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已經蔓延到全球132個國家有確診病例,不幸的災難到了需要全球共同抗疫的關鍵時刻。然而目前新冠的來源尚不可知,但越來越多的輿論指向了美國。不過之前大家都認為是從武漢傳出來的,所以導致許多不明真相的人仇視中國人。而美國表示,造成新冠蔓延至全球的情況,主要是武漢暴發初期沒有及時作出反應。其實,無論美國對此次新冠的應對手段如何,但是其仇華辱華的黑暗心理卻是路人皆知。
所以,針對美國這個毫無意義的發問,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在3月12日回應了一句話,他說:「中國有句古話:『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知道什麼意思嗎?」
「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這句話的出處是《孟子•離婁上》。其含義就是說事情做不成功,遇到挫折和困難,應該自己多加自我反思,看看是否有做的不對的地方。其原文是「孟子曰:"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詩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翻譯過來也就是:「愛別人卻得不到別人的親近,那就應反問自己的仁愛是否不夠;管理別人卻不能夠管理好,那就應反問自己的管理才智是否有問題;禮貌待人卻得不到別人相應的禮貌,那就應反問自己的禮貌是否到家——凡是行為得不到預期的效果,都應該反過來檢查自己,自身行為端正了,天下的人自然就會歸服。《詩經》說:'常思慮自己的行為是否合乎天理,以求美好的幸福生活'"
孟子名軻,戰國時期人,是孔子儒家思想的重要繼承者,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有「亞聖」之稱。《孟子》是語錄體散文集,是孟軻及其弟子萬章著,主要記述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政治活動。全書11篇,現存7篇,共261章。《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被後人稱為「四書」,成為儒家思想的經典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