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門要當心」、「你放心」、「口罩戴好」……這些詞彙是否也出現在你2020的日常對話中?
以HARD模式開啟的2020已快過去,不知道大家感受如何。但毫無疑問的是,我們都在努力地生活。
這一年,我們擁有超長假期和宅家模式;這一年,我們感受到相聚的來之不易;這一年特殊時期的經歷,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也讓我們更明白了家的意義。
轉眼又快過年。每到這時,人們聽到最多的問候可能就是「你什麼時候回家呀?「即便是平日裡很少想家的人,在這個節點上,也會把「回家「和」團圓「放在首位。
每年新年,百事都會推出主題為「把樂帶回家」的系列賀歲片。今年也不例外,百事邀請了新春大使潘粵明聯手打造微電影《我爸的快樂》。
電影以一個五口之家一頓未「團圓」的年夜飯為主線,通過情節轉折,挖掘出一個家庭裡不同人物心中對家的不同解讀。
潘粵明飾演的爸爸是電影的主人公。他曾是一名成功的廚師,餐館老闆,但在餐館倒閉後成為了外賣員。
年夜飯上桌了,家中的其他人都已經坐了桌旁,只有堅持工作的爸爸遲遲未歸。
奶奶以紅包的名義要塞錢給媽媽,想要幫助這個暫時遇到了經濟困難的小家。在紅包的推搡中,家的第一層含義呈現:家是一個懂我們的空間,是過去、現在和將來的陪伴。
家是放不下的牽掛,也是源源不斷的力量。在困難的時候,家是那個會向你伸出手的地方。
在拉扯中,有人擰開鑰匙,是爸爸終於拎著一袋外賣回家,裡面是給年夜飯的加菜。剛打算坐下吃飯時,手機又響起,他看了一下,不顧爺爺的勸阻,點了再接一單。他想著,不能讓別人餓著過年。
小到小家,大到國家,任意剖開一角,都有說不完的話。
有這麼一群人,每逢佳節倍忙碌,團圓夜是他們的站崗夜。他們堅守崗位,把團圓的美好帶給更多的家;他們犧牲自己的吃飯時間,為了讓更多漂泊的人吃上熱飯。
家,是我們拼搏奮鬥的最初動力,更是我們生命中最強的盔甲和最柔的軟肋。每一個為生活打拼的你,家,永遠都會在你身後支持你。
家的意義就是,我們聚了散,散了聚,心卻一直在一起。
煙花點亮了團聚之夜的點點光芒,爸爸騎著電動車走街串巷,手機突然打入一個電話詢問位置。不一會兒,一個同行外賣員拎著一袋外賣出現在眼前,是一瓶他平常最愛的百事可樂和一碗下班回家一定會喝的白粥。
訂單備註上寫著:按時吃飯,快點回家!百事可樂上還貼了張便籤:你的快樂。另一頭,兒子小路在手機上看到自己下的訂單已送達,便安心地看起了窗外的煙花。
家,是隨時湧上心頭的暖,也是牽掛著你,一直在你身邊的樂。不論身處何處,家始終是我們的溫暖歸處。
在團圓的時刻,每個人的連綿思念像是點點星光從世界的每個角落匯聚在每個小家。無論身處何地,當看到煙花四射時,總有一束溫暖的光環繞著你,有家人的地方,就有家。
每個人對「家」都有著不同的記憶與情感,經歷了特殊的一年,家,對你們是否又多了一重特殊的含義?
十四億人有十四億個團圓的故事,這一刻,不論你是誰,都是家裡最重要的人。團圓的形式一直在變,但其中快樂的存在從未改變,這正是我們對「家」的初心所在。
「把樂帶回家」系列賀歲片已經陪伴我們走過十年。十年來,百事挖掘各類不同家庭中平凡又動人的團圓故事,借賀歲片的形式,打造出一部部精彩的微電影,給我們以溫暖和感動。
十年足以改變很多,但不變的是大家對家的嚮往。
對於你,「家」擁有怎樣的意義,今年你會用什麼方式「把樂帶回家」?給孩子帶上驚喜禮物;給爸媽送上心意紅包;給伴侶安心的陪伴……
無論你選擇怎樣送出你的新年心意,闔家團聚時刻,別忘了一起打開百事,把樂帶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