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路生,華立的一位過客 卻詮釋著當代農民工的現狀,他,是我們的尊敬者!
15日一大早,看到了阿伯在綜合樓下辛勤的身影,便激動地要拿照片給他,因為昨天找了一天,可是他不在,看他此刻似乎很忙,所以在一邊等了會兒,再上前去!
當我走近,他並沒有第一時間注意到,還是埋頭認真專注地工作,於是我喊了一聲:阿伯,我來送照片了,還記得我嗎?他抬頭看到是我,立馬露出了他那燦爛的笑容,連忙回答:記得記得···
他馬上放下手中的工具,走過來,當我們遞出照片時,他連忙拍了拍手上的塵,往自己的衣服抹了幾下,伸出雙手接住了照片!
一開始叫他看一下,喜歡哪一張,可是他就是不看,緊緊地握在手中,雙手的手指夾著照片的邊邊,生怕把照片弄髒,臉上一直露出笑容,口中不停地說:謝謝!
可是最後在我們的要求下,他才一張張地看了一遍,再次問起他最喜歡哪張,他還是沒說,只是見他一直對著我們笑!也許在這位老人面前,那有最喜歡的一張啊,這每一張都是他需要用餘生去欣賞的去懷念去感慨的照片!
看了一會,這位老人準備把手放進口袋,接著說:這個照片要多少錢?我們馬上意識到,婉轉地拒絕了他!他臉上的笑容卻一直沒有消失,只見他的雙眸漸漸的溼潤了起來,在我們看來,這就是他對我們的最大的感謝了!
由於要繼續工作,不敢打擾他太多!我們叫他把照片保管好,他便提步跑到一旁,翻開放在那裡的一件大衣,把照片小心翼翼地放在衣服的最裡面,輕輕地包好!這是他放好前看了看照片的那一刻!
放好後,他拿出放在衣服旁邊的一個小袋子,裡面有一包香菸,一包花生米,幾個小小的桔子和幾塊餅乾!提起來叫住我們並說:這有幾個桔子,你們吃不吃?
問他中午不回去宿舍,在這裡吃午飯嗎?他說:不回去,他有三位同鄉在這裡,其中一位同鄉已經回去煮了,中午會用飯盒拿過來!他用手指了指他住地的方向!
放好照片後,我們聊了幾句,但是攪拌機還在一旁啟動著,樓上的工人已經在催促了,我們便說要離開,此時,他跑回崗位上,瘦小瘦小的他在這些年輕的工人中,讓人不得不對他產生憐惜和尊重!
鄧路生 65歲 湖南人 愛笑
華立的一位過客 我們的尊敬者!
華立職院李夢賢:
背影那張給人看到心酸的感覺,瘦弱而壓力的背,那是社會的壓力和生活的無奈,同時也顯出社會階級中弱勢群體的心酸!
網友漠陽:
所有的畫面都是吃苦的幸福,靠自己的雙手得來的是種知足常樂,這個年紀還有能力站在工場上,值得憐憫與尊重!
華立職院莊依曉:
那些照片給我挺多感觸,揭露了現實社會中的種種問題,或許他們平凡,不被人重視,但是他們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情,一個背影看似悽涼,孤獨,但是當看到那張背影的時候,我想起的是朱自清的那背影,從他的背影中我又想起哪位每天起早貪黑,為了給我們幸福,溫暖,而勞累的父親,他總是把最好的給他的孩子,照片中那微微一笑,透露了家的溫暖,幸福,與溫馨,微笑的人最美,人生道路或是坎坷,但是我們可以用微笑去迎接它,相信明天會更美好,這位啊伯他很樂觀,他每天都很辛苦,他不怕髒,不怕累。
筆者後記:
農民工問題是我國的一大民生問題,鄧阿伯只是千千萬萬農民工中的一個,他們過著貧困無奈的生活,一個人背井離鄉來到大城市中打拼,卻在一線中苦苦煎熬著!他們的隊伍當中,有本該接受教育的青年人,有本是處於綻放年紀的婦女,有本該享受天倫之樂像鄧阿伯一樣的中老年人!可是,現實總是那麼殘酷!然而,我們需要做的,是更多地關注他們,理解他們和尊重他們!
內容由華立職院傳媒學部14新聞班 劉昌懂 同學友情提供。
歡迎華立各大平臺轉載,傳播正能量!
同時歡迎廣大同學提供提稿~麼麼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