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農村的俗語老話,有的說出來,很讓人不理解,猛一聽起來感覺特別的彆扭。但這樣是無奈的實際情況,別看這些俗語老話看似說的離譜不著調,但仔細一想,還是很有道理的,有些人特意把話反著說,所謂語不驚人死不休,就比如這句俗語可能大家都聽過「雷打針孝子,財發狠心人」,那麼大家知道這句俗語的意思嗎?這句俗語有道理嗎?為此,小編專門諮詢了有經驗的老農,接下來我們就看看老農怎麼說的。 自古以來,人們的價值觀都是建立在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基礎上,世人都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其實「雷打真孝子,財發狠心人」,其實並不難理解,很明顯就是一句反其道而行之的話,在以前的時候,打雷也是個自然的現象,但是有的時候也是比較可怕的事,就比如這個下雨天打雷的時候,就會有人被雷擊中,所以很多的經驗也是告訴我們,雷雨天還是不要出去,而「雷打真孝子」這句話是說老天爺不開眼,懲罰了真孝子而那些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之徒卻逃避了懲罰。 那麼為什麼還會有這樣的一句俗語呢?這不是自相矛盾嗎?孝子怎麼會被雷打呢?其實這句老話之中所說的遭受雷打,並非是天上的雷擊,而是對於孝子的生存環境所作出的一種說法而已;此外,還有一種說法是由於孝子不到鄉外掙錢養家,只守家裡一分田餓死不虧,雖可孝順父母,家窮受飢如遭雷打一樣。接下來我們咱們來看看「財發狠心人」,這句話字面意思較好理解,一些狠人確實因心黑手辣不講道德,不擇手段大發橫財。 這確符合當今一些現象,俗言,無奸不商,無商不奸。奸商商奸,從商不奸,心不黑,手不狠,便難發大財;想要利益最大化,就要心黑手狠人奸;許多農民朋友之所以不富裕,除了種種複雜的原因之外,與善良也有很大的關係;但是,當這種財富積累到一定程度後,如果一個人「德不配位」,接下來就會發生意外,有句話叫做「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如果,不用道德、法律來約束自己的行為,狠人所積累的財富不會長久,這也是老天何曾饒過誰的道理;這樣正話反說,突出了民間的機智靈活與聰明智慧。其中隱含著群眾明哲保身的生存哲學,也有對社會陰暗面的正義抨擊,表達出對平等美好生活的願景;所以,人立天地間,積德無需人見,行善自有天知,只要無愧於心,一切皆可釋懷。你說對嗎?若您還有什麼不同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