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文化保育,到社區營造.丨四無忌憚

2021-02-19 仝行設計

 圖片丨鄭鴻斌

首先,我們先來聊聊,何謂文化保育?

 

文化保育的對象主要是文化遺產,且分為物質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兩類。

 

前者是建構生活所需的具體事物/實物,如古蹟、文物、民俗器物、藝術品、器具等。後者是生活內涵,由人與人之間傳承,如語言、舞蹈、遊戲、習俗、節慶、建築藝術等。

 

那文化保育跟社區營造又有什麼聯繫呢?


2019年6月27日,A9-11辦公空間迎來了第30期「四無忌憚」沙龍分享。

 

分享主題:在地方文化保育行動中,完善自我身份認同

 

分享人:曾艾琳 Alin丨仝行設計

 

因對歷史建築的熱愛,Alin與好友經常在老市區探尋歷史建築,但身邊的同齡人對老市區的衰敗卻不以為意。

「大家希望通過實際行動來改變現狀,讓更多人關注老市區和歷史建築的命運,喚起社會和相關部門對歷史建築的重視和行動。於是,我們匯聚於山水社,一個專注於汕頭民間歷史建築的關注小組。

這是小組的初衷,也是小組的雛形。」

這也讓她有更多的機會去深入自己的城市。而當與人的互動思考逐漸變多,她的方向也開始從單純的歷史建築保護轉移到了社區營造的層面。

 

「建築師、規劃師、攝影師對歷史建築的喜愛,是一種同溫層才能理解的事情。過度地強調建築保護,就會容易忽略居民的意願,陷入同溫層陷阱。

 

社區營造對她而言,就像一個平衡點。既可以幫助她理解居民意願,又可以通過社造活動調動居民們對歷史街區保護的積極性。

△山水社創始人及其他友人前來捧場

Alin說道,

 

「前兩周在跟何守謙老師聊天的時候,何老師問過我這樣一個問題,『你覺得怎麼去吸引年輕人回歸到鄉村裡面就業生活呢?

 

我當時的答案,不是提供就業機會,不是搭建一個青年社區,而是四個字 —


鄉土培育。

 

在鄉土培育的過程中,其實是在培育一個人對地方的身份認同。只有培養出每個人對鄉土的認同感,才能驅使他們去付出,去創造價值。」

 

「你們城市很多東西好是好,但你們的水啊魚啊肯定沒有我們的好。」艾琳曾經拜訪了黔東南一個侗族村落,村民們跟她說道。

這一段話其實非常非常普通,但從他們口中說出時會很感動。他們對於村落的保護和熱愛,就是鄉土培育後的願景。

 

在社區營造過程中,我們希望通過文化保育意識的傳播,提升在地人對自己文化的認同感。從而完善他們的地方身份認同,建立起在地人與社區之間的連結性

△村民參與 共同締造丨山西靈丘

接近尾聲,艾琳引發了這樣一個分享:

我來自...

我生活的地方有...

我可以在各個城市流轉,但最終我願意在_____留下。

大家也都分享了太多太多太多有趣的經歷和感受。

從Simon的「早年暴富」小趣事和對鄉村建築保護的信念,到弘佳對鄉村保育和社區營造的嚮往、西米對城市發展和舊城建築的感慨和「早年覺醒」的詼諧,再到境桐對「人的意識主動性與修復歷史建築的關係」分享和阿Jan、「阿lo姐」對地方認同感的思考,以及David對少年往事的回憶和未來夢想航程的抱負...

還有其他在場的夥伴,無不表達了自己潛在的身份認同。

回歸鄉土保育,完善自我身份認同。如今能做到的人少之又少。

分享會上感慨萬千,大家「相見恨晚」的狀態實在有趣。在這裡,一言兩句實在無法完整表達。我們也期待有更多的朋友來交流分享,「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最後,引用艾琳的一段話結束文章:

「未來我會在哪裡實踐?

也許是廣州,也許是某一個山區的村落 …

但我肯定,無論將來返鄉這件事情有多困難,我都會回到汕頭,重新出發。」

 

Alin如是說。

仝行設計辦公室(廣州)

廣州市洛溪新城北環路11號

星坊60創意園A11棟

A11,Starhouse 60 Village,

11 Beihuan Rd,PanYu District,

Guangzhou,China.

511431

相關焦點

  • 日本古川町的社區營造 (重發)
    社區營造協會由一群熱心經營的地方人士組織。負責保護古川町風貌並推廣觀光事業。1993年的小學生作文競賽,初田百江的《傳達古川之心的社區營造》,是古川町社區營造的原點。三寺參拜、飛驒古川祭,呈現出社區歷史感與文化深度。古川的節慶很多,而且受到民眾的重視。
  • 臺灣社創之旅:「社區營造+社會企業+文創生力」
    一、社區營造是什麼?  1.做為一種生活價值觀的哲學;  2.做為一種思考問題的邏輯;  3.做為一種解決問題的方式;  4.做為一種地方發展的策略;  5.做為一種文化、社會與產業政策。  二、社區營造工作的特性  1.公共化,由下而上,由地方、社區主導;  2.參與性,居民是社區營造的主體;  3.總體性,營造題材多方面且相互支持;  4.人性化,由生活者出發的思考模式;  5.文化性,培育生活者的五感美學意識;  6.永續性,重視自然生態環境的價值
  • 在線講座:臺灣鄉村社區營造
    系列主題:城市研究系列講座之瑰麗寶島講座題目:臺灣鄉村社區營造
  • 【合伙人】大觀社區孝德文化促進會開展清遠市清城區鳳城街道大觀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之「孝德文化進社區」核心價值觀教育活動
    7月6日上午,大觀社區居委會攜手孝德文化促進會在大觀社區開展「孝德文化進社區」活動,活動吸引了20多位居民參加。活動一開始,由孝德文化促進會卞理會長授課,向居民講授在今天我們如何踐行「孝」與「德」。通過引入一個通俗易懂的小故事,讓現場的居民更深刻明白到古語所講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社區動態丨南新莊社區:萌犬才藝大比拼,文明養犬入人心
    為讓文明養犬的理念深入人心,讓廣大養犬愛好者認識到文明養犬的重要性,以達到群眾自我提高的目的。
  • 「你好陌生人」社區營造計劃,用微笑打破冷漠…
    機構 | 鄭州市馨家苑社區服務中心從農村到城市改變的不僅僅是住房結構和生活方式,還有人情世故和人際關係,鄰裡幾十年卻只是似曾相見不相識。二七區酈都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的社工師們,同樣渴望打破人心的壁壘和冷漠,特針對酈都社區的社區氛圍和居民關係制定了「你好陌生人」社區營造計劃,希望通過計劃的執行打破社區冷漠,營造和諧溫馨的社區氛圍
  • 日中英語保育の日系認可保育園が開園! 9月8日、22日、23日に説明會
    日中英3カ國語保育を行う日本の保育園「暖嬰屋託育園」(ウォームベイビーハウス)が開園。
  • 項目回顧丨靚昀文化助力三林懿德社區科普教育實踐基地氛圍提升改造
    為貫徹落實中科協《關於進一步加強基層科普服務能力建設的意見》文件精神,進一步推動市科協2020年上海市基層科普行動計劃,三林鎮人民政府以「黨建引領科建、科建助力黨建」為工作主線,通過「全區域統籌、多方面聯動、各領域融合」的工作布局,擬將更多的科普資源融入居民日常生活,提升公民科學素質,打造為民服務的公共科學文化陣地,助力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 心靈與價值的旅行——記一瓶老乾媽的臺灣社會治理與社區營造之旅
    到了晚餐,領隊一個人在員工就餐處靜靜的就餐,我依然被落在大巴車上!導遊說老吳沒有真正想吃老乾媽,老吳認了,夥伴中間,還有人提醒老吳,這個老乾媽是不能帶上飛機的,老吳苦笑,沒有回應,默默地反思:領隊要照顧大家的每一個細節,本來就很很辛苦,託付給領隊,依然需要自己記得!
  • 臺灣「綠色保育標章」,擺脫窄化「有機」思維
    什麼是綠色保育標章?
  • 打造生態社區,營造可持續發展環境
    2017年4月3日,臺灣銘傳大學設計學院院長洪啟東一行5人蒞臨雍大蘭花莊園參觀,並就生態社區建設方面的進行了廣泛交流。
  • 觀點丨城市社區更新中參與式設計的適用性研究
    2.1 應用現狀城市社區更新包括對物理環境的提升和公共文化的營造,這兩者都離不開居民主體的關注和參與。作為一種方興未艾的設計方法,參與式設計在近些年的社區更新中越來越受到關注,應用亦日益普遍。以上海的社區更新過程為例,參與式設計的應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 和美動態 | 「書香流韻·和美院落」富麗東方公共空間營造,愛心眾籌開始啦!
    書香流韻.和美院落富麗東方公共空間營造
  • 黃岡上林社區:文化活躍 經濟發展
    近年來,社區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核心,緊緊把握「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腳踏實地發展集體經濟、加強基層治理、促進文化繁榮、創新服務載體、打造美麗宜居鄉村。弦樂悠揚、歌聲嘹亮,歡聲笑語中,眼前這個小小的樂社洋溢著滿滿的幸福感。樂社所在的龍井健身公園建於2007年,集健身、休閒、運動為一體,投入資金500多萬元,為附近群眾提供了休閒娛樂的好去處。
  • 活動丨錦江區開展「愛成都·迎大運」社區英語課開班儀式
    為迎接成都2021年第31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錦江區以社區英語課為載體,力爭通過多種方式全力推進「愛成都·迎大運」社區英語課系列活動,努力營造全民參與、共學英語、展現自我的濃烈氛圍,11月9日上午,由錦江區教育局主辦、錦江區社區教育學院和三聖街道社區教育學校承辦的「愛成都·迎大運」社區英語課開班儀式在三聖街道喜樹路社區綜合文化活動室順利舉行。
  • 【你造嗎】濰坊第一新型文化社區龍爪樹社區奠基啦,好高大上!
    這一社區建成後將成為我市文化社區的樣板工程,社區從名字到建築風格都有著濃鬱的濰坊文化特色。此外,隨著關注的人越來越多,有著1300多年歷史的龍爪樹保護開發下一步將進一步擴大。奠基 將建濰坊樣板文化社區 10月20日上午,雨後的白浪河畔白霧嫋嫋,濰坊第一新型文化社區——龍爪樹社區項目奠基典禮舉行。項目位於經濟技術開發區清源街以南、向陽路以東,是北辰中央休閒區重點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項目總投資7億元,建設周期預計為2年,遷建村莊分別為龍爪樹村、東南陽村和西南陽村。
  • NFT在環保領域初露頭角:Treelion攜MyForest計劃賦能森林保育
    Treelion洞察到,許多國家儘管擁有對全球生態環境至關重要的森林資源,但仍然缺乏對森林價值的重視和高效的利用。如果森林資源不再只是固定在地表,而是成為可流通交易的資產,森林保育將真正意義上的擁有「生命」——於是,Treelion發起了MyForest計劃。
  • 岐元堂中醫藥文化社區行活動走進古城西安
    中醫藥文化社區行是由全國連鎖中醫診所——岐元堂發起、擬在全國範圍內推廣的一項大型公益活動。目的在於貫徹執行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大力發展中醫藥、民族醫藥」、以及2019年初,國務院專題會議部署的中醫藥文化要「進社區、進學校、進機關、進企業、進家庭」指示精神!2019年6月18日,中醫藥文化社區行第一站在山西太原順利啟動!
  • 開門一件事丨新北社區:點亮生活 溫暖你我
    新北社區擁有較多的開放式小區,同時還是典型的新老居民雜居區和少數民族聚居區,精神文明建設和民生實事落實長期以來都是社區難題。◎ 一是大黨委凝聚大黨建。新北社區作為「紅色管家」試點社區,積極整合轄區職能站所、兩新組織、公益組織等黨建資源,聚力保持「壹家人公益」「電工協會」等24支專業隊伍長期合作,融合推進「紅色、公益、健康、教育、便民」等五大管家服務,換屆完成至今服務時長已達300多小時。◎ 三是大管家激發大活力。
  • 保育類的寵物龜,網絡交易中要如何才能做到合法運輸?
    養保育龜類的朋友,是小眾群體中的小眾群體,一般來說當地的線下渠道比較少,甚至說很多地方就是直接沒有,那麼網絡購買就是很多朋友迫不得已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