了!

  也有人回答:電?不存在的!

  那這燈火通明的照片是咋回事?

  上海的外灘又為何這麼洋氣色彩斑斕?

  怎麼做到的?

  答案很簡單嘛,ps就好啦!想要多亮就多亮。

  更有一本正經胡說八道的:

「你問得很好,中國就是沒有電,連一個電燈泡都沒有!」

從這張圖你可以看出,中國的夜晚一片漆黑。事實上,這個國家的運行根本不需要使用任何電力。

在中國,沒幾個人見過燈光,也沒什麼人能理解什麼是電。這個國家太太太原始了。

每當中國人去國外旅遊,他們都會被現代電子技術所困惑,因為他們一輩子都沒接觸過這些玩意兒。

這張圖所展示的是中國深圳,但它是ps出來的,一切都是假的。為了讓世界相信中國是非常先進、高速發展的,他們選擇了ps。

你可能會問「他們沒有電腦,怎麼用photoshop?」這個問題很犀利啊!那是因為中國人可以越境進入別的國家使用他們的電腦。

機智滿分!

中國的電力形勢十分嚴峻。許多外國公司都試圖在中國建設發電站,但都失敗了。上百個中國自己的發電站實際上沒有任何用武之地。

這張圖展示的是中國建造的,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陽能發電站,但它只為其他國家輸送電力,因為中國本土並沒有這個需求。

你知道和你聊天、互動的那些中國社交帳號都是誰嗎?沒有錯,他們都是機器人!

或許你還沒有意識到,我上面所說的一切都只是諷刺。

中國當然有電,他們不是野蠻人。我們能接觸到的事情,他們也能。

  不是one world one dream嗎?咱們真的是存在於同一時空的人類嗎?你們都不看新聞的?家裡沒電視?不上網?家裡沒電腦?是不是你國都沒有網啊?還是壓根沒有電?

  這麼說來到底是誰比較貧窮……

  類似的問題太多,小編都有些恍惚了。外國人眼中的中國到底長啥樣啊?

  果然,一個重要的問題來了。在這個「美國知乎」上被問得最多的關於中國的問題就是——中國很窮嗎?

(圖片來源:Quora)

Answer 1:很窮。

  美國知乎網友放了這樣一張圖,題目為:If I go away, I cannot embrace you.If I don't, I cannot raise you.(進城打工父母與留守兒童:如果我走了,就沒辦法擁抱你;如果我不走,就沒辦法養活你。)

  有點心酸,不得不承認這是中國社會的一部分縮影。在Quora上,美國網友竟然連「內涵段子」的圖也給翻了出來,可見也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還有人振振有詞道:「中國的普通老百姓大多都生活在貧困線以下。」

  「他們沒有鞋子穿。」

(圖片來源:Quora)

Answer 2:我們富起來嚇掉你的大牙。

(圖片來源:Quora)

  「思聰·王的狗都有兩個Apple Watch,中國東部地區人人開豪車。暫且不說所有的中國人都有錢,但你沒看見巴黎倫敦巴塞隆納的愛馬仕店裡的中國貴婦們把店都買空了嗎?」

  「據我所知,中國百萬富豪簡直不要太多...」

(圖片來源:Quora)

  「問這個問題是不是傻?你咋不問美國是不是窮?」

  美國知乎上的高知們,你們贏了,社會學老師沒教過你們要一分為二地看問題嗎?

  在「中國窮不窮」這個問題下,終於找到一股洗眼睛的清流,來自Nanjing University的@Justin Ma的回答獲得了Quora上2400個贊:

  「我們有上海這樣的國際大都市,我們也有偏遠的山區。」

  「我們的城市有時候被霧霾籠罩,我們也有山清水秀的人間四月天。」

  「我們的孩子有的無憂無慮,也有的從小就要替家裡人分擔。」

  你不知我尚待解決小康的苦楚,我不懂你詩和遠方的爛漫。

  可是,這不就是世界上每一個國家的寫照嗎?

  有人說,美國是現代文明的「火車頭」,民主、平等、自由。 靠移民建立起來的年輕國家因為趕上了工業時代的末班車,又撿了兩次世界大戰的大便宜,所以腰包鼓了。

  但即便是這個超級大國,也有很長的「尾巴」。


按美國的貧困線標準,2011年,美國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人口達4650萬,其中包括1610萬兒童和39萬65歲以上的老人。

  日漸拉大的貧富差距使得中產階級不斷萎縮,佔總人口0.1%的最富有家庭擁有的財富已和佔人口90%的家庭不相上下。財富鴻溝硬是將這個「橄欖形」社會抻成了「沙漏型」社會。    

  我們生活在的這個世界並不完美,看得見光明的地方也一定看得到陰影。

  我們是一個有著14億人口的國家,人口總數大於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加拿大+西歐的人口總和。

  如果你問我為什麼那些西方國家是發達國家?我很難快速地給你一個準確的回答;正如我很難用一句話向你們解釋我的國家。

  但是我可以回答的是,我們的家正在變得越來越好。

  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我們在努力變好,但你們的目光變了嗎?

  是不是還困在100年前的稜鏡裡,以管窺豹呢?

  也許,現在的我們還不足以震碎那個稜鏡、衝破那些刻板印象,

  但偏見要靠交流與實力來消除。

  勇敢、自信地在世界舞臺上發出我們自己的聲音,

  讓更多人看到,一個真實的中國究竟是怎樣的。

來源:北美留學生日報 (ID:collegedaily)作者: Claire&凱莉

本期編輯:胡程遠、李娜

覺得不錯,請點讚↓

相關焦點

  • 中國!「美國知乎」Quora上這個回答又火了!
    BBC在2019年的一篇文章中,開頭就對中國槍枝犯罪數量降低這一結論提出質疑。甚至還援引澳大利亞國立大學一位研究中國犯罪事件的外國學者的觀點,他揚言「中國犯罪率降低的數據都是謊言,純粹是宣傳和數據造假」。"There are lies, damned lies, and Chinese crime statistics.
  • 美版「知乎」Quora上這個回答火了:It's China!
    BGM: I Really Like You-Anthem Lights最近,在美版「知乎」Quora上,這樣一個提問火了:▼Which country have you visited that turned out to be nothing like how it is depicted?
  • 美版知乎:美國為什麼成功地阻止了日本的崛起,卻沒有阻止中國
    如今,人們感受最為明顯的是美國對中國的遏制,但其實在歷史上美國這樣的把戲早就有了先例,日本就是其中一個。有趣的是,同為美國遏制,結果卻截然不同。在美版知乎上這一問題也引起了熱議:美國為什麼成功地阻止了日本的崛起,卻沒有阻止中國?眾所周知,在日本歷史上曾經有過兩次大國崛起,但是都被美國成功制止了。
  • 知乎萬贊:如何在困境中逆襲,這回答讓我醍醐灌頂!
    前幾天在知乎上看到來自網友「劍走偏鋒」的一個回答,關於「讓你醍醐灌頂的一句話」,他說:大學的一個老教授,教我們哲學課,大一新生總是表露著內心的期許與所處環境的不對等跟失望。成績一落千丈。大二上學期開學第一堂課,被點名:「那……學校不好,難道知識也不好麼?」我竟然無言以對。
  • 美版知乎問:中國科技真的那麼好,為何卻看不到?引國際網友熱議
    前段時間,美國國防部以「威脅國家安全」為由,拉黑了包括小米、商飛在內的9家知名中國企業。這一舉動,也更足以說明中國在科技領域中是有重大進步的。實際上,早在2020年11月,美國《華爾街日報》就明確表示,按照大多數標準衡量,中國在5G領域不僅僅是「只領先美國」,而是把美國遠遠甩在後面。
  • 女大學生回答不出被淘汰
    ,往往面試官出的一些題,讓他們大多都感到很奇葩,很多時候都回答不上來,而最近一位女大學生小美參加了一家公司的面試,結果,面試官出了一道題:猴子摘桃,打一成語?,於是,帶上了自己的個人簡歷就來到了公司。  這時,走來一位面試官,直接領著三位來到了公司的會議室,看了三位的個人簡歷以後,於是,出了幾道理論知識,剛好女大學生小美就是理科專業畢業的,所以,很快就把問題給回答出來了,面試官看三位回答的都很好。
  • 酒店推集贊吃免費大餐後反悔,遇上數百位政法大學生,結果……
    數百政法學子現場維權15日下午1時許,記者在武漢民族大道金谷國際酒店內看到,近百名大學生正排成兩隊,等待領取自助餐券。一名王姓同學說,14日她通過同學得知金谷國際酒店的官方微信發出一篇活動推廣文章,文章稱只要集齊80個點讚就可以免費領取酒店價值168元的西餐自助晚餐券一張,且沒有名額限制,時間截止到11月16日中午12時。當日上午她和很多同學集齊80個點讚後到金谷國際酒店來領取自助餐券時被告知,該活動是針對曾在酒店消費過的客人,不針對學生。
  • 創新工場校園行:知乎、課程格子、優美圖CEO強勢來襲!
  • 大學生製作卡通版「春節老人」被贊
    雲霄眼中的「春節老人」。該校美術學專業大三學生劉穎聽到這個活動後,就立馬報名參加了。她說:「因為之前不知道中國還有『春節老人』,又聽到『春節老人』的起源在四川,感覺挺激動。」 劉穎告訴記者,作為一名美術專業的學生,希望可以借這次機會把自己心中的「春節老人」展現出來。落下閎是誰?他怎麼會被稱為「春節老人」?
  • 知乎高贊:有什麼能力很重要,但大多數人都沒有?
    我敢保證,看完這個回答之前,就有很多人會划走。這絕逼不是因為我這個回答寫的太無趣,或者他們不同意我的某些觀點,而是因為——他們看什麼東西都是這樣。他們根本不能沉浸式的閱讀什麼東西,一般超過幾百字的內容就很少看了,除非是小黃文和超能力爽文。
  • 江南大學棒球隊員助力中國大學生棒球隊在第28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上獲佳績
    日前,在剛剛結束的2015年第28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棒球比賽中,首次參加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的中國大學生棒球隊頑強拼搏,奪得第五名好成績
  • 女大學生聰明回答
    女大學生李金英畢業後,和大部分同學一樣,也想找一份穩定的工作。面試那天,李金英提前來到了公司,面試的人不多,加上她,一共三個面試者。時間到了後,很快進入了面試環節。他們來到了面試的房間,面試管是一位女性,30多歲的樣子,穿著職業裝,顯得非常的有氣質。
  • 時薪20元,麥當勞全國門店大學生兼職招募開始了
    ,在世界上大約擁有3萬間分店。麥當勞餐廳在中國大陸早期譯名是"麥克唐納快餐",直到後期才統一採用現今的港式譯名。來源:麥當勞中國官網」是一家專門服務於大學生的深入旅行體驗平臺,覆蓋近百萬大學生。微博:大學生義工旅行官方微博  |  知乎:大學生義工旅行  |  微信服務號:大學生義工旅行  |  微信訂閱號:大學生國際義工旅行、大學生義工旅行吧、大學生的義工旅行  |  抖音:大學生義工旅行(抖音號:yigongtrip)
  • 大學生廖培鈞單騎穿越大半個中國回家過年!
    在北京上大學的廖培均千裡走單騎 穿越大半個中國回廣西岑溪老家過年回家過年的交通方式有很多種,大多數人是坐火車、高鐵,坐長途客車,或者是開私家車,但在北京上大學的廣西岑溪人廖培鈞卻選擇踩著自行車孤身上路,1月24
  • 美國小哥B站「揭露」為什麼外媒總愛黑中國?
    近日,B站一位美國小夥爆火,「美國不得不開始面對現實」、「中國在某些方面代表了我們所擔心的最大的威脅」一句句「揭露」到底為什麼外媒總愛黑中國?@NathanRich火鍋大王@NathanRich火鍋大王:大家好,今天我們來聊一聊為什麼西方媒體總喜歡黑中國,我不知道你們有沒有注意過,美國總是特別喜歡,做一些關於中國「又大又壞」的視頻,當我在美國長大的時候,我們的文化總是在傳達一種信息,我們是最好的,美國是第一,我們是好人,而其他國家要麼和我們抱團,要麼就是壞人
  • 東協呼籲中美避免戰爭,美國回答:中國不向西方屈服就只能拼死活
    例如新加坡外長指出,儘管經歷了四年川普對中美關係造成的巨大破壞,美國和中國在經濟上以及在超越雙邊關係的生態問題上仍相互依賴。如果不付出高昂的代價,美國就無法將經濟與中國完全脫鉤。對此,美國方面的戰略智庫專家也做出了回答,例如美國戰略問題專家拉克·埃斯特就認為中國如果繼續「挑戰現有全球秩序」,即如果中國不向西方「屈服」就很難維護和平。
  • 知乎最高贊:女炮友和女朋友的區別
    知乎上有一條關於「女朋友和女炮友區別」的回答:炮友有感情,但維繫的基礎是需求;女友有需求,但維繫的基礎是感情。聊聊天,吃頓飯,看個電影,就覺得是在談戀愛了,啪啪啪以後發現對方原來只是想約個炮,只能哭著罵渣男。炮友和女友,從來不是一回事兒。女友用來疼,炮友用來睡。「炮友」對男生來說,一定是膚白貌美腿長腰細胸大活好不黏人。性是一夜風流,愛是長相廝守。
  • 為這位中國女記者點讚!南海仲裁後,美國發言人被她問得只會「呃…呃…」了!
    在當天的記者會上,一位中國記者手持美國版地圖向美國國務院副發言人唐納發問說,「這份地圖的來源是美國政府,上面把太平島的屬性定義為『島嶼』,而不是『礁石』,這與南海仲裁案的『裁決』結果不同。我想要知道這個地圖是否代表美國政府立場?」
  • 知乎神吐槽 | 你有哪些不小心露富的騷操作?
    @答主       當我完美搭配好造型妝容在大街上和一個與我審美無比相似的漂亮女人擦肩而過的時候,我們互相認可的目光不亞於世界上碩果僅存的兩大武林高手的惺惺相惜。在家練武也不是沒有,可是你見過跟牆切磋的嗎。
  • 終於拿到了中國「綠卡」!這個美國人的終極目標實現了
    因為,一直想當中國人的他,終於拿到了傳說中難度極高的中國「綠卡」!這枚漢子名叫布倫特(Brent W),美國人。8年前從弗羅裡達州來到中國。來到中國後,布倫特很快在東莞遇到了一個中國姑娘,兩人第二年就結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