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草||每年都要吃這個,我才感覺要過年了!

2021-02-25 大楚網

倒計時!距離過年還有10天!大家的年貨都備好了嗎?

上周,楚妹給大家安利了好吃的恩施腊味、綠茶、香腸,作為一個老武漢人,年貨清單上還有一樣必不可少,那就是漢味糕點汪玉霞。

始於1739年的汪玉霞,是武漢最有歷史的糕點店。他們家的糕點,從乾隆年間流傳至今,經歷兩百多年的傳承,風味依舊。

小時候,年味的開啟,就是從汪玉霞的京果、酥糖、雜糖開始的。如今除了老三樣,還有小花片、蛋心圓、綠豆糕、雲片糕、琪瑪酥、喜餅……各種糕點琳琅滿目,鹹甜兼備。

 掃碼購買 

汪玉霞純手工現炸的京果,武漢人的終極年貨,不僅是走親訪友的佳選,也是家喻戶曉的「湖北特產」。

汪玉霞的酥京果,以特質的曬米小塊炸成誘人的金黃,發泡成鴿蛋形狀,包裹著糖水,混合糯米糕粉反覆翻擦,裹上雪白柔軟的糖霜製成。

酥脆爽口小塊糯米各個發泡成圓型似鴿蛋,色澤金黃,內形成絲瓜囊,一捏即碎。

好的京果從油溫火候的控制,到糖和糕粉的比例把握,每一顆都是手工製作而成,用料講究,做工精細,沒有任何的添加劑。


每年一到春節,京果就會格外搶手。老人喜歡用京果衝蛋花當早點,年輕人用來衝牛奶,別有一番滋味。過年回家,親朋好友話家常,一口一個回味無窮。

酥糖,以新鮮麵粉、黑芝麻、麥芽糖為原料,純手工揉搓翻疊,多重材料層層揉轉,滾薄再翻疊,入口時酥鬆香甜。


按、拿、碾、捏、推、壓、切,數十道工序打磨層層香酥,綿軟不粘牙、鬆緊有質、柔中帶韌,酥脆不粘牙,便再也忘不掉。老武漢對於年的回味,都藏在酥糖裡。

 掃碼購買 



傳統糕點之一,歷史悠久,因形狀很像貓的耳朵,又稱「貓耳朵」。

小小,脆脆、香香,一口一個,儘是滿足,汪玉霞的小花片色澤鮮豔,呈圓片狀,口感香、酥、脆,甜中帶鹹,咬著嘎嘣脆。

春節除了滿漢全席年夜飯,一些消遣的小食,一盤精緻的糕點、雜糖,總是能讓團聚時光更加溫馨。

雜糖精選原料,經過多重工序,將芝麻、花生、還有各種果仁,都恰到好處地融合在一起,香味濃鬱,酥脆不沾牙,滿足你對兒時年味的美好幻想。久別重逢的家人,在嘎嘣聲與談笑聲中,愈加的親密。

今年,楚妹給大家精選了

2款汪玉霞新年禮盒

新年禮盒A

68元/盒

酥京果丨雜糖丨酥糖

聚集火爆產品的新年禮盒

三款人氣經典美食

就在這一盒

甜在嘴,暖在心

新年禮盒B

 128元/盒

酥京果丨酥糖丨黑芝麻雜糖丨花生酥

小花片丨蛋心圓丨雲片糕丨海苔條

一份禮盒,多重歡喜

團團圓圓,喜賀新春

八仙過海,各有千秋

把愛帶回家

 掃碼購買 

每年過年,

你一定會購買的年貨是什麼?

今年買到了什麼新年貨?

最想安利大家去買的年貨是什麼?

掃描下方二維碼

進入楚妹種草群

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相關焦點

  • 種草記 | 大家可能都需要它
    最近想買的東西還是很多,我挑出了一些最最最最最最……想要的,給大家種草,有實用的,也有裝X用的, 反正對我來說都是有用的,希望對你們也有用。。「 PALM PUC Caffe Cup 」這杯子其實雙十二的時候本有機會入手的,結果買的東西太多把這貨忘卻了。。
  • 過年究竟要不要給父母紅包?給多少?她這個操作666……
    9妹最近做了一個小範圍的調查發現大家都好孝順啊「當然要給啊!」白領Cici說,自從她開始工作之後,在年三十晚家裡吃團年飯的時候,她就會給父母發紅包,讓父母用這些錢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白領小夏老家在外地,每年過年前,公司發了年終獎,小夏就會把全部年終獎拿出來給父母,直接轉到父母銀行帳戶上。
  • 為什麼過年要買新衣服,這是我聽過的最好的回答!
    另一位男士則每年過年都要留出一部分錢,置辦一身新衣服。他說:「生活還是要有儀式感的,邁入新的一年,要有個好的精神面貌。」而且仔細觀察會發現,兩個人的生活狀態也截然不同。一個打扮隨意甚至邋遢,才不到30歲,已經胖得不成樣子,平日裡也迷迷糊糊;一個任何時候見他,衣著都很得體,舉手投足,從容鎮靜。
  • 不少蕭山人過年都要專程去買的東西,你家也有嗎?有人說新奇,有人說一定要!
    今年過年前,記者去了瓜瀝和臨浦兩個地方,一個是蕭山東片,一個是蕭山南片,在這裡,我們找到了兩樣「年味」。網友「非非」的老家就在瓜瀝鎮上,她說,以前每天上下學都會走過瓜瀝老街,老街上有一家做面點的店,開了很多年了,很多人都專門去這裡訂購饅頭印糕之類的面點。
  • 過年吃粽子 圖個好兆頭
    每年春節前夕是王阿姨一年中最繁忙的日子,準備各種各樣的年貨,讓她忙並快樂著。  「每年過年,我們一家都要吃粽子。這個習俗,從我小的時候就有了。」王阿姨說,小時候,每到年初一清晨,一家人在門上貼「迎春接福」的紅紙條,禮拜接福後,母親總會燒一鍋羹,拿出熱氣騰騰的粽子,一家六口人圍著桌子開開心心享受美食,感受過年的氣氛。
  • 過年的紅包要包多少錢?是有講究的
    網友楠楠:真的是「春劫」,過年回家父母1000,嶽父母1000,娃買衣服500,倆侄女壓歲包1000,同學聚會應酬1000,郵費路費500.算下來,下月該吃土了。網友喇先生:每年春節都是我的「劫」,沒錢沒房還單身的我,著實不敢回家,捏捏自己乾癟的口袋,實在沒錢發紅包了。辛苦一年獲得5000元的年終獎,一天之內全部變成壓歲紅包發了出去,心中有種說不出的感覺。
  • 要想過年不吃土,這月就要肯吃苦!
    真是危機重重每個單子都是九死一生的感覺↓售後已經進入過年狀態↓ 該是我亮劍的時刻了看我的厲害↓這個項目?也要拿下!↓要想過年不吃土,現在就要肯吃苦  加油!
  • 快過年了,你買糖了嗎?這7種一直都是經典,吃了30年也沒吃夠
    除了雞鴨魚肉、各種海鮮等,過年糖果也是少不了的,過年吃糖寓意日子甜甜蜜蜜,日子越過越好。當然過年吃糖,也是很多小朋友惦記著的,記得小時候過年買糖,母親總是要藏起來才行,不然沒等到過年就被我們幾個小孩子吃光了,那時候糖的種類不像現在這麼豐富,但是有些經典糖果,至今仍在出售。
  • 【青·語】如此過年|過年吃什麼
    我想對於我這種離不開吃的人來說,沒有比談吃更好的話題了。擺上一大桌好吃好喝的是過年的常態。大人們觥籌交錯談得開心,小孩子們聽不懂,往往拿著杯飲料或者抓把零嘴到處跑。家裡籍貫是湖北,常年定居廣東。許多年不回去,很多時候會忘了自己是湖北人,過年時這個身份卻尤其具有存在感。我那邊有一個習慣,每年過年都要做一種叫「(油)炸饃[1]」的東西。它是把麵團發酵後扯一小團,再扯薄,最後放進油鍋裡炸。薄薄的一片面很快就膨脹起來,胖胖的,在鍋裡遊。
  • 過年送禮又要發愁了?不著急,我把清單都幫你們準備好了
    我小的時候,覺得2020年是科幻小說和電影中才會出現的年份,帶著神秘的色彩。不可思議的是,都2020年了,過年送禮對我們來說居然還是一道未解的難題。給老人買的禮物不對,就要被說成鋪張浪費;給爸媽表孝心禮物也得送到他們心坎上;一句話總結:送禮是一門玄學…
  • 我打賭!過年送禮這樣做,親戚朋友都搶著要!
    每年快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置辦各式各樣的年貨,尤其是糖果,一定是必不可少的。
  • 過年要灌香腸的注意,這配方我用了10多年(不輕易外傳)
    要過好年,香腸是不能少的,現在給大家提供一個方法,讓你的香腸變好吃起來,想灌香腸的要收藏,這配方我用了10多年,香腸好吃入味還不腥!
  • 過年要給父母紅包嗎?給多少?看看大家是怎麼說的!
    小夏說,平時在廣州工作,雖然家在比較近的珠三角城市,但平時工作忙也比較少回家,給父母家用父母也不願意要,就趁著過年,一次性獻心意。白領林先生:一人包辦夫妻雙方父母紅包白領林先生告訴記者,給自己父母和妻子父母的紅包都由他負責,為了公平,兩邊的紅包一樣大。
  • 過年為啥要吃餃子?5個餃子的講究,90%的人不知!
    很多朋友都知道,過年吃餃子是習俗,但這個習俗是怎麼來的,又有什麼說法卻並不是很清楚!
  • 過年要給父母紅包嗎?給多少?看看大家是怎麼說的
    福建妹子嚴小姐由於大學時候做家教、兼職也賺了一點小錢,從讀大學開始就開始給父母紅包。嚴小姐認為,紅包雖然錢不多,但也是順了家裡傳統。到了工作後,她給父母的紅包金額更大了,而且關係較好的長輩親戚,她也準備了紅包。問題又來了,那給多少才合適呢?
  • 紅薯餐敘事:(89)過年也要愉快地吃紅薯餐
    我自吃紅薯餐以來,中間一直沒有停過,至今已八月有餘。到了這段過年的時節,我也沒有想過要把紅薯餐停下來,而是堅定地要一次吃到至少13個月。年前在綦江時,因為是在自己家裡,堅持紅薯餐並沒有難度。在臘月25的時候,要到萌萌家去給萌萌慶祝生日,想到中間會有不方便,我就趁早到超市買好了三天的紅薯,並且在家裡就事先用刷子把紅薯刷出來,把生紅薯晾乾。
  • 炎亞綸曝:今年奶奶失智過年沒有「堆積如山的香腸」可以吃 另類正能量解讀
    她認為平常就應該找到讓自己愉悅的事物,不需要一窩蜂的都在過年才放鬆快活,感覺過年就是制式的吃喝玩樂,對她來說就覺得很煩,陪聽眾度過年假的最後一天,相信一定有些人不喜歡過年,或是放假到初五已經有些許厭煩。
  • 熊孩子的紅包要不要「沒收」?過年壓歲錢,家長要「取之有道」
    在父母的口中,小baby常常被比喻成「四腳吞金獸」,養育一個孩子的成本的確不小,不過每年過年的時候,孩子收到的紅包數量也是不少。
  • 畢淑敏:過年要有儀式感
    洗心革面下決心從頭再來又是一種,捶胸頓足咬牙切齒都是年的附加值,和年無關。年最樸素的意義只有一種——對於每個人來說,又長大了。這一條,不管你樂意不樂意,年都專橫地讓你受納。長大這個詞,似乎專屬少兒。你對一個小孩子說「長大」,那是誇獎。你對一個老太婆說「長大」,那是揶揄。不知從哪個年齡段始,人們不再說長大,改用了它的升級版:「老了」
  • 搞笑段子:相親的時候女方一直看手錶,我感覺要黃了,試探的問她...
    4:兒子對爸爸說:「爸爸我想吃蔬菜。」爸爸敲了一下兒子的頭說:「過年呢,避諱輸啊敗啊的,要說勝,不能說輸,懂嗎?」「爸爸,我想吃勝菜。」「行。」於是大過年的兒子吃了幾天剩菜……5:我:「媽,今年我能不能在家裡增些話語權?」老媽:「為什麼?」我:「你看啊,今年是雞年,我還是家裡唯一屬雞的,這好歹算是個家裡的吉祥物啊!」老媽:「我看還是明年吧,屬雞的你表兄妹們中還是有一些的,但單身狗整個親戚裡就剩你這一條了。」我……