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那人丨阿伯,這個過年我們一起回家,好麼?

2021-02-28 華立學院微博協會

2014年12月13日 一組華立農民工照片感動了華立上下,鄧阿伯只想要一張照片受到了廣大師生的關注!首先感謝所有對阿伯關注的人!筆者響應廣大愛心人士的建議,挑選了八張最美的照片送給了阿伯!年末了,一個人在外面工作,多少辛苦,多少汗水,多少淚水,只有自己知道,不管在外面過得是好是壞,希望阿伯帶回家的是微笑!

鄧路生,華立的一位過客 卻詮釋著當代農民工的現狀,他,是我們的尊敬者!

15日一大早,看到了阿伯在綜合樓下辛勤的身影,便激動地要拿照片給他,因為昨天找了一天,可是他不在,看他此刻似乎很忙,所以在一邊等了會兒,再上前去!

當我走近,他並沒有第一時間注意到,還是埋頭認真專注地工作,於是我喊了一聲:阿伯,我來送照片了,還記得我嗎?他抬頭看到是我,立馬露出了他那燦爛的笑容,連忙回答:記得記得···


他馬上放下手中的工具,走過來,當我們遞出照片時,他連忙拍了拍手上的塵,往自己的衣服抹了幾下,伸出雙手接住了照片!

一開始叫他看一下,喜歡哪一張,可是他就是不看,緊緊地握在手中,雙手的手指夾著照片的邊邊,生怕把照片弄髒,臉上一直露出笑容,口中不停地說:謝謝!

可是最後在我們的要求下,他才一張張地看了一遍,再次問起他最喜歡哪張,他還是沒說,只是見他一直對著我們笑!也許在這位老人面前,那有最喜歡的一張啊,這每一張都是他需要用餘生去欣賞的去懷念去感慨的照片!

看了一會,這位老人準備把手放進口袋,接著說:這個照片要多少錢?我們馬上意識到,婉轉地拒絕了他!他臉上的笑容卻一直沒有消失,只見他的雙眸漸漸的溼潤了起來,在我們看來,這就是他對我們的最大的感謝了!

由於要繼續工作,不敢打擾他太多!我們叫他把照片保管好,他便提步跑到一旁,翻開放在那裡的一件大衣,把照片小心翼翼地放在衣服的最裡面,輕輕地包好!這是他放好前看了看照片的那一刻!

放好後,他拿出放在衣服旁邊的一個小袋子,裡面有一包香菸,一包花生米,幾個小小的桔子和幾塊餅乾!提起來叫住我們並說:這有幾個桔子,你們吃不吃?

問他中午不回去宿舍,在這裡吃午飯嗎?他說:不回去,他有三位同鄉在這裡,其中一位同鄉已經回去煮了,中午會用飯盒拿過來!他用手指了指他住地的方向!

放好照片後,我們聊了幾句,但是攪拌機還在一旁啟動著,樓上的工人已經在催促了,我們便說要離開,此時,他跑回崗位上,瘦小瘦小的他在這些年輕的工人中,讓人不得不對他產生憐惜和尊重!

鄧路生 65歲 湖南人 愛笑

華立的一位過客 我們的尊敬者!

華立職院李夢賢:

背影那張給人看到心酸的感覺,瘦弱而壓力的背,那是社會的壓力和生活的無奈,同時也顯出社會階級中弱勢群體的心酸!

網友漠陽:

所有的畫面都是吃苦的幸福,靠自己的雙手得來的是種知足常樂,這個年紀還有能力站在工場上,值得憐憫與尊重!

華立職院莊依曉:

那些照片給我挺多感觸,揭露了現實社會中的種種問題,或許他們平凡,不被人重視,但是他們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情,一個背影看似悽涼,孤獨,但是當看到那張背影的時候,我想起的是朱自清的那背影,從他的背影中我又想起哪位每天起早貪黑,為了給我們幸福,溫暖,而勞累的父親,他總是把最好的給他的孩子,照片中那微微一笑,透露了家的溫暖,幸福,與溫馨,微笑的人最美,人生道路或是坎坷,但是我們可以用微笑去迎接它,相信明天會更美好,這位啊伯他很樂觀,他每天都很辛苦,他不怕髒,不怕累。


筆者後記:

農民工問題是我國的一大民生問題,鄧阿伯只是千千萬萬農民工中的一個,他們過著貧困無奈的生活,一個人背井離鄉來到大城市中打拼,卻在一線中苦苦煎熬著!他們的隊伍當中,有本該接受教育的青年人,有本是處於綻放年紀的婦女,有本該享受天倫之樂像鄧阿伯一樣的中老年人!可是,現實總是那麼殘酷!然而,我們需要做的,是更多地關注他們,理解他們和尊重他們!

內容由華立職院傳媒學部14新聞班 劉昌懂 同學友情提供。

歡迎華立各大平臺轉載,傳播正能量!

同時歡迎廣大同學提供提稿~麼麼噠~~

相關焦點

  • 六旬流浪阿伯蝸居破廟 警民合力助阿伯順利回家
    兩面鮮紅的錦旗,兩串響徹街頭巷尾的鞭炮,這是晉江永和鎮玉湖村的村民王榮純和家人滿滿的感謝。7個月前,王榮純61歲的大哥王榮譽從家中走失,流浪到蒼霞村。其間,蒼霞村村民熱心接濟,張坂派出所民警耐心尋人,王榮譽終於回家了。王榮譽阿伯今年61歲,平日裡精神有點恍惚。
  • 今年你回家過年嗎?| 想回家過年,因為家裡有放不下的人
    池魚思故淵,過年是無數異鄉人一年一次回家與家人團圓的念想。每年一進入一月與二月之間,黃河上下,整個中國的大江南北都提前進入一個主題:過年。無論是出門在外的遊子,還有遠行經商的異客,都會不約而同朝著一個方向奔流,那就是心中家的方向,父母在的地方。唯獨今年,為了響應號召、防控疫情,很多人被迫都選擇了原地過年。我和熊貓先生也決定留京,就地過年。
  • 春節丨回家永遠是不變的主題,在聊城火車站看一場人口大遷徙
    「今年不回家了,想體驗一把異鄉春節,家裡人都挺好的,不同意也不反對,所以我就把自己回家的那張票讓給別人了,趁年輕想做一些有意義的事,免得以後後悔」。計程車司機還在等待下一位顧客,閒暇之時,還是會聊幾句小事,打發時間,這個城市匆匆發展的速度絲毫沒有影響他們對生活的憧憬。丨回家是心與心之間的牽絆丨
  • 「 想帶你一起回家過年.」
    這也導致今年部分人沒辦法回去和家人團聚了。她問他:「你今年回家過年嗎?」他說:「不知道哎,可能回不去吧。」她:「那要不要去我家呀?」他:「嗯?什麼?」她:「我說,想帶你一起回家過年。」她說:「爸爸,我們回來啦,我帶了一個人回來一起過年哦。」說完,她牽著他來到爸爸面前。她爸爸一眼即明,笑著說:「來來來,快進來坐。」他說:「叔叔,聽說您喜歡喝酒,這是我給您買的酒,也不知道合不合您口味。」她爸爸笑著說:「哈哈,喜歡喜歡,謝謝你啦。不用這麼客氣,人來就可以啦。」坐下來後,她爸爸開始和他聊起來家常。
  • 失蹤土地公回家 村長開心廣播:阿伯遊山玩水回來啦
    屏東縣佳冬鄉石光見東角路福德祠的土地公金身,上周一傍晚遭不肖之徒「請走」,信徒氣得跳腳,神尊昨天被人直擊神隱在鄉內偏僻農寮中,玉光村長劉金亭今天獲報,和廟方人員到場查看,廢了一番功夫確認後,終於把神像請回家,信徒在廟埕敲鑼打鼓燒金放炮歡迎,鄉民就打趣是「神明版的就職典禮」、「人的登基大典都不夠看啦!」
  • 我們一起過年吧
    就是平常住校,每周末或放假才回家看看的那種。每年春節前我們定要在寒假時回鄉村老家過年,村裡習慣將慶祝春節叫 「過年」。 我家經濟一直不寬裕。但過年,確實成了家裡的一樁頭等大事!因為母親的精心打理,父親全力協助,每個年我們都過得極開心,象極了充電倍足的高能磁場。
  • 獨家丨春節不回家!「阿傑啊,你都十五年沒回家過年了!」
    每年春運,都是他們最忙的時候,大家大包小包回家過年,他和同事們則一直堅守在崗位上。十五年來,老家的年夜飯上,殷師傅一次也沒有出現過。在記者和殷師傅交談過程中,有不少司機師傅和他打招呼,看得出,他們平時關係挺融洽的。殷師傅告訴我,長運公司的長途汽車司機裡有不少外地駕駛員,大家都一樣,過年就是最忙的時候,好多人也是好幾年沒有回家過年了。
  • 2017年春節,他們為什麼不回家過年?
    在大家匆匆收拾行李踏上回家之路時,在大家圍坐一起共享年夜飯時,在大家走親訪友時……有那麼一群人,默默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他們是環衛工人,是鐵路交警,是公交司機……2017年1月13日是春運第一天,FM93聯合京東華東對春節期間堅守崗位的一線城市工作者進行了慰問,給他們送去了京東年味禮盒,帶去了溫暖。
  • 支撐我們走下去的,是那句「歡迎回家」
    但毫無疑問的是,我們都在努力地生活。 這一年,我們擁有超長假期和宅家模式;這一年,我們感受到相聚的來之不易;這一年特殊時期的經歷,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也讓我們更明白了家的意義。轉眼又快過年。每到這時,人們聽到最多的問候可能就是「你什麼時候回家呀?「即便是平日裡很少想家的人,在這個節點上,也會把「回家「和」團圓「放在首位。
  • 蘇打綠丨當我們一起走過
    《當我們一起走過》這首歌,青峰說:「在我們傷痛脆弱、想要逃避的時候陪著我們,即便我們常為了同樣的理由,一再讓自己陷入荒蕪,但總有一群人陪我們度過在曠野漂流的時候。這是鼓手史俊威寫給最親愛的團員們,也寫給一直以來支持我們的觀眾。」蘇打綠這個小團體從校園的小亭走到萬眾矚目的舞臺,所以這首歌寫的每個字都記載了他們走過的路。
  • 大陸人看臺灣:我的臺灣鄰居胖阿伯
    只有獨居在樓下的「胖阿伯」,好像對我這個大陸住客不太友善。這位阿伯七十多歲,挺著大肚子,頭髮似乎已經快要全部掉光了。他的臉和身體都呈現一種梨子型的橢圓,走路時需要很小心地看著地面,但一騎上他的摩託車,就來去自如、活力四射。初次見面,他對我並不理會,也沒有抬頭看我一眼。一些天后,我在樓下院子裡洗衣服時,他突然對我說:「你大陸人喔!」我被驚了一下,只好回答:「是的。
  • 這個春節不回家|我們守護國之重器 確保目標絕對安全
    受新冠疫情影響,在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下,國家及有關部門提出「就地過年」的倡議,各地群眾積極響應,自覺自愿留在常住地過年,這一點難能可貴,充分體現出中華兒女團結一致共同抗「疫」眾志成城的民族大義精神。「今年過年不回家」、「就地過年」、「非必要不返鄉」……註定成為2021年辛丑年春節的特殊標記,這個春節註定不一樣。@在異鄉的你「《這個春節,不回家!》
  • 【回家過年】那個腦外傷昏迷的老人,笑著走回家過年了!
    春節就要到了外出務工者、學生黨紛紛返鄉了這不,在上高縣人民醫院外三科住了3個多月的晏老也笑著到護士站跟醫護人員道別,他要回家過年了!這個年,對他來說,來得真心不易!    跟醫護人員告別後,準備回家的晏華 2018年9月6日上午,晏華(化名)因車禍致頭面部多處受傷、意識不清被120緊急送入外三科。雖未繳費且無家屬在旁,醫院仍迅速為其開通綠色通道進行先檢查、治療。
  • 我不想回家過年了
    咱中國人有句話,叫「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回家過年」,似乎一直是國人融入骨血的共識。每年年關將近之時,不知有多少徘徊在外的遊子,背上繁重行囊,穿越人潮熙攘,從他鄉到故鄉,最終團聚一堂,歡歡喜喜過大年。
  • 春節回家過年圖片,2021回家過年說說
    ,我媽說要是疫情不嚴重還是希望你過年回家的,要是嚴重的話就算了,畢竟路上太不安全了,唉!這樣會對你的家庭帶來痛苦的,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東西比安全更重要。我在這裡祝你們一路平安!一早的rs裡周圍一圈都下雪了…我今年能看到下雪不去年就只有過年回家路上積的一點點詛咒自己死在過年回家的路上,死在荒無人煙的深溝裡,永世不超生,永生不受束縛,不牽連任何人
  • 種草||每年都要吃這個,我才感覺要過年了!
    距離過年還有10天!大家的年貨都備好了嗎?上周,楚妹給大家安利了好吃的恩施腊味、綠茶、香腸,作為一個老武漢人,年貨清單上還有一樣必不可少,那就是漢味糕點汪玉霞。始於1739年的汪玉霞,是武漢最有歷史的糕點店。他們家的糕點,從乾隆年間流傳至今,經歷兩百多年的傳承,風味依舊。小時候,年味的開啟,就是從汪玉霞的京果、酥糖、雜糖開始的。
  • 熄燈號丨說句違心的話,不是回家才叫過年
    小時候喜歡過年,只是因為那碗餃子的記憶還有壓歲錢帶來的歡樂,雖然,第二項長久的成為了我的「助學儲蓄金」,而且很久沒有辦法去彌補這個遺憾,但即使這樣,一些從大人手裡遞過來的糖果,也足以讓人欣慰不已。這個遺憾我們當然是不會有的,我們的「情書」就是「一堆堆的吃的」,我們和「年」的婚禮就是一張張窮盡腦海、搜腸刮肚出來的對聯,「索子哥」是個麻煩的教導員,如果不是在新年晚會上一首我到現在都沒有聽懂的維吾爾族歌曲,我甚至以為他就是個無趣的人。多年以後,我才懂得,有時候「有」和「無」之間差的只是個角色的轉換而已。
  • 一起動手製作愛意,免費巧克力DIY我們約一下!
    千萬不要給我說你想要鹿晗的親親張藝興的抱抱又或者是陳偉霆的舉高高說點實在的好麼!!!!!但是禮物這個東西,對廣大男同胞來說,過節就等於「過劫」,而送什麼禮物給女朋友,則成了一道「送命題」。一起動手製造愛意。
  • 春節就地過年,感謝每一個不回家的你
    「兒子,見屏如見面,為了自己、為了家人,也為了周邊的人,今年就留在那邊過年吧,不要太牽掛,我們老兩口會照顧好自己的。」     「女兒,咱不給國家添亂,我跟你媽身體都好著呢,你別掛念我們,好好照顧自己,等疫情結束了,我們再好好坐在一起嘮嘮嗑.」      住在40小區秋水苑20棟的王正榮、蘆鳳廉老倆口今年已經72歲了,他們的兒子和女兒們都已在外地工作成家。馬上快過年了,因為疫情的原因,孩子們都不能回家過年。      「以前,不管是工作多忙,兒子和女兒都會帶著家人回家過年。
  • 姨奶奶:不回家過年,我一個人在家可怎麼過喲
    之後大家圍在一起看春晚守歲。雖說隨著科技的發展,有些家庭,在大年三十的時候會去縣裡或者市裡的酒店裡面吃,然後去K歌呀等娛樂活動。甚至大年三十選擇去旅遊的都有。但是,對於家裡只剩留守老人及兒童的家庭,外出務工子女都會選擇回家過年。會在家裡做年夜飯,然後一家人一起吃的。春運的時候之所以流動人口那麼大,都是因為上有老,下有小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